罚站

丁琪

从刚开始上学到现在,只被罚站过区区一次。所以记得十分清楚。

那是夏日的一堂午休课,是数学课。我嘛,从来就有些偏科,数学不好。所以听得迷迷糊糊,半天了还是云里雾里的。虽然有些吃力,但我还是认真的盯着书本。看着,看着,看着……

“丁琪!”耳边炸雷般的想起老师的“吼叫”,夹杂着许许多多许许多多的气愤。我的脑子在那一刻变得无比的清醒,却只是呆呆地抬起了头,睁大了眼睛——无辜的眼神,装出一副刚刚在认真听的样子,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老师看着我,我也看着她。同桌拼命向我指着书上的一道题目,我呢,不急不慢地正低头,刚想读,老师却大喝一声,气急败坏:“没听?!站着!”

我就傻在那儿了。我待会儿还要午睡呢。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局势,我位处教室的最后一排,就算站得再高也挡不到任何人,唉,我是注定了睡不得安生了。这下,我倒更没心思听课了。眼神四处飘着,两只手动来动去的。可一会儿又没意思了,只好听课,没想到,竟然听懂了!

虽然罚站有利于学霸的练成,但有些时候,也是学渣的美好时光。

一种学渣,是“普天同乐型”的。被老师点到名,往往要处以大刑——站到教室的最后。他们总是熟练地拿起书和笔。用悲哀的眼神看一看老师,没用?他们也不着急。转身向后走,立马就像变了个人,脸上笑得起了一堆褶子,但是身体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他们一走到后面,老师也就不理他们了。他们也倒乐得清闲,待老师转身慷慨激昂的奋笔疾书,他们就开始了室内体育课。碰碰离自己近的的后排的学生,而那些后排的学生往往是不敢有大动作的,因为老师写作的速度可堪比刘翔在赛场上的速度。他们最多是朝那些始作俑者们龇牙咧嘴地凶一下。有时假装举着手,吓唬他们要告诉老师。而罪魁祸首们就赔起了笑脸,但还是不放心的向讲台上望,生怕被老师发现,又要挨批。他们虽然学习不怎么好,可脑子还是挺精的。每次在后面玩的热火朝天,都不会被老师发现。那些中规中矩的但又有着一颗贪玩的心的学生总是十分羡慕他们,但又不敢放肆。看来罚站不是谁都行的。

而另一种呢,是“自嗨型”的。他们往往是因为在位置上想心事或掰手指玩笔而被请到后面去在尘土中飞扬的。他们离开位置的时候,神情那叫个悲壮,仿佛是死成了定局的出战。就是不在老师的视线中,他们也是愁眉苦脸或是毫无表情。但其实,仔细看看,他们的小动作可不少呢。鞋子在地上不停地画着圈,但声音不会太大,他们可是木讷派的弟子,不能毁了形象。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游戏——自己和自己玩“石头剪刀布”,一般人都会想这是有多无聊。没错,他们不是一般人!看他们玩的那副乐此不疲的样子就知道了。可他们不止这一点与上一种学渣不同,重要的是,老师会到后面体恤民情——看看他们,教教他们题目。就看他们一动没动,认为肯定听懂了。真的听懂了吗?或许,地下灰尘旋成的圈知道,又或许,石头剪刀布赢了的那只手知道。

总之,只有罚站过的人知道,原来,这个角度的世界更奇妙啊。

(指导老师:丁锋)

简评:一个“学霸”被罚站,既练就了气性,又拥有了发现。小作者在小立的间隙里,把目光投向那些平时被忽视的群体。不管是“普天同乐型”还是“自嗨型”,都被小作者敏锐捕捉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本文引人思考的还在于: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学生变成现在这样的。

本文获2014“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

 

你可能感兴趣的:(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