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pc-go源码剖析七十六之grpc框架是如何实现多路复用的?

本篇文章重点从源码的视角分析多路复用的原理;

1、实现多路复用的基本思路?

  • grpc底层是用http2作为传输协议的,HTTP2的最小传输数据单位是帧frame;帧又分为头帧,数据帧,Ping帧等;
  • 客户端的一次服务请求,需要有头帧,数据帧的组合才能完成;
  • 当某次服务请求的数据量超过了http2的帧的最大传输字节时,那么此时,应该如何来传输?
    • 肯定需要多个数据帧传输,才能完成;
    • 那么出现新的问题,怎么知道不同的数据帧是完成的同一个服务请求呢?
      • 比方说,针对同一服务的请求,可以给数据帧和头帧设置唯一的标识,如流ID,这样接收方收到头帧或者数据帧后,可以根据标识来确定哪些帧完成的是同一个服务请求;
      • 不同的标识,就是不同的服务请求,也就实现了服务的逻辑隔离;
      • 这样的话,就可以在同一个链路上,传输不同的服务请求了,也就是达到了多路复用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grpc-go源码剖析与实战,golang,grpc-go,grpc-go源码,rpc,架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