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

作者/居潇潇主播/云湾 来源/女儿派(ID: nverpai)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一辈子都是泼猴。

严师出高徒,一个懂得惩戒的老师,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老师。
最近,教育部正式发文明确了老师的“惩戒权”。
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三种教育惩戒被允许实施。
最不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_第1张图片 这也意味着:
老师手里那把无形的“戒尺”,终于要回来了;
家长越位、老师让位的畸形教育生态,终于要有所改变了。
适度惩罚,才能让教育变得更有力量
很多孩子可能没有意识到,严厉的老师,会是你一生的贵人。
爱之深,责之切,关键时刻老师的一句批评、一场惩罚,也许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有孩子经常抱怨:为什么老师总是批评我,是不是不喜欢我?
其实,老师的严厉中,藏着满满的期许和爱。
思想家墨子有个学生叫耕柱子。
有一次,耕柱子上课走神,被墨子狠狠批评,他不服气地问:
“那么多同学没认真听课,老师为何只批评我一个?”
墨子不答反问:“你是选择把牛赶上山,还是把马赶上山?”
耕柱子下意识回答:“当然是马了,因为马跑得更快。”
墨子说:“这就是我批评你的原因。因为你就像那匹跑得快的马,值得我批评。”
因为有所期待,才会有所惩戒。
俗话说,教不严,师之惰。
遇到对你严格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幸福。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会给出真心的批评,一是父母,二是老师。
正是因为父母无法时时陪伴,才更凸显出严师的可贵。
当孩子行差踏错时,是老师及时发现,力挽狂澜; 当旁人不看好孩子时,是老师倾尽全力,推着学生向前。
没有老师的严厉甚至惩戒,教育始终是不完整的。
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有生之年能遇到一位严师,请务必珍惜。
最不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_第2张图片
老师让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常常有人因为老师所谓的“宽容随和”而庆幸。
殊不知,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只要有一位不管不问、事不关己的老师就够了。
今时今日的随和,会化作将来追悔莫及的眼泪。
《少年派》中,一个老师的台词发人深省:
“我也想说服自己,何必那么不近人情呢? 你玩你的手机,我念我的经,眼不见为净......
你将来大富大贵,也不会带我分钱,你将来成为阶下囚,也赖不着我。
可是我还是说服不了我自己。
我站着,你们坐着;我讲课,你们听课。
你们喊我一声老师,我就得对得起这个称呼,对得起这个职业。
老师的无视,才是对学生最可怕的惩罚。

有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和我说起,她根本不敢管那些被家长宠上天的孩子。
一开始,她也曾直截了当地指出那些孩子的小毛病。
谁知她语气稍微严厉一点,家长就要到学校来,轻则哭诉,重则怒骂。
甚至还有人扬言,要把她告上教育局,“让她丢了这个饭碗”。
久而久之,她只能被迫学会“明哲保身”,不再批评那些学生。
从她无奈的语气里,我听到了一个普通老师的心寒与焦虑。
如果教育只有轻飘飘的爱,那根本不算教育。
看过一张照片。 讲台上,老师正兢兢业业地上课; 讲台下,几个学生全然不顾课堂纪律,公然围坐成一圈,吃菜喝酒,俨然局外人。
最不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_第3张图片
猛一看,老师既没有呵斥,也没有阻止,这些学生的“自由”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但仔细想想,这些孩子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把纵容当宽容,把无知当个性。
年少的他们不会明白,老师不管他们,并不是认同,而是放弃。
当他们走出校园,等待他们的,是现实生活的当头一棒。
最不应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应该被娇惯的是孩子
有人说,这一代老师是最憋屈的人。
他们想管孩子却不能,想惩罚却不敢,身为师长,却没有为师为长的威严。
有时,甚至一条简单的投诉、一张家长单方面发布的照片,都能让他们丢了工作。
曾几何时,私塾的先生是有戒尺的,对于上课的学生也是可以打手心的。
而现在,戒尺消失了,教师的权威和尊严也在悄悄弱化。
这种趋势带来的后果比我们想象得更可怕。
还记得河南驻马店一位老师的遭遇吗?
最不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_第4张图片
只是因为把孩子们的默写成绩发到家长群,就被家长抨击为“伤害学生自尊心”“侵犯隐私”,要求“登门道歉”。
最后,老师一纸假条上报学校,坦言“既然我已心生魔障,真的不适合再在校园里和孩子们一起”。
这样一位对孩子负责任的好老师,却因为溺爱孩子的家长而被“逆向淘汰”,这是所有学生的损失,也是教育的悲哀。
然而,这种情形并不是个案。
湖南一位老师因为惩罚迟到的学生,被当官的家长直接关进了派出所; 安徽一位老师因为惩罚打架斗殴的学生,反而被处分,并被要求道歉和赔偿; 山东一位老师因为在课堂上用书拍打了上课说话的学生,被拘留5天; ......
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师为了生计,不得不“高抬贵手”“视若无睹”。
白岩松曾说:
“老师对学生有没有惩罚的权利?

“如果问老一辈的人,回答一定是必须的,严师出高徒!
“但如果问现在的老师,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哪敢啊!”

果放任这样的情形,老师对学生束手束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教育终将进入恶性循环。

跪下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而那些缺乏管教和约束的孩子们,不分善恶,不学无术,终有一日,他们在校园里缺少的“教育”,会在社会上“补齐”。
只是到那时,社会的“教育”恐怕就再没有那么温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最不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_第5张图片

关于教育,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一语中的:

“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教育部的发声,来的正是时候。
因为有人为老师撑腰,他们才有更足的底气去维护知识、维护师道;合理惩戒被支持,老师才能归位。
教育其实是个三角形,家长、老师、孩子各占一边。
只有家长支持老师,老师管教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想教出顶天立地的学生,必须让老师先站直了。
好的教育,必然有严管,也有厚爱; 好的老师,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金刚手段。
希望所有家长能明白,那个严厉的老师,才是真的爱教育、爱孩子。
也希望每位孩子,都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心中有光的老师。
点击文字查看往期推荐

影后咏梅首谈“婚变”:丈夫出轨那一夜,我在卫生间痛哭……

人性,狗性,狼性(深刻)

“新型不孝”蔓延: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


作者:居潇潇, 来源:女儿派(ID: nverpai)。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不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