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


在工程师文化浓郁的公司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幅悬挂在小米食堂的书法,挑明了一切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张图片

小米书法协会 曾建书法作品:“程序员是老大”


小米创立之初,8位联合创始人中,有6位是工程师。10年后,小米的研发团队已经超过10000人,主导并打造了多款颇受米粉欢迎的产品。微博上曾有小朋友写作文表白,说小米是会“魔法”的。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2张图片


小米“魔法”背后,是许多“魔法师”的共同努力。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小米AI实验室的魔法城堡,一起了解魔法师和他们的魔法故事。



关于AI实验室


在小米AI实验室视觉团队,近八成的人是研发工程师,他们多数为硕士、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有图像处理、图像理解、人脸人体算法、视频处理等。他们的工作是让手机拍照的体验更美好,让小米的产品更聪明也更加实用。

“实用”、“趣味”、“创新”、“落地”、“开放”这些关键字贯穿于AI实验室工程师们的工作中,并体现着“务实般的浪漫”。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有了「魔法分身」,家里每天都是幼儿园
常冰琳 入职:6年6个月
人工智能部 AI实验室视觉团队工程师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3张图片 图:常冰琳
女儿出生前,我不怎么拍照,只有旅游的时候才会拿出相机拍。女儿出生后,我变成了一个重度相机使用控,总琢磨怎么把女儿拍得更可爱,记录她成长路上的重要时刻。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个分身特效的视频,就是同一场景下,一个人可以变成多个人。
我就想这个特效好不好做?能做出来给我女儿用不?于是,我就用代码写了个Demo。做出来后女儿很喜欢,我把作品发到了朋友圈。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4张图片 图: 常冰琳女儿照片的分身特效
同事张和看到后,主动找我,提议把这个功能做到小米手机里。那会儿我俩还不是一个团队,我 主要负责AI生态的一些核心技术。
第二天, AI实验室的同事们 一起评估了项目的可行性,一拍即合,项目组成立了,「魔法分身」功能的探索之路就此开始。当然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折,我们还在科技园里做了多次随机路人测试,大概邀请了100多个小米人吧,根据大家的体验优化,不断迭代。
「魔法分身」功能上线后,反响很好,我女儿时常玩得哈哈大笑。有了「魔法分身」,一个娃娃也能变成一个幼儿园。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5张图片 图: 常冰琳女儿照片的分身特效
我们项目组还获得了优秀团队奖,大家都非常高兴: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6张图片

这也激发了我的创作欲,开始研究更多趣味玩法。小米11新增的功能中,魔法分身视频版、时间静止也是我负责的。


在小米,团队里的工程师们有想法后,都可以做出Demo,然后去相机部门推销点子。而很多创意也都来自于工程师,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也许是小米最了解月亮的男人
张波入职:8年9个月
人工智能部 AI实验室 视觉团队负责人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7张图片
来小米这几年,我见证了小米从创业公司进化成世界500强,也看着我们的AI技术一点点成长起来。有很多事情让我印象深刻,比如 研发超级月亮的时候,为了等月亮出现做实测,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看月历、研究月亮。 项目是从4月份开始着手做,7月就要上线,3个多月的时间,月圆也就3~4次,而且还要赶天气好的时候。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在看世界各地的天气,找天气好的地方拍月亮。临近上线前的测试,北京上海都在下雨,最后我们是在台湾找到了月亮。

与其他工程师不同的是,小米AI 实验室的工程师的一天除了写代码、修bug、训练模型,还要看论文,研究AI领域的前沿技术,然后思考哪些能用在小米的产品里。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8张图片
对我来说,小米最棒的地方是技术研发成果能快速落地,而且能看到直接的用户反馈,从而激励我们不断优化算法,做出业界顶尖的产品。


“魔法”?分明是在“磨人”

张亚森入职:4年1个月
人工智能部 AI实验室视觉团队 高级算法工程师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9张图片
一些功能对用户来讲,是神奇和奇妙。但对我们来讲,是苦功夫。
比如小米11上的「魔法消除」功能,我们经历了多次的迭代和测试,产品团队也对我们实施了多次“虐待”。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0张图片 “去人”前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1张图片 使用小米11“去人”后



去线功能听起来简单,但如何去线又能 填充好画面并不容易。 有时候画面看上去已经很完美了,但产品的同事还是能找出各种瑕疵,差1、2个像素点都不行。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2张图片 “去线”前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3张图片 使用小米 11“去线”后


除了实现图片「去人去线」,还要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市面上的很多产品是在云端处理用户图片,而我们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就只是在手机上操作照片,不去云端处理,这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些,当然 保护用户的隐私还体现在日常工作的很多方面。
我已经来小米4年多了,很喜欢 研发团队的工作氛围,大家都是一门 心思为了做出用户最喜欢的功能而努力。

摊牌了,我就是“磨人”的那个人

张和入职:4年7个月
人工智能部 AI实验室 视觉产品负责人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4张图片
我平时的工作就是负责帮助AI视觉团队的拍照算法进行产品化落地,小米11的时间静止、希区柯克变焦、魔法消除、魔法换天等都有我和AI产品经理团队的小伙伴的参与。
要想做出好产品,每个人要先成为创作者。 我和同事们时常去看有趣的特效博主,思考怎么把专业的工具简单化,让普通人不需要专业剪辑软件,就能享受创作的乐趣。 这也和小米的整体思路很像,就是让复杂/高端的技术大众化。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5张图片

小米的研发团队有个特点,就是不会关起门来搞研究,而是时常关注业务部门的反馈,这和小米的米粉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要重视最终产品的用户体验。所以我们经常和业务团队开会,以终为始地考虑问题。
我们也建立了米粉群,收集粉丝们的意见和建议。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6张图片

目前做的最有成就感的项目就是「魔法换天」了,上线后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喜爱。我们上线一年半以后,Adobe推出了包括一键换天功能的新版Photoshop,很开心看到不少科技媒体和微博上的摄影师调侃说“这不是小米的魔法换天吗?果然是万物基于MIUI”。

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_第17张图片


我喜欢小米的公平开放的交流氛围,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或者激烈地讨论技术问题,这对于AI算法追求极致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米,有许多像张波、常冰琳、张和、张亚森一样热忱而专注的技术人,他们在学习中进步,在分享交流中碰撞火花,在开放的工作氛围中,大胆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新尝试。他们的梦想很相似:持续探索先进技术,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2020年的MIDC2020 开发者大会上,雷总宣布,小米将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今年将扩招5000名工程师。欢迎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加入小米,一起创造,共同成长!


长按下图关注
小米公司官方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资讯,掌握最新动态

点「在看 和大家一起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米工程师拍了拍你说“感受魔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