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年·设备耗材精准管理 】 医疗设备怎么管好 上海申康建了个智慧平台


受疫情影响,医院成本压力陡增,持续良性运营面临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在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中,努力提升运营效益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把医疗设备和耗材精细化管理作为成本控制工作的抓手。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几份文件也对医疗设备和耗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例如,《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医院应当结合运营目标和精细化管理需求,聚焦人、财、物、技等核心资源,以资源配置、流程再造、绩效考核为导向,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体系。《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科学配置大型医用设备,推进大型医用设备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从本期开始,编辑部推出“经济管理年·设备耗材精准管理”专栏,共同探讨医疗设备和耗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破解之道。


【经济管理年·设备耗材精准管理 】 医疗设备怎么管好 上海申康建了个智慧平台_第1张图片


随着精确定量诊断、微创与无创治疗、AI智能诊断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科学配置、合理应用并保障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对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精准管理能力,成为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核心工作之一。

2019年,上海市级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达8490万人次,占全市所有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的32%;住院病人达265万人次,占全市总量的55%;住院手术治疗达182万人次,占全市总量的60%。大型医疗设备在广大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个别医院的一些检查项目预约时间较长、患者就医感受差等问题。这其中的原因是设备配置不足或不均衡,还是运行效率不高,值得深入研究。

设备精准配置

用数据说话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着力推行医院智慧管理,建设医疗、财务、后勤运维和医疗设备管理质量评价与促进四个信息化平台,2020年起建设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数据平台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智慧管理平台”),着重探索市级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智慧管理。


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是提升医院智慧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医院内各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数据的共享、同步以及跟踪反馈。同时,由于手段限制,无法获得设备使用状况、维修保养、质控、计量等实时数据,导致资产数据的同源性受到挑战,难以验证财政资金投入的实际效果,无法满足资产管理要求。


大型医疗设备智慧管理是实现多方共赢的必由之路。市财政主管部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院管理层、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都需要一个管理工具,能用真实世界的数据指导设备配置规划、论证、购置、验收、保养、维修、计量、强检、安全与质量控制、成本效益分析、配置效果绩效评价、资产报废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设备安全、高效使用,实现绩效目标。


分步实施

建设跨层级平台


智慧管理平台旨在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分析与评价,指导区域内大型设备精准规划配置,同时促进医院自我完善,提质增效。因此,作为市级医院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及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既要确立统一、公平、科学的医疗设备投入评判标准和具有引领作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精准配置,督促市级医院合理使用设备,也要为医院最大效能发挥设备诊疗能力,科学开展维护保养,及时处理故障,保证设备高效运行,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医疗风险等提供有效手段。


针对智慧管理平台建设,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制订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三年建设方案。2020年的第一期为基础阶段,以政府全额投入的CT和MRI为试点,验证物联网技术动态数据自动采集可行、数据传输链路可通、多维数据融合可用,在中心端搭建数据仓库、管理平台、驾驶舱和指标体系四位一体的平台框架,同步搭建了应急医疗设备和耗材的保障网络。今明两年的建设,将结合使用效率、经济运营、临床应用等多维度分析建立精准决策模型,应用范围拓展到所有大型高值医疗设备,并完善医院管理子平台。


医疗设备智慧管理平台的数据和安全策略充分借助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医联平台技术和数据基础,确保精细管理有据可依。对医联平台已有数据均不重复向医院采集,其他数据尽量避免人工采集,医疗设备实时使用以物联网技术采集为主,业务收入等通过接口向医院端(HIS、LIS、PACS、HRP等系统)采集,设备维修维保数据向大型医疗设备生产厂商(原厂维保)采集。


智慧管理平台聚焦应用,确保精准配置、运行高效。数据融合后,单台设备都拥有多维数据标签,通过管理后台软件,可以根据查询者的需要输出各类数据,并通过驾驶舱实现可视化。根据管理目标和现实需要,将数据应用先聚焦在资产概况、使用效率、应急监控和决策支持四方面,以求建设完成后用数据清晰回答市级医院医疗设备家底如何、使用效益和效率如何、应急网络覆盖程度和应急能力如何,以及后期如何规划配置这四大问题。


实现实时监管

期待更多应用前景


经过将近6个月时间,一期建设已完成,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27家市级医院的150台CT、93台MRI业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其中CT的平均使用年限为4.10年,国产率为31.33%,台均服务人口为12.50万人/台,台均服务面积为25.07km2/台;MRI的平均使用年限为4.46年,国产率为19.35%,台均服务人口为20.16万人/台,台均服务面积为40.43km2/台。一期建设构建了评价模型、数据采集体系、基础资产数据库、设备使用状态实时跟踪体系、设备采购和使用评价指标体系,为三年目标奠定基础。


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及分析,为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全面掌握CT、MRI在各院分布的数量、品牌结构、阶梯配置等情况,能通过设备的开机时长、日均工作时长、日均工作量等来分析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结合设备的维修情况和设备普通/高级功能的使用占比,分析设备是否安全可控、是否高效,实际使用是否与配置相匹配等。


举例来说,某家医院的一台MRI使用超过10年,实时数据显示故障频发,且该医院的MRI日均检查次数、工作时长和高级功能使用占比均超过市级医院平均水平。据此,原则上应优先考虑新增或更新一台MRI,且应当首选配置高端科研型MRI。而另一家医院某院区有3台MRI,检查次数和工作时长均仅达到本市市级医院平均水平的50%左右,且无6年以上设备,所以原则上暂时不应再给该家医院配置MRI。


平台初步具备公共卫生应急医用物资及设备的数据汇总、分析及预警功能,若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实现各市级医院应急医用物资和设备的统筹调配。目前,可实时了解30个市级医院发热门诊、2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16类防护物资的储备和使用情况,4类设备的实时状态。如全部51台ECMO的分布、品牌、型号、实时状态等,可为统筹资源、迅速调配设备提供直接数据支持。


未来两年,智慧管理平台将会继续在实时监管、精准配置、制订标准上下功夫,全方位提升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从广度上,拓展到PET-CT、PET-MR、伽马刀及DSA等全量大型高值医疗设备;以部分医院超声、内镜等为试点,尝试向各类设备全覆盖。从深度上,研究、完善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数据指标体系,结合经济运营、医疗业务等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探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应用从设备管理向医院决策管理扩展;建立大型医疗设备对临床业务能力提升效果评价、配置决策建议模型,实现设备配置科学评估;完善各医院设备管理子平台,优化医疗设备管理手段和方式,提升医疗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

【经济管理年·设备耗材精准管理 】 医疗设备怎么管好 上海申康建了个智慧平台_第2张图片



文: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陈睦 沈兵 李晶慧 季斌

编辑:肖薇杨真宇

审核:曹政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管理年·设备耗材精准管理 】 医疗设备怎么管好 上海申康建了个智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