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让创业不再孤独

“创业者在没成功之前,他很可能都是在孤独地忍受着压力和非议。”刘小龙的这句话不仅是自己3年来创业心态的真实写照,也是所有创业人的心灵感受。这个孤独的阶段刘小龙经历过;36强的每一位创业者经历过;马云,吴鹰,这些商场上叱诧风云的人物也经历过。那么在孤独之后呢?我想会是一片艳阳天。

  当36进12的小组抽签名单一出来,刘小龙所在的第四小组就被喻为死亡之组。在死亡之组的四个成员中,刘小龙似乎并不是特别的突出。从他眼里看自己的对手,他们都很优秀:“徐科:学音乐出身,唱歌、背诗样样精通。88句的琵琶行,随点随背。林天强林导演对电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又是电影科班出身,现在在读博士。钱江是这次比赛实力最强、也是非常完美的选手。首先他本人有非常顶尖的商业学习经验,同时又是百合网的总裁,而百合网也有过成功融资的经验。”

  尽管对手很强,刘小龙还是自信满满。在他看来8日的比赛现场,他的发挥还是可以的。没能晋级只是因为缺乏

  成功的经验,评委对他缺乏信心。

  比赛现场评委尖锐的提问,不仅没让刘小龙颓丧,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斗志。在刘小龙看来创业者一般都激情有余,理性不足。这种尖锐的提问和当头棒喝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准备去创业,肯定对你的能力和你的项目是非常有信心的,而你身边的亲戚或朋友,出于对你本人的关爱,并不会提出很多特别尖锐的问题。而作为一名创业者,你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准备去接受这些质疑;你的创业项目和方向对不对,行不行,你有没有信心去回答这些问题。这些在初期对创业者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不管是面对马云的咄咄逼人,还是熊晓鸽的精明算计,刘小龙都把这当成了创业中的“当头棒”。他需要有人对他,对他的项目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更加清楚地审视自己和项目的不足,他才能够做得更好。

  创业者本身是很孤独的。在你没有成功之前,你的理想、你的憧憬说得越多越会让人觉得这是你的痴心妄想和冲动。对创业者而言,很多激情只能埋于心底,只是去干,却没有机会跟人表达,和人沟通。今年夏天,“赢在中国”把108个创业的人拉到一起。在这里,大家都是同样的心态,同样的过程,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彼此交流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的障碍。‘赢在中国’带给我的快乐是纯粹的,它让我这几年的疲惫减少很多。参加了这个活动,对我一生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激励。我一定会坚持自己,我要做到‘赢在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