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撕掉的每一个标签,都带着一部分自己

如果你能随时随地看到别人对你的评价,你愿意吗?


《世界奇妙物语》中有个故事《贴上了》,主角就获得了这种异能。


男主是一位银行业精英,很有优越感,还有个习惯:走到哪儿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给别人贴标签。


直到一天,他能看到身边所有人对他的评价。


更可怕的是,这些不是无形的标签,而是有形的标签,实打实地被贴在了身上。


别人无法看到,他也撕不掉。


红色的标签是负面的评价,内容也会随着别人的看法改变。一般情况下,只要他开始迎合别人的想法,就会变成蓝色的正面评价。


别人的看法开始左右他的行为意志:


为了让下属们说他好话,他凡事亲力亲为,为了不被清洁阿姨讨厌,包揽清洁厕所。


怕被同事认为冷血,他批准了一家即将倒闭企业的融资。


希望别人认可作为上司的他,他包庇袒护职员。


职员虚假做账害他被解雇。结果,职员在心里说他是一个“容易上当的单细胞生物”。


太在意别人看法的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被人们认为是个“一事无成的人”“可怜的男人”。


我撕掉的每一个标签,都带着一部分自己_第1张图片

原来,人们贴起标签来如此随意。


而“去标签”, 居然让男主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你以为最糟糕的事情是因为被贴标签失去别人的认可。


其实最糟糕的事情是,为了撕去标签而丢失对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中国版“屋顶大会”《少年说》中,父母和孩子们的常常出现“鸡同鸭讲”的对话:


——“女孩子就该多做家务。”


——“我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呢?”

这个节目里,父母常常用一种标签化语言来要求孩子们,这让对话变得困难。


很多家长惯常说的标签化语言有两种。一种是贬低,如:你傻、毛手毛脚、闯祸精。另一种是暗示,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有你真是倒大霉了。


一旦被贴上这些标签,孩子们很可能一辈子都难摆脱。


我撕掉的每一个标签,都带着一部分自己_第2张图片

标签的运用是如此地不自觉,想要不为其所害,首先,我们要警惕标签。


警惕简单粗暴地使用标签化语言,尤其是现在网络上的种种标签泛滥,标签中夹杂了各种很难分辨的负面评价,表面上很丰富多彩,但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对人的理解水平。


将人群迅速归类后,我们不再尝试深入理解一个人。面对一个真实的人,语言是匮乏的。

其次,我们要善用标签


使用标签其实也是心智成熟的表现,它让人能够彻底融入社会。如果不贴上男性的心理标签,就很难获得心理认同;如果你不给自己贴上职业标签,你就很难获得职业认同。当我们远离社会,撕掉身上所有的标签,我们就什么都不是。


可能我们一辈子都要警惕标签、善用标签、远离标签化语言、远离标签党,会很累。但我们如此努力地挣扎着不被定义,不就是不想成为任何人口中的人,只想成为自己吗?


《世界奇妙物语》里的故事结尾,终于摆脱了标签的男主,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他拒绝了女儿买手杖的要求时,身上突然再次出现了实体标签。


但他已经不再有任何惊慌和恐惧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好爸爸,


这不会因为一时的标签而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撕掉的每一个标签,都带着一部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