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写给提奥的信》:梵高活在人群之外,他的一生让人同情

《梵高传·写给提奥的信》:梵高活在人群之外,他的一生让人同情_第1张图片

图:Vincent Willem van Gogh

提奥接济了梵高几年后,随着父亲去世,提奥的经济也陷入困境,他一度负债,加上自己人到中年尚未娶妻,压力也很大。梵高比从前更固执,他不肯去做别的事情,对画画的狂热更甚从前。他甚至劝说提奥放弃自己的工作,也去当个画家。

提奥十分生气,跟梵高争吵起来。他越来越看不起自己的哥哥,总是说一堆对艺术假大空的理解,但画出的作品真的不怎么样,卖都卖不出去。35岁的人了,没有经济来源,过着饥一餐饱一餐的生活,总是爱上不靠谱的女人。提奥对梵高不再像从前那么支持他,甚至不想再管他。

人从一出生开始,他的人生模式就已经被规划好了。不需要太过纠结,按部就班地读书、考学、工作、结婚、生子、生病、离世。这种人生模式太正常不过,只要这么走,就能拥有平顺安稳的一生。只要不这么走,就要经历跟常人不同的磨难。

有时候,你还得忍受至亲的不理解和不认同。不光是梵高,每个想要活出自我的人都要经历这些,时代过去几百年仿佛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再过一千年也不会发生太多变化。因为你想跟别人不一样,你就要忍受不被认同的排挤。

这是活在人群之外的代价。

梵高很了解自己,他了解自己的绘画水平,他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方向。他渴望受到赏识,因为他知道画画这件事情不能从众随大流,要有自己的风格,要开创一种风格。他真的不能去模仿当时流行的画风,先赚点生活费吗?他当然可以,但就是不那么干。他要成为他自己,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工作。

梵高在信中对提奥说:“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能从我的作品中看到深沉和敏感。”

他确实做到了。但如果世界上一直没有梵高这个画家呢?如果他的作品一直被时代遗忘呢?那他这一生过的困顿窘迫,值得吗?

对大众标准来说不值得,但是对他自己来说一切都值得。因为在他绘画的过程中,他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内心的热爱,他从中获得喜悦和平静,获得对未来的希望。他留下的一幅幅作品,就是他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证据。他废寝忘食地工作,画了那么多画,虽然没多少能卖出去,但那些都是他亲手画的。

梵高对提奥说:“不要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在那个时代,提奥没有听他的,因为代价太高,风险太大。

提奥不听,梵高不再勉强,而是对他说:“祝你身体健康,内心平和。”这也是他对自己活在人群之外的祝福。

梵高画自己住的卧室,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他是这么描述的:

“一如既往,它仍然是用30号的画布。

这次我的卧室非常简单,只是色彩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给人一种简单而宏大的风格,总体上营造出休息或睡觉的印象。事实上,看着图画会让人的大脑放松或想象放松。

墙是苍白的蓝紫色,地板是红色瓷砖。

木床和椅子是新鲜黄油色,被单和枕头是浅色的柠檬绿。

床罩是猩红色的,窗户是绿色的。

门是淡紫色的。

这就是所有的一切,除了关闭的百叶窗,这个房间里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家具坚固的线条也传达出一种不被打扰的休息的感觉。

墙上有肖像画、一面镜子、一条毛巾以及一些衣服。因为图画中没有白色,所以框架将会是白色的。”

我对画画一窍不通,连一个苹果也画不好,可我莫名地喜欢梵高的画。我之前也说不上为什么,只是感觉他的画色彩浓烈鲜艳,让人感到生命的力量和热情。在看完他的故事之后,我终于知道他是在哪些情况下画了哪些画。每幅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然而,无论情绪如何,无论经历怎样的病痛和饥饿,他从未停止过画画。

他将画画称之为工作,他一遍遍地说:“我必须要继续工作,我必须要加快进度。”

梵高真的是天才吗?我觉得不是。

我想,假如他不是只活到37岁,哪怕他活到87岁,他可能还是画不出任何名堂。不仅是他,高更也是一样,高更的生活跟梵高差不多,甚至比梵高更窘困,梵高好歹有弟弟提奥支持,高更就是独自一人。高更在梵高去世后终于有机会举办一场个人独立画展,但非常失败。

所以,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主角思特里克兰德跟高更没什么关系,因为高更画画就是为了赚钱和成名,想通过画画证明自己,他非常渴望成功。他跟自己的妻子合不来,但他热爱自己的孩子,非常关注孩子,跟思特里克兰德的自私和孤僻没有相似之处。

梵高20多岁的时候想做一个传道士,他为此进行大量学习,他也一度跟自己父母的关系很好,因为他父亲就是当地一个有名望的牧师。只是,他运气不好,没能得到职位,只好放弃。他又对画画产生兴趣,因为贫穷,无法去上专业的课程,只要一边学,一边画。

梵高最初画的确实不好,提奥这么说,他自己也这么说。他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步让他自信。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他对画画的热情。梵高并不是个孤僻的人,只是生活迫使他变得孤僻,他内心正直、善良、耿直、单纯,他并没有什么个性,不过是选择一条跟别人不同的路罢了。

提奥并不崇拜梵高,他跟梵高也没什么相似之处。唯一相同的就是两人可能都有家族遗传的癫痫病。提奥到后期对梵高是很嫌弃的,他不愿再听梵高对艺术的长篇大论,也从不想方设法卖出梵高的画,甚至在举办画展的时候,他都不放梵高的画,他并不认可梵高的绘画才能。

只是因为梵高是他的哥哥,他对他充满同情,不忍心不管他罢了。

梵高为高更切掉耳朵这件事,实际上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他的疾病发作。书中没有详细描述细节,但从梵高的讲述中,会发现他自己对这件事情没有太多的记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件事情似乎是个导火索,他的癫痫病开始发作,他不得不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像往常一样给提奥写信,依旧每天画画,把满意的作品寄给提奥,并要提奥给他买便宜的颜料。

梵高一直保持定期给提奥寄作品的习惯,他是在用自己的作品找提奥还钱,他唯一拥有的财富就是作品。正是有作品,他才有理由找提奥要钱。梵高现在大部分的作品都还在,人们也有具体的统计数字,说明提奥一直好好收着,尽管他觉得卖不出去。

梵高到35岁的时候,终于说自己适应了孤独,虽然有些晚。他从未得到过真正的爱情,他的两段爱情都被家族打压了。他爱上自己的寡妇堂姐,遭到双方家族的反对,他知道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就是因为穷。假如他当时有很好的经济收入,这门婚事可能性很大。

梵高在街上救了一个怀孕的穷苦女人茜恩。茜恩被人抛弃,流落街头,如果不是梵高,她估计会死。茜恩跟梵高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期间经济窘困,梵高经常找提奥要钱。但最后,茜恩还是被家人带走,原因还是梵高太穷。梵高后来喜欢上家乡的女邻居,又遭到家庭的反对,那个女孩受不了人们的闲言碎语自杀未遂。

梵高一生都未曾被人好好爱过。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疾病发作,梵高在清醒的意识下是不会自杀的。画画给他带来力量和内心巨大的喜悦,他热爱画画,他渴望证明自己是一个画家。在这一切尚未实现之前,他是不肯对生活妥协的。

也许是上天不忍心看他这么受苦了,所以带走了他。

梵高中枪之后,提奥从巴黎过去陪他度过生命中最后的两天,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话,但梵高一定很开心吧。他一直都想提奥能多陪陪他,但他们两人见面的机会很少。我想,梵高寄给提奥大部分的信,提奥因为忙碌也不会去看梵高在里面诉说的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他只看梵高这次又要多少钱。也许在那两天里,提奥才能真正听听梵高说些话,真正了解自己的哥哥,真正安慰自己的哥哥。

真希望提奥在世的时候能见证梵高的辉煌,因为梵高一直希望自己的画能大卖,好把这些年找提奥要的钱还回去,这始终是个遗憾。但对于梵高来说,他心里虽然有遗憾,但也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路,他留下那么多的作品,就是自己在世界上存在过的印记。

人们现在都说梵高是个伟大的画家,他自己早就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梵高传·写给提奥的信》:梵高活在人群之外,他的一生让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