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技术:理论与实践-李英华

这是我看得第一本关于旧石器技术乃至旧石器时代相关内容的书籍。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我会突然想到了解一下旧石器时代。或许只是应该改变一下精神世界了。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诗。那么石器打制便是诗歌的启蒙运动。

在此之前对石器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美术史或者艺术史相关书籍上关于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少量介绍。因为年代久远缺乏相关的史料,基本都是寥寥数笔带过,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中国的旧石器世界在面前缓缓打开后,才知道了早在旧石器时代中西方的石器制作方式和材料选择已经大不一样了,即使是中国的南北方,原始人在石器制作上也因为地形和石料的差别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样算来现在的社会差异早在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初具雏形。因为书中针对的是中国的旧石器时代,现在对于西方的旧石器时代我依然一无所知。

看题目时猜到是一本技术分析类的书籍,但是想着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应该会涉及到历史简介和艺术鉴赏的内容。看完书后,原谅我太过太天真,这真的只是一本技术性书籍。历史介绍只出现了一小部分,至于艺术相关则一点没有。

观音洞遗址分析占了全书的1/3,其中各种视图和数据分析,越看越觉得像大学学习的《机械基础原理》。当一堆专业的名词和数据罗列在面前的时候,我默默的选择快速扫过。回过头来看看这应该是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乃至于其后所有的遗址分析都是和观音洞遗址进行对比分析。可是,抱歉,臣妾实在看不下去。各种配合图片的数据和分析着实没有耐心一一对照图片来仔细找到每个数据点对应的是图片上的哪一部分。

学术性质极强的书籍,倘若不是本专业的人来看,多半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于看得混混欲睡。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会因为枯燥到有些难懂,如果采用听书的模式也会很快就会听了和没听一样。果然自己还是有一些太浮躁了。

武侠小说中往往描写大宗师的武功境界都用“返璞归真”来形容,用平平无奇的招式便可以发挥出毁天灭地的效果。现在看来对于这类学术类书籍的研究者也是如此,倘若能把枯燥晦涩的专业术语通过平时浅显乃至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给读者,那想来也是达到了一种宗师的境界了。这本书还是少了一点。

当看到原始人做出了无数精细的石器后,颠覆了我一开始以为原始人做的时期只是粗劣的石头和木头的简单组合的想法,原来中国的原始人在开始拿到原料之初就已经根据原谅的外形和材质想好了要制作什么样子,什么功能的石器,甚至于细腻程度也远远不是我当初以为的粗劣。难怪某高校会举办旧石器大致大赛,考古专业也会有打制石器的课堂作业,即使我穿越会原始社会也不见得做得更好,甚至于我连原始人一样如何区分石头的材质和如何打磨都不知道。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石头和岁月充满了节奏感,也肯定着人类的价值,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有能力去抗拒命运。

书中很多资料的引用后都标注出引用出处,作者和年份,这是尊重原作者的只是产权很好,但是为什么不能一次标注放置在全书最后,直接放在内容中不但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还影响我对前后文的理解。同样的对于很多西方的地方、考古学家的名字和专业术语依然才用英文、法文之类的原始资料中的文字,所以我完全看不懂,虽然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但是极大的影响了阅读体验感。P.S.这本书的引用是在巨多,都给了我一种搬运工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旧石器技术:理论与实践-李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