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同情赞恩以后呢?

《何以为家》:同情赞恩以后呢?_第1张图片

及成人肩高的赞恩,才12岁就长兄如父了:拖着弟弟妹妹出摊卖蔬菜汁、替人送煤气罐挣钱补贴家用、跟小贩讨价还价购买必需的家庭生活用品……假如不是因为来初潮不久的妹妹被父母卖给不知底细的男人做了妻子,赞恩也许就慢慢变成了他的父亲,虽然口袋里没有钱娶妻生子支撑起一个家庭,也还是要娶妻生子,且一生起来就没有止境,一个、两个、三个……

电影《何以为家》的口碑相当好,在《复仇者联盟4》的压制下,票房成绩非常出色。那么,《何以为家》到底以什么赢得了观众?

故事吗?影片结束后给出的彩蛋告诉我们,扮演赞恩的小演员就叫赞恩,影片的情节中部分采纳了这个从叙利亚到黎巴嫩的小难民的真实生活,也就是说,影片的编导娜丁·拉巴基根据赞恩的真实生活再揉进她在黎巴嫩难民营所见所闻创作了《何以为家》?那么,女编导的创作到底想要诉说什么?控诉那个无知的男人失手致赞恩的妹妹死亡吗?影片并没有告诉我们那个男人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是要声讨被赞恩刺伤的买卖儿童者的罪恶吗?在赞恩控告父母的法庭上,连声叫冤的男人似乎也没有受到惩罚;是要指责赞恩的父母不负责任地无节制地生儿育女吗?影片也没有告诉观众,深感委屈的赞恩父母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赞恩的谅解。没有结局的故事,还是故事吗?


《何以为家》:同情赞恩以后呢?_第2张图片


《何以为家》:同情赞恩以后呢?_第3张图片

所有,我觉得电影《何以为家》是娜丁·拉巴基不知何为的避重就轻之作。影片没有正面告诉观众叙利亚战争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影片也没有告诉观众叙利亚人民经历千辛万苦成为黎巴嫩难民后又如何度日如年的,而是用赞恩离家出走后遭遇的苦难以及遇到一对非法居留母子后遭遇到的更大磨难,以博取观众对赞恩的同情以及对赞恩父母的痛恨。

可是,是谁或者是什么让赞恩的父母成了电影中的模样?毋庸置疑,是战争和贫穷。《何以为家》应该将锋芒对准让叙利亚变成战场并导致赞恩父母贫穷的政客们,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赞恩的父母。

也许,战争和贫穷是崇尚艺术的娜丁·拉巴基无法承受的重量,或者,战争与贫穷在娜丁·拉巴基看来话题没有永恒性。岁月流逝,黎巴嫩总有一天不再是难民聚集的国家,叙利亚也会重获曾有的富裕和安宁,可是,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才是合格的父母,却是不会过时的主题,不是吗?也行,那就让我们顺着这个永远的话题来探讨,我们现在观看电影《何以为家》的意义。

想必,所有能坐进电影院里观看《何以为家》的中国爸爸妈妈们都会很自豪,因为,他们都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衣食无忧,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已经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那么,这是真相吗?假如对标赞恩的父母,这的确是真相。可假如我们在“家”这个单词了融入更加丰富的内容,也就是在吃饱穿暖以外还有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还能自豪地宣称,自己有能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吗?


《何以为家》:同情赞恩以后呢?_第4张图片

假如说,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个难以量化的软指标的话,让孩子始终在身边,应该是一个可以考核的项目。之所以对“始终在孩子身边”这么在乎,是因为我出生8个月后就被父母送到了外婆那里,直到该上小学了,才回到父母身边。半大不大时回到父母身边,我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融入原生家庭,于是,跟父母特别是跟妈妈的冲突成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一次次冲突累加的结果是,我与母亲的关系已经无法修复,直到现在,她已经老迈我也已经走到了中年的末尾,我却依然做不到搀扶着她过马路,这样的母女关系足够让人唏嘘吧?可是,自从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很多没来得及盘整自己是否有能力生育二胎就匆忙享受起国家政策的红利,结果,小婴儿来到身边后不少爸爸妈妈发现,自己也已经不再年轻已经不能像从前生育第一个孩子那样做到照顾孩子和坚持上班一肩挑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小婴儿送回老家拜托父母帮忙照顾,瞧,二胎政策开放才多久,不少婴儿像我小时候一样,早早地离开了父母。

《何以为家》成为热聊话题以后,原生家庭的状况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娜丁·拉巴基用极端的家庭境遇问了全世界一个问题:有了父母的家庭就是家了?我们再为赞恩一掬同情之泪之余,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当原生家庭都解体了,何以为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以为家》:同情赞恩以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