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宁律师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荣誉学生毕业,在投身法律界之前,曾在甲骨文公司总部有多年IT相关工作经验。姜律师在旧金山大学法学院读取J.D.学位,在法学院学习期间,姜律师曾在美国劳工部实习。作为加州的资深律师,姜律师专攻公司法与证券法,曾在全球自动化领域领先地位的埃施朗公司,以及韩国半导体巨头SK公司美国分公司担任法务部负责人。目前其法律服务范围覆盖了不同领域与阶层的高科技公司,对上市银行、跨国公司、本地和海外的高科技公司提供了多全面、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姜丹宁律师精彩的职业生涯。
作者:刘晓笑
摄影:陶冶
第一部分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求学之路)
1、我们看到您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政治经济学的本科学位。然后就在甲骨文公司工作了连续8年的时间。IT与您的本科专业关系不大,那么当时为何选择一开始从事这样一份工作呢?
我想是机缘巧合吧,我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想念lawschool,但是我不希望这么早就又回到学校,希望在大公司有一些历练,就到了甲骨文公司。在finance部门、marketing市场部门、IT部门都有工作过。
(那么您也有IT方面的背景么)
我没有,都是trainon the job,那个时候公司的领导还是蛮信任我的,给我很多机会去学习,像是unix, linux, java这些IT的课,因为本身作为文科生我很怕接触这些理科的东西,后来等于说是赶鸭子上架,没有办法,他们让我去学,就把一个project丢给我。后来我学了发现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而且也挺有趣的。很多时候人都是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才不得不爆发出自己的潜能。
2、您是什么时候产生了读法学院的想法呢?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呢?
那时候年轻,跟我在伯克利经常一起hangout的同学大部分都想将来去读法学院或者读外交学院做外交官,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大家都年轻,大家都比较理想主义,就想读个法律可以去拯救社会,为正义而战,其实后来发现原来不是这个样子。做了律师以后越来越发现,律师始终是帮助人的,不管是怎么样的领域,不管是诉讼律师,还是公司律师,你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别人,能帮别人解决问题,帮别人做一个好的选择。还有对我自己来讲,做律师也可以满足我的求知欲,即便我现在每天都可以经历新的事情,从同事那里不断接受新知识,带入新视野,所以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3、您在旧金山大学读J.D.期间曾有一段美国劳工部实习的经历,当时是如何得到了这个机会呢?可以给我们谈一下这段经历么?
其实我很幸运,我到了甲骨文差不多8年,也在法学院读了2年了,因为我是半工半读,在甲骨文下班以后就到法学院上课。那时候我的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我想那我既然已经在法学院了,就应该找一些跟法律相关的工作。在面试后,我拿到两个入职通知,一个是在美国劳工部实习的,一个是在一家初创公司的法务部做法律助理,那家公司的法务部只有一个法务总监,我就想劳工部的实习是没有工资的,初创公司的有工资,我到底要哪一个好呢?我觉得很难取舍。
我后来问了同学,也开诚布公地跟初创公司的老板讲了,我说我很想在你这里工作,但劳工部的实习我也很想要。他人非常好,也是我一生的mentor,他就说我这里的工作是付你工资的,你当然应该先来我这里,你去跟劳工部的supervisingattorney说能不能把实习调到暑假,到时候暑假你的课变少了,只有一节课,你早上来我这里上班,晚上去劳工部实习。我说,好的我去试试看。后来劳工部HR也一口答应,说没问题。我当时很惊讶。而且我上班的初创公司就在劳工部大楼的对面,那个暑假我只有一节课,我就白天在初创公司,晚上去劳工部实习。实习结束,劳工部的旧金山区总监还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
(所以那就是很幸运地两个工作都拿到了)
是的,我想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贵人也是很重要的,一生受益的。等一下我也还会分享我现在如何拿到现在的职位。
4、您从旧金山大学毕业后进入了Leland, Parachini, Steinberg, Matzger &Melnick LLP工作,这是一家旧金山湾区的律所,而且这家律所现在的律师都是白人,那么作为一位华人,您是如何进入这家律所的呢?
这个就是要接着刚才的故事讲,我在进入初创公司后,他们在短时间内拿到很多投资人的钱,他们就开始狂买其他公司,我大约在很短的时间内做了三四个并购交易的案子,其中有一个是很小的一笔交易,代表卖方的律师,我在电话上联系过几次,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是大家彼此印象都还不错,挺聊得来的,他是欧洲人。后来我的法学院毕业了。这个初创公司也倒闭了(哈哈),因为用钱用得太凶了。而且那个时候是金融风暴前夕,也蛮难找工作的。我就投简历,没想到之前那个卖方的律师他成为了这个律所的合伙人,他就想起来我的名字,虽然我们已经没有联系两年了,但是他还记得我,他看到我的简历,就给我安排面试了。就面试了半个小时,过几天我就拿到入职通知了。其实当时我看到他的名字,我觉得很熟悉,没想到他还一直记得我,对我印象不错。所以我就拿到这个机会了。
(那么当时你也应该很惊喜吧)
对,我觉得很惊喜。而且我得到一个经验,就是不管你在自己客户的相处,还是在跟对方以及对方律师相处的过程中,你都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管是专业技能还是待人处事,所以时时刻刻都要准备好,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人对你以后的生命道路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你给别人的印象都很好,人家觉得你不管是待人处事,还是专业能力都很信得过你,那么以后有机会,别人还是会想到你的。
5、刚刚开始从事律师工作,您觉得最有挑战性的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
每行每业刚刚涉足,不管你在学校里面多么优秀,你到这个行业之后还是会觉得怎么这么多东西你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有的时候一个案子放到你面前,你从来没接触过。你的上司也没有时间手把手教你,这个时候你就真只能靠自己了,要抱着不怕困难的心态。因为有的时候还有时间限制,比如星期五交给你一个东西,说让你下个星期一就交上来,但是你完全没见过这个,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用你所有的能力做好这件事,把你最好的结果展现出来。如果一开始你做错了一些什么,那还好,因为你的上司会知道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个业务,他在给客户之前会先过一遍。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态度要好。不能觉得自己不会就放弃了,或者是草草完成,敷衍了事,还是要用120%的努力来完成,在从别人的反馈中学习。其实我觉得每行每业都是这样的,而且我觉得像我们律师这个行业,人家付钱给我们,等于把很多重要的事情放到我们手上。你不能说我不会,而是应该尽力做到最好。
我想一开始工作挑战肯定是有,但是关键心态要放正,要用积极、热忱的心态来面对。
(那么您在遇到不会的问题的时候都是采用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呢?比如请教别人,或者从网上查之类的?)
其实在律所和做法务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在律所有很多法律检索工具,你自己可以检索,也可以问同事。还有律所的很多数据库都可以用到,这些资源比较充足,你只要花心思,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但是做法务,尤其是小公司,资源比较有限,但是还是要用自己能用到的资源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要用一些技巧说服CFO给你这些资源。你可以跟他说说,相比于你花很高的价钱请外面的律师来解决,还不如我们自己装上这些资源自己做。就是说我可以帮公司省很多钱。所以做法务会有些不一样。如果你是管理一个法务团队的话,还要学会怎么跟公司的行政部门打交道,怎么争取更多的资源。总之,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尽自己所能。但是如果有一些像是IPlitigation还有commercial litigation这种是需要在这个领域有specialized的律师解决的,那么就要找outsidecounsel解决。
第二部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公司法律顾问)
1、在做了4年律师之后,您开始了公司法律顾问的道路,在全球自动化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埃施朗公司(Echelon)和韩国的半导体巨头SK公司分别有过2年的公司顾问经历。是什么原因让您从律所转到公司内部做法律顾问呢?
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甲骨文上过班,也在初创公司上班,我对公司法务的工作还是很熟悉的,而且我的家人都在旧金山的南湾这些高科技公司比较多。而且那个时候我有了小孩,做公司法务的话也会距离家比较近,我的工作背景做法务也更有发挥空间。埃施郎是一个公众公司,我主要负责合同部分,他们那个时候跟中国有个合资企业,我就主要处理这个合资企业的一些事情。在SK的时候,我是SK美国分公司的唯一法务。我也学了很多在美国外企的经验。所以我的履历还是经历蛮丰富的,从联邦政府的工作,到公司法务,到律所。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初创企业,美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基本上都涵盖了。
2、SK公司在美国算是一家外企,当时为何选择进入一家外企?在韩国企业,是不是日常交流中也要用到韩文?这个问题您是如何解决的呢?在美国外企的主要需要什么方面的法律服务呢?
这个要看这个外企的母公司在什么地方,就可以主导这个国家。SK是一个全球第三大记忆储存的生产商,我也很有幸被他们雇佣,对我来讲是一个大开眼界的机会。因为SK毕竟是韩国企业,即便是他们在美国的分公司,文化还是非常韩国化,等级森严,分得很清楚。我又不讲韩文,在那里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而且因为SK的美国分公司主要负责市场销售这一块,很多都是合同相关的、交易相关的,还有美国劳工法上的问题。在SK的韩国总部有一个很大的法务团队,很多重要决定还是他们做出,我只是负责美国当地的范围,公司请了韩语老师让大家都学点韩语,但是并不是强制性的。工作语言还是英文,但是有些人写邮件的时候就假定所有人都懂韩文了,所以就用韩文发邮件,不过我就会说,可以发英文的么?他们大多数还是可以用英文交流的,语言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主要是看母公司决定了子公司的文化,当然我作为法务也跟SK美国分公司这边说你们还是应该做一些本地化的东西。可能在母公司不需要,但是在美国、加州,这些都是必须的。在外企,像是SK,他们有一些外派人员,会调过来在这边呆两年,呆四年,他们来了都是做经理的。但是有很多本地化方面的东西,比如美国劳工法上的要求,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对美国、加州的劳工法有更多了解,减少风险。
3、在做法律顾问的时候,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这个要看你的公司大小,像一开始我工作的那家初创公司,他们有一个法务总监,这个法务总监同时负责很多市场拓展方面的问题,很多并购上的、融资上的,他就会跟外面的法律顾问做决定,我负责处理一些具体操作上的法律问题。后来这个公司有了钱又雇了一个知识产权律师,还有一个法务助理,还雇了一个律师是做payment方面的问题。而在埃施郎的时候,因为他们在外面的法律顾问已经跟他们合作很久了,所以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外面的法律顾问,即便他们是公众公司,很多SEC的文件都是外面的律所做,我们内部不做。很多大公司的话,SEC的文件都是内部的法务和财务部门做的。而我作为内部法律顾问,就是主要负责他们合营企业的交易问题,内部的谈判,许可合同等等,都是我们内部的法律顾问负责的。还有就是HR的一些事情也会参与。
4、作为华裔,您的工作业务中有没有与中国业务相关的领域,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么?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了。在我进入埃施郎的第二个星期他们就开始启动了跟中国的合资企业的项目,我当时作为主力,一方面是因为语言优势,一方面是我作为内部的法律顾问,毕竟我对公司的发展有一些商业上的考量,如果都交给外面的法律顾问,他们主要关注法律问题。在SK的时候,因为他们自己有负责中国的法务团队,所以我没有太多接触。而现在我在这家律所,有涵盖中美两地、香港的业务团队,所以我会接触到不少跟中国有关的案子。
第三部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重返律所)
1、您在今年初从韩国SK公司离开,又进入了Squire Patton Boggs(翰宇律师事务所),这是一家跨国性的律师事务所,在全球五大洲21个国家、46个城市都有分所。为何在做了4年法律顾问之后又想到回归律所呢?
当然这家律所是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型律师事务所。我们在全球有46个办公室,我们涵盖的领域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也是在苏联解体以后最早进入东欧那些从苏联分出来的国家的,另外在日本、拉丁美洲,也是比较先前的。我加入这家律所,就是我之前那家律所的合伙人,他现在在Squire做得很好,需要有人做他的助手,我们一直也保持着联系,有时候会出来聚一下。其实我在SK工作也不错,但我想作为律师能到这么国际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体验一下,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后来经过认真考虑,我就答应了。因为其实像我这样反向的职业经历也是蛮少的。因为很多人都是从律所到法务,像我这样从法务转到律所的是比较少的。自己的旧金山大学虽然是很好的法学院,但毕竟不能跟哈佛、耶鲁那些名校相比,在这样情况下,能够来到Squire这样的大律所来工作,是上天对我的一种眷顾吧,放弃了蛮可惜的,所以我就选择了来到这里。
2、再次回到律所,相比于之前在律所工作的时候,一定是更加游刃有余了,这其中,法律顾问的经历对您现在做律师有何借鉴呢?
当然有很大帮助,因为我现在接触的很多客户都是初创公司,他们非常需要许可合同、操作性合同方面的法律支持,这些方面我都有很多经验,我在帮助他们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比较游刃有余,能够帮他们抓到重点。
3、您觉得在美国做律师和做公司法律顾问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对于我们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法律人在选择职业道路方向的时候有什么建议?
其实一开始我觉得对年轻人,刚刚毕业的法学院学生,没有太大差别,都是要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到了更上面的阶段,比如合伙人、法务总监的级别就要有一些商业上的技巧,怎么帮你的合伙人或者上司寻找客户、寻找资源,怎么管理下面的人。所以业态性质会不太一样,因为律所是多个合伙人管同一个公司,公司的话就是有CEO和CFO,是相对来说比较垂直的架构。所以在公司内部运作的人际关系构造也会不一样,就会影响到你的发展。
第四部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综合问题)
1、 华人在美国社会生活中是不是会遇到更多困难,社交上比较难以融入,您在美国呆得比较久,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经验么?
其实困难时会有的,我是高中来美国的,一开始就在加州了。接触了各个族裔的人,有的时候,很多人,我跟大家有相同感觉,在工作场合,美国人有一些文化上面的话题,比如电视剧,或者体育,或者一个比较经典的电影,他们家里在东海岸的时候碰到什么事情。这种时候可能你很想融入,但是你的确是不知道的,人家也不会刻意地将一些你可以融入的话题来迎合你。一开始还是会蛮困扰的,我想这个时候你可以想一下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地方的人呢,很多兴趣爱好都是有交集的,像我比较喜欢历史,还有艺术,你总是会在同事中碰到跟你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公司当中让大家知道你的这个兴趣,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就回来跟你聊天,这样你就有一个比较舒服的小圈子,这样你不会觉得太孤单,还是有一个自己的小组织,大家分享共同兴趣爱好,你也不需要为了迎合别人而刻意去了解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当然也不是说要抗拒。比如别人看橄榄球、棒球,你有机会也可以去看看,至少不要在别人讲的时候你觉得是完全像听外语一样,有一些术语可能一开始你不知道,这个也需要了解,虽然你不会很积极地参与这种对话,但是至少别人讲的时候你要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偶尔插一句,不会让人觉得你什么都不懂。这方面还是有时候要自己用一下心,知道如何破冰。
2、您认为作为一个优秀法律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我觉得就是严谨。严谨是别人对于律师的期望,也是我们应该对自己有的要求,因为客户把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们。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素质,你要觉得客户的成功会让你很高兴。像我现在有很多初创公司的客户,他们都是在融资的过程中,我做的很多项目都是帮他们从风投那里拿钱。从种子轮开始,到A轮、B轮。因为这些初创公司的企业家他们都自己的公司都非常有热情,可能每天就只睡几个小时,为他们的公司全力以赴。那么你就知道这些钱对他们的钱多么重要,当他们拿到新的融资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婴儿又拿到很多牛奶,又可以活一阵子了,又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了。
我想作为一个好律师,尤其是公司律师,我会把我客户的成功作为自己的成功,我会很高兴。也不能说是“一荣共荣”,但是你要设身处地地体会客户的成功和失败,这跟你是息息相关的,你要把他们的事情作为你的事情。初创公司就好像是客户的孩子,律师就像是托儿所的阿姨,像是一个股权文件等重要的文件都是交给你来做的,那么你也要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的孩子。因为毕竟IPO还是很凤毛麟角的,所以初创公司他们的目标就是能够成功退出,被大公司收购。所以你也会很希望等他的小孩长大了,有一个好的归宿。以这样的心态工作,你就会有很多终生的客户,比如初创企业家在把他们的公司卖掉之后,他的下一个项目可能还会来找你。
3、您认为,能有今天的成功,您相比他人最重要的优势是什么?
优势就是我对人比较真诚,而且做事比较认真,你交给我的事情我都会多想一步,做到更全面。比如别人教给我的事情,如果别人没有想到的我也会提出来。人跟人相处要让别人觉得把事情交给你很放心,不管跟同事还是跟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我都会未雨绸缪,比如前一阵子我们有一个M&A,在closing的前一天,出了一个没有预料到的技术问题,会直接影响到closing的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从早上睁开眼睛,政府部门的办公室还没开门就开始打电话,一直打到事情解决。后来我们客户非常感动,他们觉得如果没有我这么全力以赴、执着的工作,可能最后这笔融资就拿不到了。但是有的时候就是只能能如此。所以就是把别人教给你的事情做到最好。
当然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时候,英语中我们说“chemistry”这种化学反应是很重要的。我从一开始涉足法律界找工作,我的直属上司最后都变成了我的人生导师,甚至成为了很好地像家人一样的朋友,我是很幸运的。我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有很好的推荐,他们也教了我很多不仅是法律上的技巧,在待人处事上面也有一些很好的示范,特别是在跟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有智慧与操守。
(那么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把客户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
对,还有一个就是要看你的客户,因为我是公司律师,很多客户不需要你长篇大论写一个legalmemo给他,有的人可能会要求这些。但是初创公司的企业家往往只是提出一个很简短的问题,这个时候就直接给一个很实际的回答就行了,告诉他这样做是什么结果,那样做是什么结果,让他自己决定。所以就是要因人而异。如果是公司的CEO或者CFO问你一些很具体的问题,你就要给他们比较具体的回答,如果你要根据公司的合同来看,也不能只是复制粘贴合同的条款,而是要告诉他合同中这个条款意味着什么。是很需要灵活性的,是要在真正工作之后自己去体会的。
4、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会不会也有压力很大、烦躁、情绪不好的时候,您是如何调节的?工作生活如何协调?
我自己有小孩,跟小孩在一起的时候是很好的调节,有的时候也会跟朋友一起喝下午茶,做个spa,逛逛市场,去博物馆,我还订了很多杂志。在周末的时候,泡杯茶读点杂志也很好。现在大家看很多信息都是从网上,但是对我们律师来说一些非课本上的知识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些大的交易案件,你对世界经济走向,对政府政策转变,你都要非常敏感,因为你的客户有可能就会被这些影响,你就要考虑到。你要保持自己一直不断获取新信息的状态,每天发生了什么。我订阅了《时代周刊》,《经济学人》这类的杂志,这对我们提高英文写作能力也是很好的读物。
但是有时候如果客户需要的话,你也需要放下手头的事情先处理客户的事情。
4、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您最骄傲的一段工作经历么?
比如把一个项目做好,其实每一段都是可以值得骄傲的。一个项目在你一开始接下来的时候觉得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最后完成了,那就是个值得骄傲的时刻。就像刚才讲的完全不会的。比如一开始在甲骨文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任务,就是把公司的group service全部换新的,用新的硬件和软件。我就想天哪怎么可能,我连服务器长得什么样子都还不清楚。而且经理说,你明天就飞拉斯维加斯参加一个training学习怎么用那个新软件,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战,我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我可能就要用接下来的3个月来完成这个任务。这可能与法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你面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完成之后,发现自己内在的潜质,把自己的能量爆发出来的话,都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5、在职业生涯中,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刻是?您是如何度过的?
在我曾经工作的那个初创公司倒闭之后我有几个月没有工作。在那之前我一直都有工作,那段时间突然没有工作就会觉得迷茫。我就告诉自己,工作总会有的,可能我还是没有准备好。那么就要不断装备自己,不断参加各种面试,提高自己的interviewskill。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就是你真正准备好的时候,机会自然会降临到你头上。其实有一些情况,有一些职位就算我真的拿到了那份工作我在那时也不一定能够胜任。另外我是基督徒,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遇到瓶颈我也有我的信仰作为支柱。所以我觉得就像老生常谈的那样“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还是坚信不疑的。如果你准备好了,那伯乐总会在那里,那份属于你的工作总会在那里等你。第一份工作都会很难,很多工作都需要看工作经验。比如我第一份工作,当时我刚从发学院毕业,还没有任何法律工作经验。当我非常感激那个法务总监,他觉得我的态度很好,而且我可以半工半读,他认为我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很适合在初创公司这种快节奏的环境中工作。
你永远不会知道对方看中的是什么,有的时候毕竟你刚从法学院毕业出来,别人不会真的在乎你做了多少案子,除非你在暑假真的在大律所有过实习。一般第一份工作,老板还是会看你的工作态度,是不是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放心让你跟客户有直接交流。学校里面学的怎么写Memo怎么做legalresearch,这些都是放在那里的能力,读了法学院,通过律师资格,这些能力是应该有的。但是有一些软实力因人而异,你怎么在面试的时候怎么把自己的这些软实力展现出来,让对方看到你的闪光点,这是需要你自己体现的。Be a well-rounded person!
-END-
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有任何想和律师交流的问题,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转载请联系作者[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