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随笔——感知时间,做时间的朋友:日常惯例表的应用

上周的期中家长会,最后一个环节为大家介绍了一个方法——日常惯例表。这个方法是针对孩子早上拖拉,下午放学回家之后磨蹭的问题提出的。在此整理成文稿,温故而知新,期待好的方法在日常中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

一、什么是日常惯例表?

什么是惯例表。惯例,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日常惯例表,就是为日常生活中某一件固定要做的事,或者固定的时间段要做的某些事,去安排具体的实施计划和顺序。例如,你可以为每周一次的家庭采购制定惯例表,也可以为打扫这项事务制定惯例表,或者也可以为孩子从起床到上学这一时间段制定惯例表。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制定一个孩子从放学回家到睡觉这段时间的惯例表。

其实我们可能都跟孩子一起做过计划,做过时间安排表,其实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表,都算是日常惯例表。每次制定的的惯例表其实都需要经历几次不同的变化,实施几个版本之后最终才能确定出一个比较完善、稳定的“最终版”。为了惯例表的实施更顺畅,我们在制定具体的某件事情该在什么时间完成之前,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观察孩子完成一些固定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的帮孩子把关。

二、日常惯例表有何作用和意义?

在分享具体方法之前,允许我再啰嗦几句关于日常惯例表的作用以及它的实际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日常惯例表呢,有人认为它能从时间规划方面为我们提供帮助,我非常认同,而且确实这也是惯例表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另一个层面的意义就是,惯例表不仅可以让孩子对时间形成概念,在脑海中设立界限,更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并且学习与家人合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他每天面对一个上一分钟要求他快去刷牙洗脸,下一分钟又要求他赶紧穿好衣服,没一会又要他坐下来快吃饭的早上时光,他该是多么的惊慌,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因为是被被动要求,孩子很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然后就又换来一顿训斥。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能做好我们要求他做的事吗?

而日常惯例表,因为是由孩子参与制定的,孩子有了归属感和成就感,他会很愿意执行,他会觉得这是他掌握自己生活权利的方式。孩子心中清楚知道我做每一件事需要多少时间,我下一件该做什么,这样的秩序就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感。人总是为未知而感到恐慌,一旦清楚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接下来会怎么样,恐慌自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和的氛围,对家人的信任。而且因为清晰的惯例,也减少了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减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亲子关系也会得到改善。

另外,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去执行的时候,我们就空出了时间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事,例如本来早起监督孩子穿衣服刷牙洗脸的时间我们也可以从容的打理自己的仪表,我们不会再手忙脚乱的只能孩子睡着了才做自己的事。

好了,唠叨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日常惯例表都有了新的认识。一些具体实施中的问题和细节,我们就在接下来的具体制定环节中再来说。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如何制定日常惯例表。

现在我就假设与孩子在制定日常惯例表:

1、宝贝,妈妈最近学习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安排时间,你要听听看,然后试着安排自己的放学时间吗?

2、好的,这个方法是这样的:你看妈妈这有一张纸白纸,你现在想一下,从你放学走进家门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里都有什么事是每天都要做的,咱们先来说周一到周五晚上要做的事,想到什么事你说出来。(会写字的孩子可以让孩子自己写,不会的写字的孩子家长帮着写)

3、好,你想到什么了?吃饭,嗯,然后呢,玩,好的,写作业,看书,做手工,收拾书包,洗漱,睡前故事。嗯,你说的很全了呢,妈妈也想到一个,你看如果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提前准备好这项也加进去怎么样?(家长可以适当提醒孩子某一件他必须要做,但被他忽略了的事情,但你的口气一定是建议,而不是命令。在清单中包括一项帮助家人的简单小事,例如收拾碗筷,擦饭桌等就更好了,孩子能学着承担责任并作出贡献。)

4、好啦,这就是每天放学都要做的事情,那么现在我们来给它们分配时间,你看老师要求九点半就必须要睡觉了,那么从到家到9点半一共有大概三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是180分钟,现在你来给每一件事分配时间怎么样?

5、先看吃饭,你觉得多长时间能吃完。半小时,好的,也就是30分钟。接下来每一项按刚才孩子说的顺序分配时间,最后做个加法,看总时长超过180分钟没有,如果超过了就要具体调整某一件事情完成的时间,直到总时常控制在180分钟。

6、好了,现在时间分配你也做好了,你真是个大孩子了,对自己的时间能够合理的分配了。那现在我们给这些事情重新排个顺序,就是说回到家你想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咱们给事情编个序号。从1开始。(把序号写在每件事情前面)

7、好啦,现在我们把排好顺序的各个事情重新写到一张纸上。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用画表示每一件事,比如吃饭可以画个饭碗,以此类推。或者明天咱们实行这个表的时候妈妈帮你拍照,咱们按照顺序贴到纸上,这样你每次一看到照片就知道下面该做什么了,你想用哪种方法。(创意方法:表盘)

8、当孩子按顺序重新誊写或绘画了惯例表之后,惯例表的制作就算结束了,接下来把它贴到孩子认可的地方,就可以按着它开始施行了。

9、施行的过程中一开始可以为孩子制定闹钟,每一项都按你们商定的时间定一个闹钟,闹钟响了之后就去做下一件事,这一点蜜糖妈也有谈到。如果孩子忘了,或者不愿意在时间到了去进行下一件事,不要唠叨而是求助于惯例表,例如“你的惯例表下一项该做什么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10、所以,为了惯例表的实用性,我们要花时间去练习。最初施行的几天里,我们可以选择周末,跟孩子一起扮演假设是周一到周五晚上这个时段,一起来施行几次。这个过程里我们可以只是观察孩子,看他做每件事究竟要用多少时间,当然是在他专注的前提下,然后跟孩子商量调整惯例表上的时间分配。做作业这项,可以适当灵活安排,例如作业多的情况下,多少时间,少的情况下,多出来的时间做什么。

11、惯例表的制定过程是一个不断观察、调整的过程,一旦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确定了每项的时间,就要严格执行。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完成时间,例如写作业一个半小时,如果没能在这个时间里完成,也要求孩子不能再继续做了,你可以告诉他对于没能在约定的时间完成作业你也觉得很遗憾,或许我们可以下次调整惯例表里关于写作业的时间,或者他可以更专注更高效的完成作业。而现在,我们需要按着惯例表继续下去,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自己体验时间和自己做出选择所必须承担后果。

12、一旦孩子不愿意按照旧的惯例表操作了,那说明是时候制定一张新的惯例表了,但如果你是一个肯花时间和精力观察孩子的家长,及时与孩子商量修改旧的惯例表,我相信孩子的配合度会很高的。

以上,就是如何具体制作一张日常惯例表了。

此外,惯例表另一个非常实用的地方是被应用在孩子早起到上学这一时段中,让孩子体验迟到,也是帮助他建立良好习惯的过程,当然,这可能需要提前跟老师沟通,获得支持。另外,这个方法对大人来说也可以应用在工作中,你会发现一旦我们把一件看似复杂的事细分为很多个小步骤,并为它们制定合理的完成时间,那么这一个个小目标会很容易达成。最终我们不知不觉就完成了那件本来看似无比复杂的事,这也提醒我们不要给孩子制定大而难以实现的目标,一定要制定一个个小而易于达到的目标,孩子才会有信心并且乐于前进,大家不妨也试一试。有任何疑问,欢迎及时跟我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随笔——感知时间,做时间的朋友:日常惯例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