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六,上班。
下班前把任务提交给领导后,我申请周日上午半天假。没有说具体的原因,心里却清楚唯一的理由是陪老公和女儿。
领导倒没问任何话,立马同意了。
感恩。
我偷偷算了算,6点起床14点上班,也能守着他们俩8小时。
太好了,可以为他们“工作”八小时。
01
六点多,我把胡萝卜、牛肉丸、芹菜梗切丁,把两瓣蒜头切碎,把萝卜干碎洗净,一小撮一小撮摆在砧板上,红色、紫绛色、绿色、白色、棕色,忒好看;两枚鸡蛋被搅散在不锈钢盆子里,黄亮亮的,在一旁等候;冻了几天的白米饭被扯成一粒粒,盒子上刚结成的水珠在闪着光泽……它们生机勃勃地等待一顿美好的早餐。
七点半到九点,我在线上分享《如何和孩子制定梦想》。老公已经默默地把地板清扫拖干净,我的肚子在后半段已经敲鼓提醒,想必他们俩也早已饿了。
赶紧回到厨房,把久等的食材按着设想的顺序逐一下锅,在加入芹菜粒之前,我先端出一小碗。那是给女儿留的,我得承认她对吃的方面有独特的主见,当然,你认为是偏食我也不介意。
关火起锅,小平顶锅还在“滋滋滋”响,我把它平移到女儿的房间,呼唤父女俩。
“哇,别烫到我们啦。”老公笑着惊恐往后缩,女儿躲在被窝里笑嘻嘻地看着我们。
早餐还有面包、酸奶、葡萄汁、西瓜。原本白净空空的餐桌,一下子就满满当当,显得拥挤起来。
“这芹菜加得太赞了!”老公第N次称赞。
这次芹菜没有放完,也是因为想起他平时做饭,会看着实际的情况来判断要加多少,而不是有多少就放多少。
我想说,比起我的随性和即兴发挥,他才是一个真正的生活家。
那时,播放樊登讲《学会吃饭》。
02
樊登读书里的《扫除道》是我们这周的背景声音,在女儿的要求下,我们除了醒着听,睡前还当做摇篮曲。
因为《扫除道》,餐桌变得空荡荡,榻榻米上没有一点杂物,女儿的文具、玩具也在老公改造过的书柜上妥妥帖帖地呆着,女儿的工作台也只剩下台灯、笔盒、番茄钟和书包。
家变得大而宁静。周末就该呆在如此舒适的家里呐。
这种时候,容易变得慵懒起来。这不,原先还在女儿工作台上翻东野奎吾的《时生》,这会已经横躺在榻榻米上看。
女儿不满地提醒我:“妈妈,不能那样看书的。”语气里还有“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的味道。
那一刻才发现,十点多困倦早已盯上自己。
这可不行啊。我撑着上身起来,看到女儿正在准备给我和她爸爸制作一会上课的作业本。
一张A4纸对折,再来一张,同样对折,钉在一起,就成了可以翻3次的本子。
我想着她用订书机更快,她为难地举着作品跟我说:“我用了双面胶。”
孩子是否总在担心不能让父母满意?
我搂过她,亲她的脸蛋:“我以为你会用订书机,没想到你居然想出跟妈妈不一样的主意,太棒了。”
她从我怀里出去时,脸上布满了确定。
03
快1点,这周女儿基本在那个点午休。
老公走进书房:“哎呀,浪费了这么好的空调。”
想起早上我说他居然在书房开了空调,他的解释我倒是挺满意的,“书房,就是舒服的房间啊”。
“不浪费。中午我们就在那里睡。”我说。
曾几何,我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不要陷入众人口中的常规生活,而是要有味道地去生活。
比如,我们家没有沙发,所谓的榻榻米实则是床垫加竹席的好听叫法。家公家婆来这里时,觉得不像家,多次让老公改变主意,后来被我说服了,他们也眼不见为净。
又比方,我跟女儿睡飘窗,看着夜空梦一场,还遇雨急忙撤。
当然,这个中午我们不能直接睡瓷砖地板。
“爸爸,你去主卧衣柜中间那格拿一下竹席。你洗过的,可以直接用。”我交待着。
不一会,老公惊叹的声音传来:“哇塞,女儿真的长大了。”
我闻声看过去,女儿斜着身子,抱着竹席,被夸后逞能的步伐稳当地走向书房,期间还能听到她“哎哟哎哟”搞怪的笑声。
席子略长。多出的10公分我们让它卷着,枕头、被子搬过来,我们就新奇地躺在书海的冰凉里了。
细算,在这个家里已经度过470天,我们在主卧睡过,在儿童房睡过,甚至在客厅睡过,却第一次在书房睡,这感觉就好像拼拼图拼到最后一块,放进去,整个就完整了。
文末想起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壁》——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浮生有家人一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