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大学的宿舍,我对面的上铺一直空着,她是我的好友云,怎么开学这么长时间都还没来呢?这家伙到底在做什么?我在她没来的日子里终日嘀嘀咕咕,当云终于来了的时候,却是一直在水房里洗刷,谁也不理;我们在宿舍里议论才知她已经生了三个孩子,而且这三个孩子,一个是老乡的,一个是男友的,还有最大的一个,竟然怀疑是我的!云一直在水房里洗刷,她不知道我们的议论,而我对于她的冷漠和迟钝非常气愤和不解,尤其是她对我的完全忽视,我更加难以忍受,不知道为什么她那么长时间不上学,也不跟我言语一声,我也不去理她,反正她不在乎我,我也就不必在乎她。我所经历的过去被友情所伤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随其自然吧!可是宿舍里的其她人对我也是冷淡的,不重视我的言语和提议,甚至一笑而过,爱搭不理,枉我总是对她们好,心下凄凉,却是梦一场,梦醒了,我却陷入了沉思……
回忆起我从小到大的友情,还真够坎坷的,不知缘于自我的坚持,个性,还是不入流的自卑感,不违背本心的表达和行为,我总是孤独的时候多,但是,孤独并没有使我丧失原则,相反,坚定了我独自前行的脚步。
女生的小秘密
小学的时候,班里的女生少,大家自觉以住址临近相互结成了好朋友,上学一起,下学一起,课间一起,玩耍一起,聊天一起,非常和谐完美。我们班大致有营盘区的教师子女,排房区的工人及文职人员子女,西山市场区的外来农民工子女,河东区的铁路职工子女。这营盘区的学生文化、家教和修养似乎都高些,穿着衣服也很优越,言行举止比较文明;而排房区的便有些差别,工人子女与文职人员的子女总是有些淘气野蛮和富裕优雅的区别,分化比较严重;而西山市场区的学生风格比较一致,讲义气,讲团结,说话粗声大气;铁道区的学生性格豪放,喜欢热闹,也很团结的。
我处于排房区,属于普通老百姓,而排房区女生并不多,我跟两个女生关系好点,且称为红绿蓝吧,我便做那忧郁的蓝。从古至今三个女人一台戏,争吵纷争不断,尤其女孩子之间的友谊,似乎家庭,性格都要匹配的。绿不在时,红便找蓝玩和说话,排解内心的忧郁;红不在时,绿便找蓝搭伴,做事和寻求帮助;红绿蓝在一起时,红绿更加交好,蓝便有些格格不入,久而久之,成就蓝的郁闷,蓝就是我,我就是蓝。
我性格虽好,也很善良,却是从穷苦大家庭挣扎出来的,说话直,讲求公平,没心没肺,不会耍花招儿等等,终是在三个女孩中被孤立出来。尽管被孤立,却不记恨谁,甚至在绿肚子疼的时候,我竟然学习和模仿书中的故事,坚持要背着绿回家。绿和同学们都觉得我很夸张,而且担心弱小的我是否能背得动比我高大的绿,但我不依不饶,愣是说服大家,背起绿开始行走。没走几步,我就感到真累呀,但我坚持着,不肯停下来。可能绿肚子痛,被背着也是极不舒服的,绿最后要求下来走走,我也是累了,便放她下来。这件事我做的的确有作秀嫌疑,想以此挽回绿友谊和感情的天平,但当时却是没有。
多年之后,谈到三人的分分合合的事情,才知道绿当年决定与我绝交缘于红的一次谎言,童年时“挑拨离间”的事多了去了,我也分不清是哪一次。罢了,时间证明了一切,绿终究在毕业工作后的日子里,还记得我,与我达成了精神上的一致和共鸣。蓝与红也是不痛不痒的关系,任岁月流逝,一切顺其自然。
小孩也有思想
而小学时代,我的孤寂却是被河东区的女生所包容了,因为河东区女生少,总人数也很少,终究我与其中两个女生在思想上还是比较一致的吧,大方、直爽、认真,于是在学校里我们成了三人帮。自从有了三人帮,我在学校的日子快乐起来,尽管节假日仍然会孤独,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
三人帮一起走到了初中,甚至发展成了四人帮,尽管绿也已经认可了我的初心,尽管西山市场区的女生也与我聊得甚欢,但由于我学习上的一枝独秀和遥遥领先,仍是不可避免的“曲高和寡”起来。由于矿区的不良风气加上青春的叛逆,厌学逃学盛行,早恋打架频频发生。这个世界太疯狂,我太胆小,于是日日不出门,只是学习和思考,不小心便混成了学霸,但有谁知道我青春叛逆期的情窦初开和弱小无助呢?
友谊的炮灰
高中的学习紧张,友情似乎成了装饰,也成为上下学路上的调剂,同行的一开始只有一人佩,佩是个城市姑娘,热情、开朗、活泼,把我这个乡巴佬说得晕晕乎乎。一下课,就到我这里来说话,越来越频繁,不知不觉,我便把佩当成知心朋友,那时还不兴闺蜜,当我欲把心底的暗恋讲给佩听时,她却先我一步道出她的喜欢。啊,竟然是同一个人!就是我身后的真同学,我才明白佩与我交好,不是纯粹我个人的魅力,而是真同学的光芒啊!顿时有些气馁,日日陪了这两位说话聊天,直面佩的快乐、疯狂和开心的笑,甚至情急之下抓住真同学的手……我的心像刀扎一样,而人像小丑一般,脸在笑,心在哭,流泪可能都是轻描淡写,心在滴血也是正常。渐渐地,他俩终于达成共识,我这碍眼的风景也就淡出了他俩的二人世界。此一别,便是永别,友情彻底决裂,虽然无声无息,却是天崩地裂的。
当我不惑之年,那段岁月已经云淡风轻,佩又另寻新欢,真还在原地顿足。青春就是如此或浓或淡,给人的前途或大或小的影响,小到仿佛一阵风,大到一辈子都走不出,对佩像是一阵风儿,对真却是一辈子都没走出去的牢。
附庸风雅
我与佩的分道扬镳,又发展出三人行的队伍,姑且称为兰竹梅吧,我便做那竹。每日里上学下学,兰竹梅一路上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地谈天说地,排遣了多少寂静的黑夜,充实了多少孤独的心灵,精神是愉悦的,日子是飞快的。后来由于家庭搬迁等原因,梅的走读上学生活结束,选择住校,三人行少了昔日的辉煌,课间同学们也都努力学习或休息,交流日见稀少。
干部子弟菊与梅同宿舍,因此与竹逐渐熟稔起来,菊与竹似乎精神上更多相通,尽管家庭太不匹配,但是竹还是感觉到了菊的主动和争取,由于竹的热情交流,菊很开心,喜欢听竹说话。菊在同学中无可撼动的学习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竹,菊甚至隐晦地谈到了梅的劣根性,追求简单高尚的竹,友谊的天平便倾向了菊,对梅渐渐忘却,也逐渐忘却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仿佛自己也同菊一般,高尚和优雅起来。
经历世事,回想此事,作为竹的自己还真是有些虚荣和高尚,附庸风雅的,想摆脱自己贫苦家庭的背景,羡慕书香门第的风韵,于是故意忘却了同样家庭背景的梅。如今竹却可以与曾经高贵的菊谈家长里短,与仍然是普通百姓的梅继续谈家长里短,而竹还可以自由游弋在自我思想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