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设计作品

无人机

部分设计作品_第1张图片
部分设计作品_第2张图片

减少不规律设计

        随意设计了一个有点像八爪鱼有点另类的无人机。

儿童低辐射路由器

部分设计作品_第3张图片
部分设计作品_第4张图片
部分设计作品_第5张图片

满足用户在意的

        跟一个朋友聊天,听他说自从有了小宝宝之后,他老是担心路由器发射的电磁辐射会影响到小宝宝的健康(如果我是路由器产品经理,我应该会去调查分析存在这种担心的情况是否普遍),我去搜了一下的确有30mW左右的辐射,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具有晚上不用WIFI的时候自动关闭,或数据包小(不需要高速下载)的时候自动降低辐射强度功能的路由器。这样的路由器应该是在头顶有一个可以触摸的开关的。可以通过底部的亮光强弱或亮灭来直观感受当前辐射强度的或是否关闭的。

无天线竖立路由器

部分设计作品_第6张图片
部分设计作品_第7张图片

改变他原来的样子

        长期以来,路由器的外观设计师们不管怎么去改路由器的外观,唯独要竖一根或好几根柱子在后面,我们知道那是天线,但是为什么如此影响外观的天线没有被改掉,我想一可能是外观设计师们不知道天线可以改,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改。所以正如大多数人看到的那样,路由器的天线至今依然简单粗暴的立在那里。其实以当前的电磁技术,完全是可以实现将天线融入到设计当中去。这也是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对比单纯只做外观设计的优势所在。

手机无线充电

部分设计作品_第8张图片
部分设计作品_第9张图片

POS机

部分设计作品_第10张图片

电动叉车控制器

部分设计作品_第11张图片
部分设计作品_第12张图片

功能型设计

    最近老有人问我怎么不做产品了,你一个学自动化搞电子的怎么跨界到设计去了,事实上不但没有放弃做产品,反而是一直在为了有所突破而努力,像外观设计与结构设计全都不是老本行,全都是后来利用每个周末自学的。为什么要学这些呢,不是为了想成为外观或结构方面的专家,而是为了对产品落地的几个主要环节都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更好的从全局去思考。做了这么多产品,拿一个周期6个月的产品来说,其中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再到解决模具问题,甚至有可能超过4个月,所以这两个环节占了整个周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曾经我遇到过一款产品光设计外观就花了将近7个月,前后出了五六十种设计方案,所以我需要去思考怎样的方式,可以让设计师这个执行的环节更快地给出有效的结果,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设计各种各样的都不是想要的方案。另外结构设计对模具的周期、费用,以及制造过程中的组装难易程度、良品率都有直接关系,所以才需要对这些环节要有足够了解。一切都是为了产品怎样更快更恰当的落地。

智能网关

部分设计作品_第13张图片
部分设计作品_第14张图片

用熟悉的元素

        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会不自觉地进行印痕匹配,那么什么是印痕匹配呢,印痕匹配就是通过感受器接收到当前事物的信息与大脑中存储的事物进行比较,并自动返回匹配结果的过程。如果匹配度高则是熟悉的、认同的,如果完全无法匹配则认为是怪异的、陌生的。像我们多数人都见过贝壳,大脑中存储有贝壳的形状,所以当我们第一眼看到以贝壳原型设计的珠海歌剧院时就基本不会产生怪异感;这个设计我用了最简单最熟悉的元素——圆形来设计,可能第一眼不会太惊艳,但是基本不会觉得很怪异。

压力 IH 电饭煲

部分设计作品_第15张图片

顺着用户习惯的方式

        如果把开盖按钮放在正前方,在按按钮的时候,总会产生把电饭煲往后推的错觉,后来真买了按钮在正前方的小米饭煲,用了几个月之后依然感觉很别扭,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还是把它放到了用起来更顺手的上面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部分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