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丘南部山区有一个小镇,叫垛庄。这里山高路远,密林遍布,百泉喷涌,怪石林立。其中奇花异草,虬松古楸,老龟灵狐,土蜂凤蝶,不时闪现。古老的海山峻拔抚云,秀媚的海山湖明净如玉。勤劳淳朴的山里人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缔造了一个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大树梢头柔软的云朵,山风一吹,便带着好奇飘向山外去了。
赶山,本义是人类上山采集、狩猎,获取生存所需。山里的人们经常去山中采蘑菇,挖草药,捡拾“地瓜儿皮”,薅蚊蒿,摘山果……大山总是那么慷慨啊!
而今天我们要说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他,是一位特殊的赶山人。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老者生于山中长于泉边,他瘦削的身材,高高的个子,一双明目总闪现着快乐温和的光芒。他利用业余时间,踏遍垛庄每一寸土地。攀高峰,走悬崖,饮山泉,采野果,问灵兽,寻异草,找怪石,探幽洞。朝迎旭日访山去,暮随牛羊携云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晃四十几年过去了。他凭着满腔热忱,用简单的设备,拍下了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记下了一桢桢小镇历史发展的轨迹。又经过数年精心筛选,焚膏继晷,终于用心血凝成了一部资料详实图文并茂的地方志传奇。这部传奇叫《垛庄——讲不忘的故事》。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人叫景锡银。
我很早就仰慕景老师大名,在报纸上也时常看到他的文章。后来彼此加了微信,我也就有更多机会欣赏到景老师拍摄的垛庄四季风景。令人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机会见到本人。在前年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中,我终于见到了景老师。或许都是垛庄人吧?我们一见如故。
景老师终于出书了。但凡对垛庄有兴趣的人,一看书名,就情不自禁一睹为快。
我很幸运得到了景老师亲自签名的宝书一册。细细研读,感叹不已!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无人的月夜响起。
景老师用对故乡的挚爱赶山,那份爱如一缕袅袅笛声,总在明月夜轻轻响起,幻化成垛庄的四季美景。
他用看似简洁却饱含深情的语言,不疾不徐,向人们娓娓诉说:垛庄地名的由来,家乡变幻如画的四季,山中永不知疲倦的小河,沉默慷慨的大山,娴静优雅的塘坝,大方爽朗的树林,随意栖息的田地,端庄静默的寺庙,孤独高傲的齐长城,圣人赞颂过的凤凰柏,寂寞清瘦的村庄,倔强守候的小石屋,苦苦挣扎的剧团……在舒缓略带落寞的笛声里,美丽的垛庄轻轻飘进人们的梦中。有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走,到垛庄,去寻找内心渴望已久的那份宁静……
我从山风中走来,那等在泉声里的容颜如无名山花的盛开。
景老师用质朴的语言赶山,采来了这个古老小镇的淳朴风情和侠肝义胆。
山风轻轻吹,山泉悄悄涌,一张张平凡倔强的脸庞缓缓浮现,又徐徐隐去,犹如一朵朵山花静静怒放,不知名不知姓,却隐约有淡淡清香传来。“爱讲故事的老人炕头上火炉旁围满了人”,他和几个自谦“酸枣核解板拉(啦)不了几句(锯)”的老人,讲述起古老神奇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多才多艺的“五大枝”总会唱令人前仰后合的顺口溜:“灯台花,扎灯台,爷爷娶了个晚奶奶。脚又大,嘴又歪,一脸麻子布袋腮。关上门,戴上花,滋得爷爷啃脚丫。”诙谐风趣的语言背后,掩藏着太多心酸无奈!那创造了无数方言和歇后语的粗犷豪放的山野才子,大山可还记得他们的容颜吗?如今,他们又到哪里去了呢?借用景老师文中一句话:“蛸蝉子不见树长,人不见山长,人在历史长河中就那么短暂的一瞬间。”即使短暂,他们却用独特的方式留下了独具垛庄特色的民俗风情。他们用葱绿的树林,用不灭的碑碣,用盘山的道路,用层叠的梯田,用孤倔的石屋,用独特的歇后语,执着地证明他们曾在这个世上走过!
终于,有人以石破天惊的壮举留名青史:献身革命的丁道三厅长,智勇双全的金云生大校,视死如归的赵廷秀烈士,英勇杀敌的石匣民兵连,抗日中壮烈牺牲的48烈士……铮铮铁骨保家国,殷殷热血染汗青!英雄们如一株株凌寒不屈的青松,永远耸立在海山顶峰,铭记在人们心里!
东风徐来,四月的柳絮纷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四角城,满眼朝霞,远方的游子何时归?
景老师用富有垛庄生活气息的文字赶山,迎来今日垛庄的美丽容颜。
时代的东风终于唤醒了垛庄千年的冻土。花漾垛庄,水满陂塘,小院几处,鸟语花香。乡韵垛庄,林幽泉响,山果遍野,渔歌晚唱。夜幕降临,长长的灯河,奔驰的车流,肆意流淌在山间,随之盘旋腾飞,渐渐融于漫天星斗之间。朝暮奇景,都向人们招手示意:来!垛庄虽不是世外,但在这里你定然寻到精神的桃源!
景老师说他不是诗人,但他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吟诵着垛庄的故事;他虽不是画家,却用一幅幅美图展现了垛庄绮丽的风光。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赶山者,以脚丈量故乡的宽度,以笔采撷故乡的美丽,以心去编织故乡的七彩之梦。
垛庄的故事讲不完,景老师的美文读不厌。恍惚中,一个七旬老人在海山高顶迎风远眺,喃喃自语:故乡,我不是过客,是归人……
2020.08.04
【附景老师感言】:提起垛庄,我们都有一种纯真的爱。我有着魂牵梦绕的心结。太平泉的泉水和垛庄的五谷杂粮养育了我,我感恩清澈甘甜的山泉水给了我灵性,黄澄澄金灿灿的五谷杂粮给了我不竭动力。我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感受到了太多的经历......每当回老家的车驶过横岭子往南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离开故乡的我把这份沉重的爱藏在心底,心中不由泛起甜蜜而酸涩的涟漪。故乡是我生命的老根,他留下了我太多回忆和思念。有一种力量一直在激励着我,于是我就在这本书中写下了对垛庄难以割舍的乡愁。2020.08.04
立香: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作协会员,有文章见于《山东青年》《当代小说》《北海文学》等刊物。痴迷于文字,忘情于山水,填词吟诗,以娱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