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爱与罪的一线之间

文/祝小妞

《告白》‖爱与罪的一线之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间阴郁的教室:

面色苍白的森口老师用冷静到冷漠的声音组织着同学们课间喝牛奶的活动,与其说是组织倒不如说是例行公事的机械化行为或是喃喃自语。

她的沉静和周遭杂乱的环境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整间教室透露出一种诡异的和谐:同学在座位上心不在焉,老师在教室内喋喋不休。仿佛处在一个平行的空间,互不干扰,自得其乐。

慢慢的,森口老师开始有意无意的吐露一些同学的“小秘密”。周围开始起了骚动。猜疑也在课桌下慢慢的蔓延开来。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明明心照不宣,但只要一摆到桌面上,就会令人感到极度的不适,这也是人性的虚伪。

接着,森口老师开始叙述女儿爱美去世的事情。这关系到班级里的同学A和同学B。有杀意却没有成功杀死爱美的同学A,无杀意却意外杀死了爱美的同学B。成绩优异却在私下做着变态实验的同学A,内心软弱自卑、充满怨恨和不满的同学B。森口老师告诉大家她在同学A和同学B的牛奶中注入了艾滋病人的血液。有的时候语言就是这样充满魔力,它既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杀人诛心。同学A和同学B是谁,答案不言而喻。

孩子,一定是善良的吗?看到这里,大家的脑海中估计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个问题。就我而言,比起“小孩子是善良的”,我更相信“小孩子天真又残忍”。

森口老师对学生们说;“保护你们的是少年法。”但年龄小就可以成为杀人就不接受惩罚的理由吗?女儿爱美的死亡最后被警方判定为意外死亡。这个失去了爱女的的母亲在凶手面前也不再是老师,只是一个一心复仇的母亲。

影片片名为《告白》,在没看之前,我一直以为这部电影是一部青春爱情电影。以至于思虑了很久,《告白》为什么叫“告白”。说真的,全片充斥着大量的慢镜头和特写,再加上低饱和度的色彩,整体给人营造了一种极度压抑阴郁的氛围。配上《告白》这样一个含情脉脉的片名,令人不寒而栗。

在小说中,告白一共分为六章,分别对应了电影中五个人的告白:神职者森口悠子、殉教者北原美月、慈爱者少年B的母亲、求道者少年B直树、信奉者少年A渡边修哉。影片中,这五个人的心理活动演绎的非常细致。人性的善与恶就这样在在他们的告白中缓缓淌出,够直白。

私以为,《告白》将存在于学校、家庭中的种种问题放大化、集中化。印象中有关校园的剧情永远都是乐观的、正能量的,透过荧幕看到的同学们的脸永远充满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春气息和不接地气的扯淡嫌疑。

但殊不知,明媚青春背后也隐藏着大量的阴暗角落:父母的溺爱导致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度无视孩子导致的极度缺爱、只重视成绩不注重心理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这些错误将我们的青春紧紧缠绕。

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缺乏关爱、性虐待,有多少孩子还在遭受着不幸的童年。自私、自负、自卑、冷漠、虚伪、个人主义、两面三刀,这些人性中的阴暗是否已在孩子们的心上生了根发了芽?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当犯罪者是一名心里不正常的未成年学生,你会如何?森口老师说;“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又何必提醒你只是一个孩子。”面对孩子,做错事需要教育;面对犯人,犯了罪则需要惩罚。

森口老师的作法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当渡边修哉得意洋洋于他的天才作品时,森口老师给了他最致命的一击。这个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的孩子,最后也是撕心裂肺的哭倒在地。这个少年感受不到痛失爱女的悲伤,但他却尝到了失去母亲的滋味。

彼此的痛楚,就用这样惨烈的方式连接了。因为森口老师阴测测的一句:“开玩笑的。”在电影中我并不确定修哉的母亲被炸弹炸死,但这无疑是对修哉最好的教育与惩罚。那“啪”的一声,就是最珍贵的东西,消失的声音。

《告白》上演了一出悲剧,这个悲剧里的大多人都是那么的不幸,这些不幸不能让他们像一个正常人去生活。他们的内心像是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无论如何也填不满。这是他们的心魔。最终,自己也被心魔所害。

但尽管如此,或许我们一生都无法发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或者伤害,这也并不是伤害他人的理由。很多时候,善与恶乃一线之间,爱与罪也是一线之间。这分寸,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


一只倔强的小妞,一颗永远不老的心
读书、大学生活社群群管
码字、读书、看电影
心怀梦想,热爱生活
微信:zhuxiaoniu-soul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打赏关注喜欢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白》‖爱与罪的一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