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算法 二段:切换 2019-08-04

 
相信很多人在读过《思考快与慢》之后,了解大脑存在两个系统,笔者称为一系统及二系统。一系统通常自动处理简单事务,如走路、夹菜、读书、说话,近似本有。二系统则处理复杂事务,协调、思考。 

老喻对之两种系统称之为: 

自动驾驶系统

主动控制系统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思考,存在两个原因

一自动驾驶系统本身很优秀,可以瞬间完成整个思考过程,如何面对、回应,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因为整个思考过程包含了过往经验、难度,完成的方法。总而言之是大脑趋利避害的一种选择。

二主动控制系统作用于大脑前额叶皮层,它非常薄,很容易超负荷。事事都要运用,太耗费心力。

综上,不能看出,人们在很多事情上不过多的思考,其实在身理和心理上都是自然的选择。

主动控制系统的优势不用细说,但时时运用来处理日常事务也不现实,那知道原理如何加以利用改善,老喻给了三点建议: 

一、把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动驾驶系统”

二、在使用“自动驾驶系统”后,积极用“主动控制系统”复盘

三、在大脑中用“主动控制系统”去模拟“自动驾驶系统”

个人的理解是,时时切换可能较为困难,但提前预判确是可行的。

细想我们从刚出生只懂哭泣以后,所有的技能、能力全部由学习、锻炼而来。从说话、走路、路步到做格斗、开车、谈判,根据你对每一种事务的熟练程度,很多事情已经从二系统过渡到一系统,不再需要当下再去思考、协调、决策,变为你认为不再是问题的本能。

那些成功人士、智者,不过是将你认为复杂的事务,磅愽的知识了解于胸,并将之刻画在脑回上,将精力放在更需要的事务上,重复为之。长而久之,差距越来越大

复盘是为了确认,你的思考、决策是否正确。眼见为实、耳听为真,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毕竟都亲眼所见。可世间有太多无奈而为之事、之语,并非让你去直接否人,但别轻易下结论。特别是在复盘行为习惯时。

每人个的背景、常识、环境都不同,甚至观察、思考的角度都有可能不同。举一个我个人很有印象的例子,几岁时家里就在从事运输生意,从小不对驾驶车辆有极强的憧憬,有十几岁时就偷偷在瞒着父母的情况下央求司机叔叔教我开车,拿到驾驶证后更是放飞自我,开车近二十年,各种地形都如鱼得水,对自己的驾驶技术绝对的自信,特别喜欢夜晚无人山路。

问大家一个问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采取制动措施?

是直接将刹车制动踏板踩到底?

还是连续不断的踩踏制动踏板?

三四年前我看到公安部一个宣传视频才知道如使用连续不断踏制动踏板将大大减少制动距离, 当下就进行了路测,结果表明确实如此。刷新了我的认知,但多年的驾驶习惯且往往都是突然事件,即便在知道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后,还是很难在那一瞬间回想起来,因为那一秒你想的东西太多了,刹不刹得住车, 能不能避让,朝哪个方向,撞什么东西,会有什么后果。那如何可以改变这一不正确的习惯呢?

我的方法是,在日常驾驶时都运用两脚刹车法,让动作固定下来,形成新的习惯,待再次碰到突然情况时,依靠本能来处理。

写完后再来看,改变习惯这个简单的事情上,间接证明了运用大脑两个系统的配合是高效的,过程并不复杂。

在大脑中模拟这个点我没有尝试过,但感觉应该会有用。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贴子讲何为聪明人很有印象:

一类:只根据自身经历、经验,总结反思

二类:通过历史事件、他人经历,总结经验教训

三类:无师自通,王阳明类,通过脑海想象获得真知

老虎伍兹通过脑海中训练击球姿势,世界游泳冠军庄泳通过想象拿到冠军的场景获得状态,王阳明竹林格物,创立心学。

实例说明,这还真是一种大道。既是大道之法,必历经艰辛万苦,常人还是 踏些,一步一个脚印, 相信时间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算法 二段:切换 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