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

对理工科出身的人来说,《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这本书是一份礼物。它能够给人带来绝佳的观察,让我们深入了解科学与工程怎样在马斯克这位天才的手中,转变成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产品。

与乔布斯不同的是,马斯克是一个更像爱迪生那样的工程师和发明家,是这个时代最野心勃勃和富有革新精神的实业家。

马斯克曾说:“我认为现在有非常多的聪明人都在致力于互联网、金融和法律,这是我们没能看到更多创新的部分原因。” Facebook的一位工程师也认为,我们这代人最聪明的大脑都在思考如何让人们点击广告,这实在太糟糕了。

是啊,想想过去的四十年,人类有过哪些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技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种激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太空计划,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各个大国似乎也放弃了对未来乐观的展望。

而马斯克身上保留了极为可贵的伴随至今的好奇心。

童年时代的马斯克早早便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的时候他自学编程,设计出了一款关于太空战争的科幻游戏。但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马斯克在少年时代便将改变人类社会作为自己的远大使命,这种使命感带他一直走到今天。

马斯克投入巨资制造火箭与电动汽车,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仅仅是去做他认为应该有人去做的事。他创立特斯拉的初衷便是引起汽车行业的关注,迫使那些傲慢而迟钝的汽车巨头重新审视电动汽车。

正是马斯克这种颠覆性的精神,像一只鲶鱼闯进鱼群,推动太空与汽车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除了马斯克令人惊叹的天才,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种绝不妥协的勇气与决心。他对痛苦的忍受和承受压力的能力超出大部分人的认知。

马斯克出生于南非,他的童年正处于南非最为动荡和混乱的时代。少年时代的马斯克是孩子中最聪明和勤奋的人,但也因此备受欺侮,最严重的一次,他被人踢下楼梯昏迷了两天。

马斯克很快意识到,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必须逃出南非这个地方。

1988年,年仅17岁的马斯克登上前往加拿大的飞机,去那里寻找自己的一个远方表舅。然而到达加拿大之后,他才得知那个亲戚已经搬走了。马斯克只身一人坐大巴穿越大半个加拿大,最后在一个小镇子上找到了他要找的人,这才安顿下来。

最初的一年里,马斯克做过各种工作,包括锯木头和清理锅炉房。知道一年之后他才有机会进入位于安大略省的皇后大学,两年之后转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这才算逐渐进入了正轨,开始他的美国梦。

这段经历展现了马斯克非凡的决心,并一直陪伴他走过此后硅谷创业的艰难时刻。

当马斯克决定实现自己童年时代便开始的太空梦时,几乎所有航天领域的人都对此表示不以为然。马斯克崇拜的英雄、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也表示不看好,认为这又只是一个富豪的游戏。“硅谷八卦”嘲笑马斯克的梦想只不过是一个亿万富翁的狂热想象。

在SpaceX成立的前六年,公司遭遇到接二连三的失败,连续三次发射失利将公司推到了破产的边缘。马斯克早期通过互联网创业积累的财富几乎被消耗殆尽,他们一家人做好了搬进地下室居住的准备。

创建特斯拉的过程也充满同样的艰辛,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马斯克不得不面临选择救活一家企业,或者让两家同时破产。马斯克的朋友曾说,“他在2008年所经历的一切可能早让其他人崩溃了,而马斯克不仅仅生存了下来,而且变得更加理性,依旧能够做出清晰而富有远见的决定。”

这种坚毅让马斯克在最后时刻筹集到资金,使公司度过了最艰苦的时刻。

对于员工和家人来说,马斯克绝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这一点他与硅谷的另一位精神领袖史蒂夫乔布斯如出一辙。

两人都属于那种偏执狂式的理想主义者,坚持己见绝不妥协对设计出完美的产品至关重要,但对身边人来说很多时候无异于灾难。

马斯克自己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哪怕你在凌晨两点给他发邮件,他也很可能会在一分钟之内就回复你。当项目进度达不到他的要求时,他会要求员工在周六周日依然努力工作,并睡在桌子底下,直到计划完成。

有时候他的这种严苛会显得不近人情,甚至有员工因为在邮件里犯语法错误被马斯克开除。有员工因为孩子出生而错过一场活动,马斯克会发来连珠炮般的邮件:“你需要弄清楚,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我们正在改变历史、改变世界,如果你不打算全力以赴,那你就别干了。”  实际上,他也是这样过分理性地处理自己的家庭关系,导致三次婚姻的失败。

但另一方面,马斯克天才一般的工程直觉与超越同侪的远大愿景,又一直激发着他的团队不断突破世俗的条框。这一点,即使不喜欢马斯克甚至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

现在的马斯克仍然马不停蹄,他也在不断遇到新的难题,特斯拉在媒体眼中似乎永远都离破产只有三个月。

他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也许会成为未来世界最了不起的企业家,也许会真的撑不到新技术突破的那一天而破产,但无论如何,这个17岁就走出非洲,持续二十年去追寻自己心中梦想的人,不会再被任何失败打倒。

你可能感兴趣的:(《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