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男儿本色,既要思乡寄情,还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更要视死忽如归——学习《长相思》

        今天是我们学校4-5年级240余名学生参与彩虹花晨读课程第24节,学习的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我们参与的是7:40—8:00由西藏松宗小学杨彩霞老师的直播。

彰显男儿本色,既要思乡寄情,还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更要视死忽如归——学习《长相思》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本月我们已经跟着杨彩霞老师学习了3首诗,9日,学习了宋代诗人陆游的热血沸腾的爱国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6日,学习了唐代诗人贾岛的情感细腻的送别诗《冬夜送人》,23日,学习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跌宕起伏的思念诗《子夜吴歌•冬歌》,今天学习什么诗呢?孩子们很是期待。

彰显男儿本色,既要思乡寄情,还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更要视死忽如归——学习《长相思》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复习了上周五学习的《子夜吴歌•冬歌》和本周三学习的《寒夜》后,伴随着一首动听的音乐《出征》,开启了今天的晨读。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彰显男儿本色,既要思乡寄情,还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更要视死忽如归——学习《长相思》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彰显男儿本色,既要思乡寄情,还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更要视死忽如归——学习《长相思》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首诗词中无生僻字,上下片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节奏平缓,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杨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也容易理解词面的意思,但为了让孩子们深刻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采取了男生、女生单独读,男生、女生集体读,小组对读,全班集体读,抢读等方式的朗读。很快大多孩子们都能背诵。

        学习后,问孩子们:这首词被后人评价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但是词中写的只是山、水、风、雪、军帐的灯火和帐内睡不着觉。刚才经过我们学习,你们是怎么认为的?你们有什么体会?又觉得孩子单个说比较困难,就让他们4人一组讨论,讨论后选取组长发言。经过孩子们的集思广益的激情讨论,一下子总结出了精彩的答案。

彰显男儿本色,既要思乡寄情,还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更要视死忽如归——学习《长相思》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身”一直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故园, “夜深千帐灯”实写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但暗示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思乡心。


        夜里,荒寒的塞外,怒吼的暴风雪彻夜不停的敲打着帐篷,使纳兰性德无法入眠。并不是家乡没有狂风暴雪的声音,而是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通过一暖一寒,两相对照,淋漓尽致的写出了作者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和厌于扈从的情怀。


        身为男儿,风华正茂的纳兰性德本应给以从军征战沙场为荣。但由于纳兰性德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是皇帝贴身侍卫,所以还没有到达山海关的另一边就已经思及家人,眷恋故土。内心伤感和痛苦也就自然涌上心头。也充分说明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洗礼”。


        通过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词,可以看出纳兰性德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我们要学习纳兰性德的这种刻苦努力、博览群书的精神。更要学习王昌龄笔下的这种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男儿本色和曹植的笔下的这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豪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彰显男儿本色,既要思乡寄情,还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更要视死忽如归——学习《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