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教语文》读书打卡(六)20210209

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教学中,老师的‘配合’作用不仅体现在启发、点拨上,还体现在耐心和态度的和蔼上。耐心与和蔼尤其重要,缺乏这两点,再好的启发方法,学生回报的只能是而且永远是启而不发。”

      “教学中,老师的‘配合’,还体现在发自内心的动情的鼓励上。适时的真诚和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 这两段文字都是来自书中于永正老师对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从观念上阐释了教学过程中学生配合老师这一思想的正确与否。在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最害怕的是学生“掉链子”,生怕在呈现课堂教学的关键时候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达到最佳,按道理来说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好像也不足为奇,大多都是为了完成这堂课的听课任务或者检查罢了。

      但仔细想来,为什么好好的教学工作偏偏成了一种负担呢?排除掉所谓的教师颜面不说,一堂研讨课的主体若成了教师,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就有本末倒置的现象。在任何一堂课上,我们始终要树立一个坚定的意识,那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配合学生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去配合教师。教师如何配合学生,作者在文中列举的课堂教学案例中,我发现了细节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每抛出的一个问题其实都是慢慢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的,步步引导、循序渐进、紧抠细节,学生便会逐渐对问题有所深入有所启发,在此过程中不论遇到何种情况,教师都要以一个引导者的姿态,耐心的点拨、动情的鼓励,相信学生的思考水平,充分挖掘其潜能。因此,对于以后的课堂,我们作为教师还是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掌握引导学生发挥潜能的技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怎样教语文》读书打卡(六)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