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个小小梦想,给自己创造一些新的人生体验,银行家角色是自己一直以来期待的体验之一,今天迎来第二次突破,同时感谢有挠兄的支持
人生也许会如同今天的游戏一样,不温不火没有谁可以实现人生梦想,也没有谁可以抓住机会,似乎也没有谁可以真正实现逆袭,甚至有人尴尬的临死暴富。
在真实的人生中我们也会经历如此的平凡,你是否学会接纳自己的平凡,在平凡中去努力实现自己可以实现的
当我从游戏玩家角色开始复盘的时候我会发现自己思路清晰,要么是竞胜为目的的量化分析回顾自己应该如何在游戏中做更好的处理,要么是检验自己的角度考虑,要么是如何去验证和构建谈判策略或者自我探索角度我也可以有新发现,站在银行家角度我开始不确定如何去考虑组织语言
结束后一起吃饭的间歇佩奇有问到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想要当银行家,我第一反应是期望和更多人一起玩游戏,所以想要当银行家;她反馈说银行家对游戏影响较大,游戏收获都来自于银行家,我会给出一些默认解读,如果不是挠兄带领那么这个游戏价值大打折扣;
我为什么想要当银行家,我想从这样的角色中体验到的是什么?我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银行家?
初心之一是想要带着自己的孩子玩,从小让小朋友接触跟经济相关的讯息,让财富理念根植于孩子的心,并正确看待和管理财富;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受困于经济或许对于普通人而言更容易活成自己
内在似乎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我喜欢这样子的沟通方式,在沟通中涌现出智慧,便于探索人生探索自我,我享受这样的氛围,我想要在生命中吸引这样的人群;我似乎也有个想法期待借由游戏来修炼自己;作为银行家我就需要想办法来构建让玩家觉得有趣有价值的体验
回看记录表,游戏过程历历在目,作为学步期的自己如何可以更好的跟上玩家进度
去除游戏介绍和点评讨论环节,我参与的游戏带领环节中回看手上的记录表,好的部分是终于在经历了多次记录后,我没有漏掉任何一轮,艰难的手忙脚乱中尽力去跟上玩家的进程(遗憾没有去问玩家的体验),并告诉自己接纳自己现在的笨拙,我只是在婴儿学步阶段的银行家,还有这样好的氛围有资深银行家在旁边给予支持,愿意突破就足以给予自己肯定
需要改进的部分:
1. 多个玩家同时处理贷款时,我有漏掉一些贷款带来的现金流变动(借助手机完成计算吧,真心无法那么快速的算出现金流,总支出的变动)错误会影响玩家对银行家信任
2. 对卡片的记录没有自己的风格和规则,临场发挥就会显得混乱
房产购入类,房产交易类,市场风云类,股票等可以整理出自己的速记规则,如何清晰标注是谁购入,玩家交易记录
3. 记录中没有精力标注点评点,也没有足够精力去关注场上发生的谈判(改进1,2似乎可以争取更多时间)
应对挑战:
1. 苏苏对游戏规则的挑战和疑问,我不太笃定的反馈(我没有考虑过的慈善和卡片的对应,但是正因为人与人的不同会发现会有各种挑战的出现,如何应对挑战Yes and?)
2. 处理杨刚的违规罚款似乎总是不够坚定,以及他对游戏的催促主动去引导游戏进程的快速进行(我很容易将游戏带领成为纯玩体验,但是来到这样的场域大家都不只是在玩游戏)
收获:
就像站在演讲台前一样,多尝试几次便不再怯场,然而如何让自己发挥更好,唯有更多准备
游戏玩家印象
杨刚:金融投资咨询工作者,我在游戏开始前与他交流,他参与过其他地方的游戏并且战绩不错,在游戏中有实现梦想的体验,而且每一次似乎都可以轻松出圈,对他很是好奇;
游戏中他选择了飞机驾驶员
在游戏中虽然我们介绍过规则不允许为别的玩家提供建议,然而他忍不住给予指导,给了他3次以上的罚款,不知道他会对此有何感想
在整场16轮游戏进行得不温不火的情形下,他虽然没有出圈确实也是手上现金利用率最高的人,而且出圈率也最高的一位
他决策果断,并且在游戏中也愿意为机会付费,且在只有他一个买家的情况下依然会愿意为有价值的机会提高交易额度
田晨:同样的IT工作者且第一次玩的新玩家,他选择了门卫职业和我第一次玩的时候是同样的选择,我深知游戏中低收入的困境,似乎生活中也是如此,低收入如何逆袭也总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储备自己并耐心等待机会这是最初的感受,再然后有了新的感受可以创造交易机会实现出圈,映射到生活似乎也同样适用
他非常棒的地方是很快发现低收入参与竞买的机会很难,接着就会尝试交易机会, 在最后讨论环节他提到股票可能是准入门槛较低且可行的投资品种,在游戏倒数第二轮一个5元股机会他梭哈买入2600且几乎用完了贷款额度,不确定他是否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另一个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就是在游戏前期获得一笔资金后,用大部分资金归还了游戏默认贷款项,减少支出项提升一点点现金流,然而不确定他是否有考虑过机会成本
我刚好有在第一次游戏经历过类似情形,我拿到的是更好的1元股机会,我也用完了贷款额度梭哈,我幸运的是在那次梭哈的同时经历了失业从而对风险控制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并且还将风控用于了自己的生活,为家人和自己都购入保险并且将信用卡额度提升作为自己可以随时使用的风险准备金。
苏苏,保险经纪人,一起参与银行家工作坊的伙伴,她每次说话都特别有趣,至今还记得她描绘的35岁躺赢的人生状态;
印象比较深的是每一次苏苏有注意在经过失业格前看一下自己的资金状况,考虑提前贷款,但是居然没有在真正走到失业格的时候规避风险,导致购入的房产折价卖给银行;
回看苏苏游戏的历程,前期和后期都有获取到一些机会,中场失业生孩子,怎么像极了人生,悲剧的是临终获得大量现金
苏苏带来规则的挑战,因为做了慈善可以选择投掷2颗骰子和嫂子借钱的卡片投掷骰子是否应该混用,那一刻其实我自己并不确定,隐约觉得是不可以的,我懵逼了片刻拒绝了她的想法,似乎还让她重读了卡片和慈善格,但是卡片写得模糊只写了投掷骰子并没有提及几颗;讨论中提及了此事,可以同意请求,但是也同时提高支付银行的资金提高,或者修改卡片信息以符合卡片所要影射的零和博弈
王江,国外医疗器械客户服务,也是第一次游戏的新玩家,印象中他喜欢冷静思考再做出回应;
可能他的体验会比较压抑,仅有4次拿到机会卡,还经历失业和生孩子;然而场上最可能获得最多现金的居然是他,因为在经历失业后获得了游戏中最好的投资机会,1元股;显然当他拿到手上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拿到的是什么,他只花了200元买了200股,他估计不知道这意味着错过了什么?在我们的人生中和机会擦肩而过的时刻你会察觉么?如何才能让我们在机会来临时识别并抓住呢?
在经历一元股之后他接连拿到2次低价股票机会,他反应过来后开始贷款买入,大家在游戏中的做法都会相对激进,如果要联系现实什么样的机会值得去融资?
罗佩奇,来自台湾的设计工作者,选择了医生职业,玩过3次
对佩奇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有很多为什么和问题,并且他会在表达中说出自己的问题,总是会喜欢第一个发言,看到她会有一种感受做自己的人活得就是畅快淋漓
医生职业算是游戏中资金量最多的角色,他最初花低价买入的2室一厅房产机会一直没有机会变现
在第10轮买入一套资本利得率很低的四室公寓但是反映到月现金流上的投资收益率却较高,第14轮时她将这个资产卖出活得部分资金,复盘回顾确实这是与游戏目标相背离的卖出(努力实现非工资收入大于总支出)若这笔资产没有卖出将大大提高出圈率
以下解释仅限于游戏:
资本利得率:各种投资形式的本金增值部分与本金的比率;游戏中计算公式即卖出的收益/本金;在游戏中这样的量化计算可以指导游戏的决策,个人偏好前期考虑资本利得率高的资产
投资收益率:投资获得月现金流*12/本金(运营期年均净收益额与投资总额的比率来确定获得利益多少),用于指导游戏,以出圈为目的的游戏中会考虑在本金积累足够后关注高收益率资产
最好奇的是在游戏中的存单(类似于现实中理财产品),这次游戏中终于有小伙伴购入,这是日常理财中大家最喜欢的品类,通常在游戏中很少有人涉足的投资选项;为什么在游戏中我们大多数人会更愿意激进一些,在现实中却更加保守?若是我在游戏中首先考虑这样的购入机会成本是什么?从而放弃掉这样的机会;联系现实为什么更愿意选择固定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无法识别机会?资金量少?
舒心,创业者(活动策划+民宿)玩过7-8次游戏的老玩家
印象最深刻的是舒心与杨刚之间的机会交易谈判,她是由低到高报价策略,且仅有杨刚一个买家;我好奇的地方是为什么在对方有意向购入且只有一个买家的时候她可以一次一次的提高报价且对方每次都愿意接受,除了机会本身的价值外,谈判为什么会生效?在她抽取这张卡片的时候就似乎明确表现出来这张卡片她自己是没法买入,只能用于出售,在这样不利因素下她卖出了机会并且获得了预期收入;这背后发生了什么?这是我很想要去探索的部分
对于出现的股票机会大家的买入量都较小,比如买入1000元股票2000元卖出,似乎翻倍的资本利得率但是对游戏资金积累整体并没有什么影响,那时候又是为什么会如此决策?联想到一些人会买入100或者200元的基金尝试投资,这样的意义是什么?
多角度解释的有趣概念
零和博弈,正和博弈,负和博弈从经济学,博弈论,心理学,生活方面的解读,这样的交流促使我对这些内容产生真正的兴趣,而愿意尝试去做更多深入了解
站在银行家角度参与游戏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我并非金融投资领域的人,如果想要让这个游戏更具有价值,如何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