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写小说的功夫

转自读书

转载人:黄元香

作者:一鸣

一位作家这样总结写作者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表达期,第二阶段是刻意训练期,第三阶段是风格成熟期。

简单来说,第一阶段专注于个人世界的表达,写得很随意,写作的内容对其他人没有太多分享的价值。第二阶段是提升期,这个时候写作者的文笔审美有所提高,会有意识向成熟的作家作品模仿学习,并尝试培养个人写作风格。在第三阶段,作者的作品已经成熟,他有一套具备个人特色的行文风格,作品能体现出思想深度。

不知不觉这些年来我已经写过十几部小说,但是有大约一半不宜示人。写作初期我还没有好好去研究小说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觉得想象力需要宣泄,小说创作就是其中一种极好的方式,一旦想到有趣的点子就迫不及待要写成文字。这样导致一个问题,那些作品文笔稚嫩,毫无章法。当时我还向相熟的朋友宣传这些不成熟的作品,每每在夜深人静想起这事,我就忍不住撞枕头。

那时候我正处于上文所说的第一阶段,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欠缺传播价值。后来写过几部作品,我迫切感觉到要在文笔表达和故事技巧上进行提升,于是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阶段。接下来我看过不少写作教程,也看了不少小说,不断思考写作技巧如何应用,也研究具体的小说作品怎样营造小说气氛。在一步步摸索和实践之中,我慢慢找到了写小说的感觉。下面是前两年部分作品评价截图,我开始写出读者认可的作品风格。

我一直相信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他总会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所谓的隐性规则。有时候这些规则可能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写作也是如此,我在写作的第二阶段找到了感觉,但还不能将它进行精准的“量化”。这个阶段中,我慢慢忘记小说教程中的各种技巧规则,但偶尔看回这些教程,依然会对里面的内容产生共鸣——原来我已经将这些东西用在实践当中。而且我发现里面有些方法已经不适合自己的写作体系,甚至摸索出更有效的方法。

后来我担当过一年多的连载小说专题主编,参与过小说审读工作,又开过几期小说创作训练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沉淀,我对小说创作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总结,也在作品点评中看到不少小说实例。我把之前那种模糊的感觉进行“量化”,对相关的创作问题分析细化:小说为什么要那样写,这个过程经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

我看到不同的作者在相同的阶段往往有相似的困惑,也有相似的期待。比如写作新人常常在语法基础上犯错;第二阶段初期的作者常以写故事的手法写小说,所以写不出小说的味道。他们的写作体系尚未稳定,仍在探求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寻求容易驾驭又能被读者认可的文风,了解自己适合写哪种类型的作品,研究长期稳定输出的写作方法……

当我跟作者朋友们进行交流反馈,发现不少人对小说创作这件事了解并不深——有不少人还停留在第一阶段——他们不了解小说是怎么一回事,小说跟故事之间有什么区别,小说三要素各自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写作技巧。简单来说,这些朋友还没有了解小说的规则,所以会写出“犯规”的作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小说的“硬伤”,如人物形象苍白,故事情节拖沓,没有用对人称视角,行文缺乏吸引力……

为此,我们这一次小说创作精进营以修炼小说的内外功夫为主题,为大家系统梳理小说创作的相关问题:小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各自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有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小说的各个组成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它们之间的衔接需要满足什么样的规律。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要如何设计小说的各个要素,要如何灵活应用这些规律。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针对小说的三要素进行详细剖解,让大家知道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以及各部分的写作方法。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我们设置了八次主题讲解,以及相应的作业练习。另外,我们还定期组织在线答疑,举办多次写作话题分享,以及组织点评团对大家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套写小说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