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6 家书(三十三)

各位亲爱的瑜舍家人们,

分享一段一个4岁孩子的父亲,他陪孩子上早教的经历:

游戏开始,分成四组的家长全部聚拢,面朝里围成圈,老师往圈内不断放海洋球。

家长们身体紧贴,双手同时往中间伸。所有人动作整齐规范,像事先培训过一样。最后一个球也没漏出圈外,挑战成功。

老师笑着说,家长们都很“标准”啊,来看看孩子们会怎么做。

接下来的四组小孩,每组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背靠背围成圈,仰躺彼此双腿相连,侧躺头脚相连围成圈,俯卧拉手围成圈。

那一刻,那位父亲突然涌起一种担忧:“好怕自己教不好儿子啊。”

“我明白世界是多元的,但眼中好像渐渐只看得见单一的答案。”

“每天走一样的路线,每周吃一样的快餐,工作挑自己擅长的部分,晚上娱乐能想到的就是喝酒K歌……”

“不愿多想其他答案,因为这样最直接、快捷、不费脑,最符合经济学原理,但也导致我的思维僵化,安处舒适区。”

没有人喜欢和暮气沉沉的人交往,企业更不喜欢停滞不前、创新缺乏的员工。

有些人二三十岁就“死了”,只是到八十岁时才“埋葬”。他们早已失去了前行的勇气,成了“行尸走肉”。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句经典台词:你正在长大,而我,只是在变老。

这个父亲的分享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瑾送上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26 家书(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