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参加《寄诸用明书》学习有感

        参加《寄诸用明书》学习有感


        《寄诸用明书》是王阳明40岁的时候写的,写给他妻弟诸用明的一封家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文章写的非常优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本来上周就要参加这个知行合一的学习,因为临时有事没有参加。后面看小伙伴们的反馈非常好,所以这期就毅然而然前往。


        学习的时候,不同于以往的学习,以前我们是听者的角色。这次学习的过程是强调读原文,自己诵读原文5遍,然后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原文的感触和觉悟。然后每组选出两个人上台分享。


      通过诵读,找到以前读书时候的感觉,看来经典的书籍确实是需要诵读出来的。诵读会更加集中注意力,每读一遍感受都不一样。


      分组讨论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好处是,可以多角度来理解原文,老师特别强调不要试图去拆解和翻译原文,要通过原文去悟。


      这点颇为赞同。知识不等于见识。通过悟,方能把作者的精华内化为我们所用,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观点,方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从《寄主用名书》收获的感悟是:


    (1)应该注重内心的修炼和修身,注重提升自身的学力之增长,学业之精进,学习是需要贯穿我们一生的大事。


      (2)  少年过早得志并非好事,特别是一旦侥幸得志,令少年产生自大自满,反而会对他们终生产生不好的影响。这个使我联想到《伤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应该遵循自然之规律,注重韬光养晖和积累。敬畏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3)保持谦卑,听取前辈和家人的建议。有感儿时母亲一直叫我们学习和努力,当时当作耳边风,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即将不过惑,依然一事无成,也是唏嘘不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过了20年,如今对这句话的理解又是一番滋味。


  (4)需要时时反思,反思自己的过错和犯下的愚蠢的错误。在学习的时候,去找厕所,走到尽头,有个台阶下去,其实厕所就在下面,当时犹豫了一下,没有下去,又折还回去问大家。这个也是自己的心智模式方面的缺陷。以往有这种经历,想去做,又没去做,就是差这毫厘之间。


    (5)需要感恩,感恩小伙伴们一起参加了这次学习,如果是我一个人,估计也很难有力量再来这么远的地方学习,来回差不多要3个小时的路途。也感恩老师和志愿者们愿意奉献出自己的宝贵时间无私奉献,只为把这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感恩提供场地的老板,提供这么好的环境给大家。


    在学习中,还有两个93年,96年的小伙伴上台分享感悟,老师感触颇深,自己40多岁才接触阳明心学,两个年轻人这么早就开始接触了。最后能收获多少,就看各自的觉悟了。


      我也是感触颇深,如果大学时候有接触到这个,也许今天也是一切都不一样了。但是人生没有如果,我们需要活在当下,专注当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 参加《寄诸用明书》学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