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江湖气息”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你是否和我一样朋友圈仅限三天,半年呢?微信里面是否再也不是单纯的朋友,多了很多长辈,领导,同事,合作伙伴,再也没有自己“随性”,想发一点自己的私生活。   

      每次发朋友圈还要给人分组,谁能看见,谁不能看见,谁和谁的关系好,看见后是否会告诉他,他看见后是否会在工作职场中到处宣传,领导看见后是否会猜疑你工作的不上进,你是什么样的人,长辈看见后是否会说你的私生活糜烂,三观不正,同事看见后是否会吐槽你这个人。   

      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生活,每次朋友圈的消息很多人是否也是发了之后赶紧删除,深怕别人看见,莫名孤独,害怕别人看穿自己,也导致了如今朋友圈仅限三天,仅限半年的内容展示。   

    为什么一个很好的社交软件会变成这样?我也很好奇,我开始从我自身开始挖掘。     

    我的微信朋友圈18年一共发了不超过20条消息,大多数比较三观很正,没有一丝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内容,我仿佛在回避一些人,逃避一些评论,明明都是身边的人才会互留微信,互看朋友圈,但是会让我产生莫名的害怕。   

    我做了一个测试,发了一条一天生活的朋友圈,9张照片,里面纪录了我一天的生活故事,没有屏蔽任何人事,不到一个小时,微信点赞,评论走向“人生巅峰”评论中家人充满了关爱和支持,好朋友也在隔着屏幕的评论生活的美好回忆,关系好同事只是默默的点了一个赞,然而恰恰相反的就是,哪些长年不联系的朋友却在评论中扮演了网络“炮嘴”的角色,一个接着一个的吐槽,相识的人两人就在你的朋友圈内容下面接起了“吐槽大会”的对话,平时没有交集的同事看见领导的点赞后也开始怒刷存在感,教育你如何正确的过着生活,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的来接话,“我就静静的看着,内心深处已经开始握紧了拳头,很想重重给他们挥上一拳”,是什么造就了朋友圈仅限三天可见,是什么让人发了朋友圈立马删掉,是什么造就了发一条朋友圈还要考虑屏蔽分组问题,答案一目了然。   

    朋友圈再也不是属于自己的一个私人平台,里面充满了“江湖气息”,一个个的对生活不满的“跑嘴”,一个个为了吸引别人眼球而教育着别人的如何生活。有时内心深处还会思考发朋友圈会不会让领导对你产生厌恶感。明明一个隔着屏幕的的软件,却让我看见了无数人“赤裸的人心”,“张牙舞抓的兽性”。

    19年我朋友圈只发过5条,一条祝自己生日快乐,其余的全是工作要求转发,我宁可用眼睛面对面的交流,也不愿在朋友圈看着“人面兽心的朋友”,我微信个性签名也改成:“浴火重生,朋友圈不再见3天”,当我突破自我,无需在看领导时,我或许会把朋友圈解封。     

朋友圈的“江湖气息”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朋友圈的“江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