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秀的人出身都不差

与大姐闲叙,谈及她的女儿彤彤。简单来说,

彤彤很忙。

一个五年级的学生,除了应付日常上课,放学作业,课后补习之外,她一周168个小时,每个小时几乎都是被排满的。

每天放学后有补习班,之后有一对一的家教,一周七天的每个小时,分别被钢琴、声乐、口才、古筝、写作、舞蹈等十余个特长班所占满。

想来这五年来,孩子当真是不容易,现在的孩子真是累啊。之前每当我姐提起,我总是持批判态度的,觉得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效果不会很好,而且还把孩子累的半死,这不毁人家童年吗。

不过这次见彤彤,看到她小小年纪,吹拉弹唱,无所不通,满墙都贴满各种奖项,各式的奖杯琳琅满目,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前往人民大会堂、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参加过无数次国际表演,甚至有正国级的领导接见过。与此种种,当真令我刮目相看,亦是好生羡慕。

一方面,孩子确实是争气,学什么都爱学,也学得快;另一方面,确实也钱砸到了,条件给到了,有那么多好的平台,当真也没辜负。

说到羡慕,我也在想,孩子现在这么优秀,我小的时候,即便喜欢什么,家里当真也没这个条件,用一句流行语怎么说,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因而小时候除了疯玩,也没有这个意识。当年我要有这个条件,现在的人生,也会有所不同吧。

良好的家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啊。前几天看了一本书,谈到了伟人的阶级性,书中分析了古往今来,众多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都出身于不错的阶级,或是王公贵族,或是商贾世家,至少都是不差钱的阶级。

想想也是,因为他们不用终日为柴米油盐奔波,因而才有精力去探讨宇宙,思考人生,钻研艺术,才有闲情逸致去挥毫洒墨,寄情于诗词歌赋。

一个上顿不知下顿在哪的人,确实也没有搞文学艺术的条件嘛,诚如常言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保障了,才能发展精神文明吧。

所以古今先贤,凡有大成者,多半如是。当然,也有很多温饱不济的,也在各自领域成其大家,典型的便是庄子,当然这一类,凤毛麟角了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对教育事业大力支持与发展。不论从体制还是形式,都给当代学生提供了五千年来从未有过的良好的条件。但不得不承认,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现状,教育资源的分配仍然很难达到公平,因此一些边远地区,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想要有彤彤那样的条件,无异痴人说梦了。

由彤彤,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又想到了古今大家与当代教育。当然,不是说寒门难出贵子,只是说,物质富足的情况下,更利于孩子全方位立体化的蓬勃发展吧。

在此,也觉得我们也应更拼一些了,不为别的,就为孩子未来的教育,也该加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优秀的人出身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