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也有话要说– 普通人的当众讲话技能》(10)

(⼗九)制造效果的利器——契诃夫之枪

Chekhov’s gun is the literary technique whereby an element is introduced early in the story, but its significance does not become clear until later on.

“契诃夫之枪”指的是学技巧:在故事早期出现的某元素,直最后才显现出它的重要性。

这个技巧的名字来⾃于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的⼀句话:

Any objectintroduced in a story must be used later on, else it ought not to feature inthe first place.

在故事开头出现过的物品定要在后来到,否则,它压根就不应该出现。

讲者应该绞尽脑汁为⾃⼰的讲座造个“契诃夫之枪”。制造法是“倒过来想”:

什么内容会令听众跌破眼镜?(或捧腹笑?或震撼?或……?)

为了引出最后的结局,需要做哪些铺垫?

我如何“不起眼”的式把这些线索讲出来?

如何让听众不知不觉记得这些线索?

感悟:

当初我看了这一篇之后第一感想就是:这种能力是属于高级技能。这也太难了,我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做过。几年过去了,还是从来没有做过,这确实是很高级的思考。(但是,我下定决心,这个学期一定要实践一次,然后记录成文。)

我很喜欢看悬疑侦探类小说。所以我觉得这就像是写侦探小说似的,前面把各种线索、伏笔全都埋下,最后把所有线索和伏笔结合在一起,公布答案,读者就会恍然大悟。要达到这种效果,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很严密,头脑要很聪明、灵活,知识量要大,要事先设计好。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自己的课堂没有这些技术含量,有点乏善可陈!我觉得有的老师其实做得不错的,课堂设计很棒,是精心设计过的。不过,那也是中规中矩的不错。


(⼆⼗)制造效果的另外⼀个⼩技巧:重复

【作者举了个“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的例子。一次,一次,又一次,不同听众的不同反应。】

设计这种重复的要点包括:

元素要简洁明了(应到讲演中要注意语的韵律);

有趣;

每次重复都最好有哪怕那么点点的新意,点点的意外;

重复之间要有够且不能过的间隔;

靠应⾃⼰接着琢磨,领悟。

感悟:

其实作为老师,课堂上重复的机会是相当多,也是相当必要的。

最典型的就是讲解一些重要或者较难较复杂的知识点,必须重复几遍,在课堂结束前一般也会再重复,下一次课前也要回顾,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另外,其它方面也同样需要,比如说学习方法的指导,有些重要的方法同样是可以重复,必须重复,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让学生跟着音频朗读。如果老师不提醒的话,那么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会做的。所以,每次学一个新的单元都要提醒,有时会课堂上抽查,有时在群里以发语音的形式抽查,这样才能督促着他们做这些他们根本不愿意做的小事。另外,在课堂上,也会结合具体例子提醒他们,让他们体会养成朗读习惯的好处。

设计这种重复的要点包括:

元素要简洁明了(应到讲演中要注意语的韵律);

有趣;

每次重复都最好有哪怕那么点点的新意,点点的意外;

重复之间要有够且不能过的间隔;

靠应⾃⼰接着琢磨,领悟。

前几天刚做过演讲,真正应用了一次这个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我在讲话中提了几次“教是最好的学”。一次是讲到语法学习,一次是讲到“学习金字塔”,一次是分享我自己的教学经历。在他们后来提交的反馈中,我发现学生们确实对这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刻。

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么多道理别人说得再多,自己看再多遍也没有多大的用,必须自己亲自实践过才能体会。学后立即用,然后在用中继续学,加深理解,然后修改迭代优化。其实,绝大多数事情都是这个过程,否则其实都还在原地踏步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我也有话要说– 普通人的当众讲话技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