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心学概论》第二章 雪漠心学本体论1

《雪漠心学概论》第二章 雪漠心学本体论1_第1张图片

第二章 雪漠心学本体论

本章要点:认知真心的三个主要特点,即平等性、智慧性和妙用性;理解真心与妄心是智慧本体的一体两面;了解真心息妄之方法;知道传统文化中的“圣人”观;认识到凡圣区别在于能否认知真心;理解并尝试运用转化烦恼为良药的方法。

本体论一词源于西方哲学,对于事物的旺盛求知欲,激发了西方哲学对于万物内在相通之本体的求索。但学者梁漱溟在《东方学术概观》中指出,西方哲学“向外求知既陷乎能(主)所(客)(注:【能(主)所(客)】二法对待,其主动的一面称‘能’,被动的一面称‘所’。亦即有为法之造作,主体的一面称‘能’,客体(对象)一面称‘所’。如心识缘境,心识为能缘,尘境是所缘。——《唯识名词白话新解》)对待之间,早与本体无涉”,东方哲学中,“唯独宗教盛行的古印度人由于要求岀世而亲证本体,其结果竟为本体论开岀了路;然而其本体却为非知识的,即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论点,有其独到见解,其一,本体确实不属于知识范畴,本体需要亲证,以理论对本体进行描述虽是可行,本体却在理论之外。故真正践行本体论者,多不着一字,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典型。那浩瀚的经典,只是其弟子对亲证本体的过程、体悟的整理记录,禅宗更是以“不立文字、明心见性”为宗本。其二,本体应于内中求,而非向外寻觅。对内求本体,即是向自心求。根据心物之关系,越向内心探索,于外也能同步拓展。陆象山曾言:“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浩瀚之宇宙和深邃之人心,二者之间具有紧密关联性。“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象山此语曾被视作狂言,然“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圣人之心为何俱同?圣人之心所认知的宇宙真相,必然是同一个,圣人之心所体悟的真理,也是同一个,而圣人之心即是真心。

若以三层楼设喻,人所面临的问题,从基层渐次往上分别为:第一层,人与物的关系;第二层,人与人的关系;第三层,人与己的关系。东方文化被视为早熟型的文化,原因之一就在于东方文化直接登上了第二层甚至第三层,直击靶心,将向内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规范视为根本。

以儒家为例,其注重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伦理秩序,但方向却是向内的。《孟子》言:“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在与人关系上发生冲突和矛盾,要从自身找原因。儒家有如此胸襟与认识,基于其价值观,儒家认为比起解决人际关系上的冲突,个人道德修养和终生进步的问题,才是根本间题,换言之,一个德行上完满的人,自然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印度所诞生之佛学,起点在第三层——人与自己的身心关系,解决的是人生终极问题,即生命的缘由、存在方式、死亡等问题,生命的问题只能由生命本身去回答,并通过生命的亲证过程给出答案。

(待续)

附:作者介绍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著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8卷)、《佛陀的智慧》(3卷)、“光明大手印”系列(10本)、“雪漠心学大系”《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雪漠心学概论》《雪漠智慧课程》等;文化游记:《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带你去远方》。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2004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

你可能感兴趣的:(《雪漠心学概论》第二章 雪漠心学本体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