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心理学一学习笔记

2021年2月6日 周六  晴

写在前面:周二在咖啡馆跟着魏老师学习了《智力心理学》第一章内容。在上课前,自己先预习了第一章,发现自己如大多是学员一样,每个字都懂,但合在一起却不知道什么意思。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确实lou,追随高人是唯一的办法,因此当咖啡馆第二季报名时毫不犹豫的缴费报名,本质上喜欢沉浸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忘掉外部世界的烦杂,不清楚是否是一种逃避,但喜欢就是喜欢,在魏老师这样的大咖指导下,喜欢捣鼓底层逻辑,喜欢研究事物本质,喜欢现象背后的深层探讨,不盲从,但也不固执,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平静,有力,有味道。

对于皮亚杰,先前知道几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但本质上,皮亚杰真正的贡献在哪里,魏老师为什么选这本书,我自己却不很清楚。但是希冀能通过本书,系统完整了解皮亚杰的核心概念,也试图在完整结构上运用他们。

智力心理学一学习笔记_第1张图片

在讲皮亚杰之前,先要知道罗素,他代表逻辑主义者,要消除不确定性,也即把现实内容去掉留下形式内容(逻辑性)。这在现实中有一定的道理,如我们说某人逻辑推理能力强就说他聪明,智力强;还有另一个是格式塔心理学,把人格看成动态的整体,在紧张与失衡中寻求平衡(生物性)。皮亚杰说,他们如同盲人摸象般,都有正确成分,也有欠缺。皮亚杰吸收了二者的优势,提出智力现象的本质是生物性与逻辑性双重属性。生物属性表现为逐渐生长,逻辑属性表现为结构。

问题一、心理组织中的智力处境

智力心理学一学习笔记_第2张图片

男孩皮皮放学回家又累又渴,这意味着他的身体与环境之间处于失衡状态,他采取的行为是吃饭,喝水,很快身体恢复正常;此时他突然想起明天要考试,要做练习,认真准备后,第二天的考试成绩不错。本质上这是两类行为,喝水吃饭是生理行为,做练习是学习行为。那行为是什么?

外部世界与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特殊事件。生理行为是物质范畴,深度学习是功能范畴,智力通俗意义上讲是功能范畴。

行为源于人与环境的失衡,行为的目的是解决失衡。智力最早表现为外部的动作或行为,内化为运算,运算是智力的表现,因此,行为是智力的低级阶段,智力是行为的高级阶段。讨论行为就是讨论智力。智力源于行为,行为是主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是功能的交互作用,行为自身有两个方面,情感+认知。他们各有特性,相互依存。态度系统与智力系统的关系起点就在这里。

雅内说,动作分成原初动作(主客体关系,即结构认知)与次发动作(主体对自身动作的反应)。次发动作伴随原初动作,为原初动作提供情感能量。一个行为就是一个结构,几个动作整合在一起,形成智力的外化。情感为行为提供能量,认知为行为提供结构。

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若让一个行为变成高品质行为,我们要在情感与认知方面做好平衡。

1.从智力的认知层面看,是否需要培养学生的秩序感?秩序感与创造性是什么关系?

高度理性的人若情感不足则会冷酷无情,情感能量太强的人行为则会受阻,如林黛玉。对于学校来说,我们要不要过分激烈孩子,片面的励志强化了孩子能量和情感部分,他就没有带宽去研究结构与认知。

学校里我们也会发现有类孩子,人数虽然不多,但也需惊醒,这些孩子条理性很强,刻板不灵活,桌子与文具的摆放都有固定的点,多少有些强迫症的样子,在上课时,反而思维禁锢,头脑呆滞,不喜欢不愿意动脑思考深层问题。我们希望培养的是外部秩序混乱些,但内部秩序活跃些的孩子,类似“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另外一种孩子,书籍本子到处乱放,表现在课堂上也是思维灵动,善于动脑。记得曾经教过这样一孩子,临近中考,资料众多,这孩子对同桌说“不要指望我找到什么试卷啥的,我基本上是要啥没啥”。当时听的我哈哈大笑,但现在回忆,这孩子还真是不错,聪明,数学特好,反应灵活,没有被琐事困住思维。所以,“条理性与智力成反比”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们是不是不要培养学生的秩序感?不是。我们要知道,创造性强的孩子形成也会形成秩序,只是他的秩序感在混沌中涌现出来的,与原初外部机械的条理性是两个概念。我们不要培养的是外部机械的条理性。

2.从情感方面看,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我们现在的道德培养有问题吗?

研究资料表明,人的道德品质与智商成负相关。很多好人智商低,很多坏人智商高。原因是,我们讲的道德不是最终的道德。道德分成自主性道德与被选择的道德。

农村人善良淳朴,是否意味着他们道德感高。不一定。道德品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秩序,当一个人不能用智力获取良好的生存环境,他会选择用道德获取。“人畜无害”。这种道德是被选择的道德。

本质上的道德是以自主性为前提的,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很多底层的道德是被选择。爱因斯坦在很多小事上的表现是大跌眼镜的,但他是道德的,因为更高水平的崛起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主动选择道德需要极高的智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智叟与愚公,在道德与智力上是对立的;但在成熟状态下,智力与道德是统一的。发展道德不是讲道理,而是经过道德认知形成,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孔融让梨,被迫让是不道德的,是反智慧反人性的,若孔融知道自己梨是自己的,有权让,有权不让,无论大小,自己经过抉择后选择让,他就是道德的。

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是有问题的,真正的道德教育是以智慧为核心,要经过道德教育的形成过程。不要给孩子打鸡血,越打会越傻。

我们还会看到另一种现象,有老师特别喜欢强调学生的动机与态度,我们习惯用对学生的“好”来弥补我们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也就是强调智力形成中的情感因素,这反映了老师的专业水平低;越是专业水平高的老师,他会强调认知与学习。用专业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不是师生关系。当然关系是基础,但不是重点。

总之,智力上什么?它是一种结构性平衡,本质上是一种积极活跃的运算系统。解决问题就是智商高,智力越高,就越能把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导向平衡。

问题二、智力的适应属性

智力心理学一学习笔记_第3张图片

智力是一种平衡习惯,有适应能力,适应属性。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会发生平衡与失衡状态。那智力是如何把不平衡导向平衡的?中间发生了什么,那就需要知道四个词: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即结构,经验,模型,路径这些词都可以描写图式。图式是智力的起点叫原初图式。原有结构遭遇到外部环境后,采取两种动作,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主体改变、吸纳客体;顺应是主体被客体改变。

如婴儿从吸吮奶头到尝试吸吮所有物品,这叫同化,某一天遭遇到妈妈奶头上的辣椒,不再吸吮,这就成了顺应。原有经验可以解决问题叫同化,原有经验失效,伴随痛苦,坚持不变会形成“习得性无助”,重新调整适应达到平衡就是顺应,也叫发展。这是发展的逻辑,学习的逻辑,也是认知的逻辑,也是故事的逻辑。在同化与顺应中会伴随情感,同化伴随安全,顺应伴随创新与不舒适感。有人喜欢安全,有人喜欢折腾,这是生命气质问题,无所谓好坏。

人作为主体与外部世界的交换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因此保持开放性很重要。从种子到人,概莫例外。人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走上英雄的历程,这是生命明亮的状态。也就是不管我们如何小心翼翼,总要遭遇问题,不要习得性无助,也不要躲避,这才是成长。“英雄总是被迫上路的”。我们也一样。

我们要强调的是,原有图式经过同化与顺应形成新图式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同化与顺应是一体两面,是互逆过程。行为在经历同化时也会经过顺应,对我们而言的同化对环境而言是顺应,只是以谁为主的问题。也即同化中含顺应,顺应中含同化。

问题三、智力的定义

智力心理学一学习笔记_第4张图片

需要先指出,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习惯于寻求确定的概念。但在心理学家这里,他们用概念的方式不一样,不词典化,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在语境中捕捉实际意义,概念,逻辑结构而不是精确意义。

本能、习惯、智力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蜜蜂能回家,它是不是很聪明,植物的向光性是否说植物的智力很高。我们知道,这是他的本能。当然我们可以定义为智力,本能。从植物到人的智力有不同的阶段,如何定义是人的问题。

习惯是潜意识的程序,日用而不可知。开车算不算智力?学车算,会开时就变成了习惯,因此,习惯是智力发展的凝固,也是智力发展的平台与基础。人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自动化过程。识字自动化、阅读自动化、写作自动化。意识目标转念为智力形成,形成习惯。当然我们不仅要利用习惯,也要不断打破习惯。

智力称为意识层面的分析与行动,自动化就成为习惯,不再是挑战。一般讲智力就是在失衡状态中运算。前面称之为习惯,更前面称为本能。

小结:智力内化为运算,外化为结构,有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认知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本质上智力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是一种图式,运用同化与顺应达到新图式的平衡;本能是智力行为的原初动作,习惯是智力的固化。

今天的整理如同“桶底子脱”哗啦一下子清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力心理学一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