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着,从“抱怨”的坑里爬出来

01 小插曲

6月底的一天,我开车上班时和一位骑自行车的大姐相撞。我直行,她左拐,丁字路口恰好有一辆公交车停在那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见彼此的那一刻,一切都已经来不及。

万幸的是,大姐生命无忧,伤的也不重。我惊魂未定,急着带大姐去医院检查,大姐则先打电话给她弟弟,然后报了警。交警来之后问了双方都往哪个方向走,问我有没有保险,准备“判”。

依照惯例,会是我全责,然后走保险,谁也不用花一分钱,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好的故事总免不了有“但是”——大姐的弟弟揪住一点不放,说我私自挪动了现场。他不同意交警就这么“判”了。

我们现场所有人都不明白他在盘算什么,或许,他以为还可以从中得利?人心,有时候还真难懂。

不同意的结果,是暂扣双方车辆,等待医院的检查结果。

一周后,交警判定双方各承担一半的责任。这意味着,她的医药费由保险公司承担,而我的修车费用,她需要付一半。

扣车一星期,修车又用了一星期,那段时间因为家里有事儿,免不了一通抱怨

02 外出归来

8月我和女儿去了我姐姐家,小住之后我们一起去西安旅行,这期间一直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西安之行结束,我们飞回了家,老公接到我们,把车开到了家门口,刚好遇到婆婆从她家过来。家里没菜,我们又一起去超市买菜,等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八点。一边做着饭,我十分恼火。一句话冒出来,“这个家,不像个家……”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劲,前几天的平和心态消失不见了,一回到家,我就重新掉进了那个“旋涡”之中,激发了那个“抱怨的我”

问题出在哪里?环境,还是我自己?

03 觉知

隔天,撞车的大姐又约我一起去办理理赔,这已经是第四次去了,我心想今天终于可以把这事儿了结。办事员让我们协商是否同意理赔方案,大姐一听自己需要付4500元,表示肯定不同意,我解释了半天。她的意思是“那我遭的罪怎么办?”,然后她执意要走,回家商量。我很恼火,也明白和她没法讲理。

开车往回走的路上,我一通自言自语,火大的很。某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在抱怨,对一个“外人”。

假如对家人,我的期待高于现实,导致我抱怨,或许我还有理由说服自己,“是他们不好”。可是,对外人,我也是这种反应,我还能坚持自己没有问题吗?

说“全世界都错了,我没错”,就是自欺欺人,我们在逃避问题,用另一种方式曲解这个世界;

“因为我们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以为一切都出了问题,但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任何问题,它不会抑郁,不会有压力,不会不安,不会崩溃,那些都是我们认为的而已……”

04 房间里的大象

那几天和家人经历了两次“哭诉”,一次对婆婆,一次对老公,我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彼此的敌视和冷漠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我们视而不见,都装作它不存在。我把大象说破,把源头揪出来,我们的心才有可能再次靠近。

经历了几天的别扭,家里的氛围逐渐回暖,我那个善意的、温暖的婆婆回来了。

如今,我基本能及时察觉引起坏情绪的源头,不同于以往的沉默,我会表达出来,不怕冲突和矛盾,不怕我是错的。

你以为的“忍让”,是一种懦弱;

你以为的“别无选择”,是一种重复了千百遍的反应模式。

当我们陷入一种情绪中的时候,问问自己:“只能这样吗?还可以怎样?”任何时候,我们都有的选择。不妨常常问自己:

我在做(想)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该如何表达或处理?

05 尾声

我把保险公司该赔付我的一半修车款拿到手,然后把大姐的电话设成黑名单,她爱咋想咋想,反正我心里痛快了。千金难买我乐意!

跟抱怨说拜拜。

你可能感兴趣的:(挣扎着,从“抱怨”的坑里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