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习
你有多大程度认同这句话:
自己不成功或者没有达到目标,是因为没有资源或者资源不足。
认同度100%?80%?30%?…
反正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非常认同,而且好多人和我一样——
别人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这些话都显性或隐形地表达了一个观点:资源越丰富越容易成功。
官、富二代被底层仇视,就是因为他们出生就占有大量资源。
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很多显而易见的现象——
资源丰富的地区或国家,反而容易陷入贫困,比如各个因矿而生的城市和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
而资源贫乏的地区却也能发展得很好,比如拉斯维加斯和迪拜。
对于个人,家庭条件很好而变成废人的不在少数;长得极漂亮的女人,很容易变成玩物,甚至还会被称为“红颜祸水”。
这种“资源丰富”却越来越惨淡的现象并不少见,还被总结为一个词:
资源诅咒。
资源难道不是成就事情的要素吗?为什么会形成资源诅咒?多少资源才好?……
有这样想法,说明对于资源和价值实现存在误解。
资源不等于价值,资源的流动才创造价值。从资源到价值,还有非常复杂的流动路径。
常见的误解是把资源等同于价值,或者把资源到价值的路径简单化。
钱或者资金像水一样,会流向“价值洼地”,会流向最能利用它的人或地方。
资金只是资源的一种,实际上一切资源都会流向最能利用它的人或地方。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与他能力不匹配的资源,那么这个资源就会被他人盯上,主动或被动地流向他人。
金庸在《笑傲江湖》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林家拿着《辟邪剑谱》,武功又那么差,这就像三岁小孩抱着金元宝在街上走一样,看到的人难免起了歹心。
普通人中了彩票,几乎毫无例外地在挥霍之后陷入贫困,就是他们没有能力驾驭那么大一笔财富。
很多人说,Ta的梦想就是有足够的钱,每天睡醒就数钱玩。实际上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因为没钱的人没有钱可数,有钱的人不会数钱玩——
根据边际效应递减,钱越多,创造相应价值增量越难。蓄积那么多钱,必须有更有效、更巧妙的使用方式才能保证这些钱产生足够的价值,数钱玩显然不创造任何价值,是极大的浪费,会有强烈的损失厌恶。
打工的人通过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换钱,是因为打工者的时间资源对于他自己来说价值低,对于老板来说价值高。
相应,付给打工者的工资对老板来说价值低,对打工者来说价值高。这么一来一回交换,双方都实现了价值增大。
这意味着打工者相对于他们的老板,驾驭时间的能力更差,使用时间这个资源的效率更低,所以还不如卖掉来得划算。
而现在不少女人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也是因为她们认为时间精力这些资源用来与市场、事业交换更有价值,交换给家庭不值得。
市场对她们时间的使用效率远比家庭高,甚至还出现了填补家庭的工种:保姆月嫂清洁工外卖小哥……
她的时间精力相对于事业价值高,相对于家庭价值低;保姆时间精力相对于她的家庭价值高,相对于保姆自己价值低。
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说明:资源会流向最能利用它的地方。
这就是资源诅咒的根源所在。为什么呢?
资源在流动的时候会形成一些特定的路径,就像河流一样。
这些路径既有一定的先天性,也就是先于资源流动而存在,又会被资源流动改造。资源流动得越久、越有效,这个路径就越清晰稳固。
早期形成路径的资源越多,路径形成越稳固,形成其他路径的可能性越低。
所以一旦资源流动路径稳定,其他路径就几乎不会存在。
于是就形成了制约发展的问题——路径依赖,这才是资源诅咒的根源。
路径依赖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显著制约。
路径依赖的意思是,不论有多少资源“输入”,都会沿着之前被资源改造出来的固有路径流动,而且还会因为每一次的流动更加加强这条路径。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很可能这条路径已经不高效了,就会被更高效的路径取代,就像河流会“截弯取直”一样。
▎河流截弯取直以及留下的“牛轭湖”
被截断的那一部分路径就会被抛弃,被淘汰,被摧毁。
很多资源型城市不会在资源丰富、特别兴旺的时候进行长远规划,不会考虑资源消耗光应该怎么办。
命运战歌
这是因为在它资源丰富的时候,最有效的价值路径是直接卖。
其他路径比如深加工,一方面需要投入,另一方面别的地方已经有了,因此其他路径不高效,也就不会形成。
而随着卖资源,该地越来越兴旺,形成了一系列配套体系,这条路径越来越稳定,其他路径形成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直到资源消耗光。
据说很多小姐上岸过不了多久又会重操旧业。她们其实就像资源丰富的城市一样,在年轻时以最高效的路径实现价值,然后形成路径依赖,直至资源耗光。
她们本来想着攒点钱开个小店,但是她们以往的路径中,没有“开小店”这一条。其他人一直在开小店形成的路径比她们高效得多,于是她们“开小店”的路径必然会被其他人“截弯取直”,最终被淘汰。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效率高不等于总量大。
价值总量需要站在更高维度规划其他可能的路径,必须屏蔽即时反馈带来的短视,也就是暂时不在乎效率。
但是暂时不在乎效率会带来强烈的损失厌恶,这非常反人性;而且其他路径并不能保证一定带来价值,是不确定且有风险的。
相比确定、即时反馈、高效的路径,不确定、损失厌恶、低效甚至无效的路径,有多少人会选呢?
确定和高效的路径,就是务实;不确定和可能无效的路径,就是务虚。
务虚的价值就在于避免路径依赖、增加其他路径可能性、使得变革和创新成为可能。
即使是无效路径,也向后人说明此路不通。这对自己而言极低效,但是对于他人而言则提高了效率,在大规模合作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有价值。
要知道人类文明中重大的变革、创新,全都是从务虚之中产生的,几乎可以说是“无中生有”,是“另辟蹊径”,而绝不是沿着之前务实的路径走。现代科学成果,全部都是前人试错证明哪些路不通,留下剩余通路的结果。
中国古代就是沿着务实的路径走了几千年,不论有什么样的资源输入都顺着固有路径流动,结果被务虚的哲科思维严重冲击,不得不抛弃原有路径。
但总体上中国人骨子里面还是务实,对于“没有用”的基础科学没什么兴趣,普遍对于胡思乱想不予支持甚打压,对于不产生效率的行为进行淘汰,因此导致效率很高,但是创新很少,甚至越来越制约效率本身。
创新刚出现往往会被阻挠、打压,因为创新创的是新的“流通路径”,新的路径会分割资源,取代原来的路径,当然会被原有路径上的人阻挠。
所以鼓励创新实际上要鼓励的是胡思乱想,以及颠覆原有利益格局。这两条都非常艰难,尤其后者是阻碍创新最大困难所在。
至此我需要重复一下之前文章里的公式:
价值=资源×流通
本文开头说的“自己不成功或者没有达到目标,是因为没有资源或者资源不足”,是把聚焦在资源上而忽视了流通的重要性。
“资源”只不过是人本能的、最可感知、容易量化的价值表现形式,所以特别重视;而“流通”则没有确定的、容易感知的标准。
流通路径会随时在变,是动态的、不确定的。
某个地方因为各种不为所知的原因形成价值洼地,价值流通路径就会改变,这种改变无法精准预知,更不可能像资源那样直接衡量,如何去感知和把握这种路径?人们只能以一个自己都难以解释的词去概括——智慧。
智慧的一大特点就是灵活,不拘泥于一个固有路径,有其他的可能性。用佛教的说法是“不着相”,包括不着佛经的“相”;其反面恰恰是确定而丰富的知识。
这就是为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远比“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高明得多的原因。
智慧不是结果,不是一个确定的东西,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吴伯凡在其得到课程《吴伯凡·认知方法论》中说:
柏拉图认为,智慧不是一种预置的对象,也不是可以装满东西的容器,不能通过书写或者话语直接输送给你,智慧是一种生长机制。
如果我们把知识(意见)看作是花店里出售的玫瑰的话,智慧就是玫瑰树上长着的玫瑰。这两者从结果上好像是一样的,但从过程上是完全不同的。
有一个更简单的区别是to be和to have:玫瑰树之所以能长出玫瑰花,因为它是玫瑰树;而花店只是拥有玫瑰花——这是结果和过程的差别。
所以一个人如果学富五车,那么Ta离智慧也越来越远了。重大科学思想都是创立人年轻时产生;年纪大了之后知识是丰富了,反而不会有什么创见。
进一步,我们的思想、认知本身,也是由我们以往经历形成的固有路径。
我们获取信息,也会逐渐只关注我们认知框架内的信息。支持我们思想的就纳入其中,不支持的就视而不见或坚决否定。
因为这样效率最高,最能证明“我过去都对”;相应,否定这种固有路径,就相当于否定过去,否定自我,这是绝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
所以如果要有智慧,需要避免路径依赖、路径固化;保持一点其他路径的可能性,让心“空”出来;避免急着给出观点和结论,想想与自己不同或对立的观点有没有合理性……
王东岳认为:
读书(当然是值得读的经典)应该先把自己清空,不要预先设定观点或者预估作者的思路。要尽可能按照作者写作时候的思脉展开,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理解作者思想,避免被自己固有路径约束。
我深以为然。
但是上面这些,也还只是“时时勤拂拭”的程度。现代人生活在要求效率的环境,越来越难以接近“本来无一物”。
我写出来是为了提醒自己,即使避免不了依赖路径,但也不要被路径绑架,保留一点其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