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讲台

今天这一课,算2019年的第一讲吧。

在新年规划里,我写了三点:

1.争取每月上一次课;2.继续课内整合教学研究,争取2019年底出版自己的专著;3.研究乡村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写论文,做课题。

出书,其实是很渺茫的事;研究乡村语文教学,其实是故作高大上状。最想做的是两件事:一,站稳讲台,上好课。二、健康生活,活好“我”,温暖身边每一个人。上课,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兴趣所在。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坚持研究课堂、践行课堂。

《礼物》和《艺术品》的整合教学研究,做了近三周了。最初推送时比较匆促,设计没有经过反复论证。经艳平姐点醒后,又反复揣摩了近一周,翻看着许多论著。基本的想法是,这个整合课不能做主题型文本来处理,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礼物》和《艺术品》的主题应该是显而易见。即使不能准确表述,理解是不成问题的。那就应该当语用型文本来设计。选取哪个语用点呢?

北师大版九年级的两册课本,小说占一大半;没改版之前,每单元都设置“鉴赏·评论”课文;单元之前没有单元提示,之后有综合实践和语文趣谈。这个单元之后的综合实践是“开头·结尾:出其不意”。我们的大部分师生,对小说的阅读还停留在三要素的分析理解上。而中招考试近几年来已经在考“次要人物的作用”“伏笔、陡转、波折”等技法及作用。从各个方面考虑,这个课都应该以评鉴小说的写法为重点。

思考不出头绪时,我甚至怀疑整合的必要性。这么长的小说,一课时讲一课也不一定讲完,非得整合两课干嘛?我狠狠地掐断这个念头:教材把它们放在一个单元,就已经是一种整合了,就存在整合的合理性。找不到整合点,是研读不够,是智慧不足,不能为自己找偷懒的借口。

每天骑车上下班的几个二十多分钟,是我静心思考的最佳时光。某一天,忽然想到“真善美”这个角度,昨天下午枯坐在别人的办公室里,一鼓作气写出教学设计3(见前文)。同时跟欢欢商定讲课时间,为了避免各种事务掺杂扰乱,我没多留打磨的时间,今天上午制作好课件,下午2点50上课。

大成是县里相当好的学校了,中考成绩应该在二或三的位置吧。预想中学生会比斌英好点,四十分钟应该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情形与想象中相去甚远。也许,私立学校的管理和体制的原因,成绩好跟素质好是两回事。学生对伏笔、巧合、悬念甚至人物个性都很陌生。是我的预设太高了吗?

在课堂教学中,我的不灵活不机智依然如故。当时间不足、预设环节不能完成时,不能恰当取舍,灵活处理,这也是实实在在的硬伤。

总体来说,这节课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不算一节成功的课。且行且成长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站稳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