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入课程 天地大文章

山水入课程 天地大文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山水入课程 天地大文章

            ——关于拱宸桥小学校本课程“运河文化”的点滴思考

        “一河连五水,吴越接幽燕。利济往来客,功垂千百年……” 每个民族的历史追根溯源往往都和一条河有关。京杭大运河承载了千年文化,滔滔江水滋养了如诗如梦的水乡江南。一所在运河边诞生、成长、发展起来的百年名校——拱宸桥小学,在郁明校长亲切地讲述中变得鲜活起来。

      每当提到拱宸桥小学,很多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诗意语文”和“王崧舟”。但其实这所学校还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全国第一所学生创办的运河文化研究机构;全国第一支小学生考察队考察京杭大运河全线;全国第一套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我与运河》;全国第一个以“运河文化实践活动研究”的少先队课题,在全国少工委立项并获得科研成果一等奖……

        依托运河这一地理优势,拱宸桥小学打造了以“运河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成功地将运河文化浸润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课程改革当中。拱宸桥小学让运河流淌进所有学生的生命长河里。

一  境育无声 实践有方

      为了让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去了解研究运河,把整座学校打造成运河文化博物馆。拱宸桥小学的走廊处、楼梯拐角处,随处可见的是与运河有关的“装饰物”。它们呈现出运河文化的各种主题,形成运河文化长廊;走进每个班级,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全校18个班,除了行政班级名外,还对应京杭大运河沿岸的18个城市,以城市名称命名,教室内外设有运河名城宣传栏。如“苏州班”、“杭州班”等,将普通教室建设成为运河文化主题教室。“厚积薄发”,学校的运河文化少年研究院”应运而生。

    在郁明校长播放的“运河文化少年研究院”宣传片中,我们看到有运河互动体验活动,许多学生手持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相关的网站进行学习。

    同时学校开发了《我与运河》校本课程,学校以“运河文化”为基础,融合语文、数学、科学、历史等多学科知识,编写了此课程。 同时学校还配备了专业的活动指导老师和专家团队。

二  溯洄从之 践行知之

        “运河文化”校本课程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学校确立了三大实践目标:全校百分之百的学生能用一天时间探访杭州段运河(从拱宸桥到武林门);全校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能用两天时间探访江南段运河(从杭州到苏州);全校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能用一周时间探访运河全程(从杭州到北京)。围绕三大目标,学校成功开发了三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品牌:第一个活动品牌是“大手牵小手,徒步走运河”。第二个活动品牌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游运河”。第三个活动品牌是“千年运河千里行”。与此同时,学生还开展“运河文化”小课题研究。

三 育人无痕 细微见智

    在“运河千里行”招募活动中郁校长让想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闯三关。第一关,笔试考察学生的运河文化的知识储备。第二关,体能关,学生需要背起约八个六斤重的书包跑楼梯,所有学生进行末位淘汰。第三关,学校提前将学生带来的衣服、书籍、生活用品弄乱,然后要求每个参赛者在15分整理好。然后在2分钟内拿出规定的物品。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 “运河文化”课程中,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大;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又有健康的体能。

  “山水为天地大文章”,拱宸桥小学的“运河文化”课程给来自十三朝古都的笔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更新。

  西安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处处都有值得了解和研究的校本课程资源。即“西安文化”这个宏大校本课程,细分可分多种子课程,如“唐诗文化”、“城墙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八水文化”、“秦岭文化”、“关中饮食文化”……

如何将这些“西安文化”落实在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中,落实在课程设计研发中,笔者有以下一些浅薄思考。

1、大小共生

结合西安地域特点及本校的实际情况,聘请专家对学校校本研究进行专业指导,对校本课程进行整体长期规划。可以年级组为单位,在入学前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调研,经过专家团队具体指导,在学校校本大体系下,制定富有年级组的特色校本子课程,确定后将课程贯彻实施到小学六年生活中。做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同时,更加丰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力争做到“大中有小”、“小中见大”、“以小补大”、“大小并行”。

2、环境育人

“境育”胜于“言育”。校园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点,都成为一种思想的传递,一种文化的表达,优美的校园环境总能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着师生,丰富净化着师生。结合校本课程主题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改造学校环境。让学生接触到的校园环境中加入校本课程主题元素,从而让生活其中的个体留下有相应的文化烙印。如研究“唐诗文化”的孩子更加了解唐朝诗歌文化。研究“城墙文化”学生增强文物保护意识。通过对“西安文化”的深入研究激发学生对故土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3、全人意识

课程设计要有“全人意识”。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在“运河文化”校本课程中折射出全人教育思想,这样的课程才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因此在学校校本课程设置中,以及未来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设计者一定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在细节中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智慧,开发教育资源。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忘记了你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关于“西安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终极目标也是希望学生心中种下关于西安的种子,未来留下关于西安的根。相信这样一群孩子行走在未来,耳畔会聆听到来自钟楼晨钟暮鼓的回响,味蕾间回旋的是凉皮肉夹馍的味道,心底涌现的是秦皇汉武大唐气象万千。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水入课程 天地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