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

前言:去年冬末初春,自驾前往青海湖,从广州出发,经永州、凤凰、重庆、兰州、海晏抵达,再沿西宁、西安、长沙,返回广州,前后九日。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期间点滴,特此记叙。过程不赘述,只谈妙趣。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下午三点十分,到达青海湖。

这回没错了,到的是青海湖本体,而非副湖。

我们从副湖到本体,从东南面来到西南方,加上中途吃饭的时间,我们用了将近三个小时。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青海湖大,有公路绕湖一圈,但接近湖边的路段,或有小路拐入湖畔的路段,皆屈指可数。

在这将近三个小时的路程里,也有别处能接近湖畔的,比如说二郎剑景区。

但我们担心,这大冬天的,景区没开,而且费用难估。

另外,通过导航可知,这里公路到湖畔的距离,比二郎湖那边还要近。

估计就算是旺季,我们到达的位置,应该也会少人一些,毕竟不像二郎剑景区,是个指名道姓的地方。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不管如何,我们狂奔六日,终于真正到达青海湖。

这个“真正”的意思是指,我们近距离能触摸。

不过,近距离接触已算形容得不准确了,还试过负距离的亲近。

连日劳顿,抛诸脑后,只惜眼前景象。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湖畔,也伫立着一碑,亦是写着“青海湖”三个字。

离岸边稍远处,有一屋,旁有摩托车,有农场工具。靠近时,虽听不到声音,但总感觉有人。

离岸边再远一点的地方,有一天葬台;有一个我无法名状的藏式物体,用风马旗结成人形,排成一列;有一个铺满风马旗的小塔,同样无法名状。

天葬台有梯,我走上去,瞄了一眼,想象了一下天葬的情景,打了个颤,立刻又下来。

另有一凉亭,靠近远处的岸边,冰白色的,如不同时将其他建筑纳入眼帘,会有点神秘感,特别是以凉亭作前景、远山作背景观看时。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5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6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7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青海湖结冰,放眼望去,无边无际。

我想起,青海湖就是古代的西海。《西游记》中的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

此景合着典故来看,我感觉眼前有条巨龙,倏尔破冰而出,虾兵蟹将紧随其后。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8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这回,我们三个胆子都壮了,尽量往湖心走。

越是远离湖畔,冰面越平整,越不滑。

冰面上,裂开大大小小的缝。

小的,就是线细粗。

大的,称之为冰河,亦不为过。

冰河只是裂缝较宽,冰一样很厚,稍薄处像坚实的玻璃,可见冰水流势,但不能触及。

而裂缝交错之处,冰层最薄弱,若想触摸冰水,正是下手之处。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9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我们找了石头,往冰层最薄弱处猛凿。

一伙伴吐槽,如果导致湖面全部裂开,我们就要葬身青海湖。

轮流施工,换了几个大石头,凿了好久。

凿穿了,成了冰抗,冰水缓缓涌出。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10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我把手伸进冰抗了,感受水温。

一进去,不冷。

呆一阵,有点凉。

再等等,冰寒入骨。

难得来一次冬天的青海湖,我愿意再忍忍。

再忍片刻,感受手开始不属于我的了,才收手。

手看上去肿了,没了知觉。

接着,寒冷从手心延伸到五指,传递到手腕,到手肘,到手臂,到全身。


我们停下车,在湖畔,在冰面上,晃晃悠悠,游荡玩耍。

湖边的冰,有融化迹象,比较薄。我想,如果把薄冰砸碎,推个人进去,可以杀人掩尸。

湖面裂缝边沿,延伸出冰花纹无数,在我看来,自然皆可成艺术。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11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三人立在湖面的不同方位,固定手机,调了定时,拍了张终点纪念照。

又捡了几块石头,装了两瓶湖水,以作留念。


另有一对旅人,一男一女,中年人。

伙伴跟他们撩搭了几句,来自不同地方。

女的是沿海人,白净,穿衣也比较大城市;男的是西北人,黑黑的,有点红脸。

看样子,他们不像夫妻,但耍得开心。

我不禁浮想联翩。

【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_第12张图片
图片来自本人

我们打算驱车兜青海湖一圈,计算时间,恐怕入夜才能回到海晏。

沿湖公路没有路灯,夜间行车过于危险。

玩了半小时,不得不离开。

后来,我们得知,此处接近湖边,旺季是要收费的,每人五元。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途】向青海湖进发(36)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