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长时间运动的必备燃料

碳水——长时间运动的必备燃料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几周前,我们公司组织六十多人参加了苏州吴中越野赛,一位参与15KM(总爬升900米,4小时完赛)的童鞋在赛后向我咨询“为什么我在比赛2个多小时后突然就瘫软无力了呢,平时我跑的也不少,难道还是练的不够?”

未必哦。

据我询问得知,这位童鞋在近期为适应“健康饮食”,热量摄入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多,大约只占25-30%,蛋白质与所谓的“优质脂肪”(牛油果、鱼类脂肪等)不少。在赛前,他并未改变这个饮食结构,比赛前的早上吃了一包“每日坚果”与一根香肠,比赛中前两小时仅仅补充了水,没有摄入任何热量。

我告诉她,在这场登山混合着路跑的越野赛中后半程表现不佳,并不一定是缺少训练,而是不懂得如何储备能量,供能出现了问题。

在一场长时间的赛事中(马拉松以及更长的超跑、越野赛),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训练水平外,人体还需要足够的能量储备来维持持续的运动。长距离运动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人体内主要以肌糖原形式储备)与脂肪(对的,就是你的肥肉)。

碳水的储备大约能让人体维持1.5小时左右强度较大的运动(比如持续跑步),而脂肪理论上可维持180小时左右(如果比较丰腴,那250小时也没问题)。但是,碳水可以不依赖脂肪独自“燃烧”,但脂肪却必须混合一定量的碳水才能“燃烧”。当碳水储备耗尽,脂肪没了“触媒”,燃烧量也同步下降,人体自然就像缺了燃料的汽车,开不动了。

那么,该如何做呢?其实也不复杂:

1.赛前“充碳”

长距离赛事或运动前24-48小时可适当改变饮食结构,增大碳水化合物在总热量中的比例,达到总热量占比的60-80%。比如,多吃饭多吃面条,减少一些蛋白质与脂肪的摄入。而且总热量摄入应该大于当天的热量消耗,盈余30%左右(即当天热量总消耗2000大卡,建议吃2600大卡)。如果是日常锻炼人群,并不会因为一两天吃多了碳水而长胖,它们会暂时储备在肌肉“能量池”中,在之后的长距离运动中会被消耗掉。

赛前那一顿餐食,不易吃的太多,也应该是几乎纯碳水(如面条、燕麦片),在赛中持续消化供能。

2.赛中“补碳”

如果一次长时间的运动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在运动开始后一个小时,就可以不断的补充碳水——多次少量摄入香蕉、馒头、葡萄干、白面包、能量棒、能量胶等等。

碳水——长时间运动的必备燃料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祝你在长时间的运动中能表现满满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碳水——长时间运动的必备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