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下戏剧表演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邯郸市复兴区复兴小学  魏敏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基于新课标的要求: 2001年版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再次补充强调学生要“读整本的书,着力提高阅读的品位”。

2.基于统编教材的需求:近2年来,统编教材增加了推荐阅读书目和自主性阅读的篇目,意在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鼓励海量阅读,提倡自主阅读,推行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

3.《新课程标准》提倡综合性学习,要求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2011版语文新课标关于研究性学习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二)研究意义

1.基于学校书香特色发展的需求:复兴小学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书香特色已彰显,近两年也一直在探索发展方向。自2012年我校开展“语文大阅读”课程以来,师生共读了大量的优秀儿童文学著作,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在读书的同时,学校多渠道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语感,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整本书阅读在全区开展的轰轰烈烈,怎样在整本书阅读的模式下发展本校的特色,我们特提出“小学整本书阅读下戏剧的研究”。基于学生阅读基础,深入理解整本书内容,把握文本主要情节。通过编排戏剧,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审美、创新能力,挖掘学生表演才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向书香特色的更深处漫溯。

2.基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必然途径:学生对阅读的审美需求、交往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戏剧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学科结合,同时作用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为学生开创了一个新的整本书阅读的新天地。学生在“读-思-编-演”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现个体丰富的创造力,引领整本书阅读走向生活,走向互动,带领孩子们进入丰富的想象世界,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会文本,表达自我,展现自我。

(三)基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必然途径:统编教材的大阅读课程建构,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形式以及语文命题的新动向,特提出“小学整本书阅读下戏剧的研究”,以期让学生爱上阅读,亲近经典,践行“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念。

(四)基于学校书香特色发展的需求:复兴小学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书香特色已彰显,近两年也一直在探索发展方向,整本书阅读在全区开展的轰轰烈烈,怎样在整本书阅读的模式下发展本校的特色,我们基于学生阅读基础挖掘学生表演才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向书香特色的更深处漫溯。

怎样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深入理解整本书内容,把握文本主要情节呢?因此,把整本书阅读下戏剧表演作为研究重点,旨在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阅读整本书,带领孩子们进入丰富的想象世界,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会文本,表达自我,展现自我。

二、国内外现状分析

在国外,戏剧表演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状况。莎士比亚、雨果等文坛巨匠的著作都是学校教材内容。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本剧就又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戏剧表演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关于戏剧表演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在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研究课本剧的经验文章停留在语文学科的范畴,怎样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讨论如何编演,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等。因此,小学整本书阅读下戏剧表演的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三、课题界定

整本书阅读: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整本的儿童读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一类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图画书。本课题所研究的是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整本书阅读。

戏剧表演:它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将书中各种体裁的原文改编成戏剧的形式,通过汉字、文学、武术、美术、舞蹈表演、歌唱表演等多种学科的巧妙搭配,将平淡无味的文本以真人演出的形式进行展示,是一种活跃课堂的新方式。

四、理论依据

(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习的过程是个游戏的过程。有益的游戏能够丰富想象, 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是将来知识型人群社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戏剧”的编演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就是一个“游戏的过程”,一个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众所周知,“戏剧”的编演有助于语文教师対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学生対整本书的更好的解读与理解。同时它也在“读—思—编—演—悟”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戏剧表现、自我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而至于课文中的情感价值观,学生更是能从自己演绎的故事中轻易的接受易理解。

五、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会读、活用的良好阅读习惯,在戏剧表演的形式支撑下,培养学生编、排、演等综合能力,整体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六、研究内容

(一)通过立体式的交流互动,营造家长、孩子、教师同阅读的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

(三)挖掘整本书中戏剧表演的素材,研究整本书与戏剧表演相融合的方法。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找“整本书”和“戏剧表演”的相关文献,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2)调查研究法。主要针对学生对“戏剧”编演的兴趣探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初步确定学生对“剧本”编演的兴趣性及希望参与到“戏剧”编演的哪部分环节中,来确定学生希望通过“戏剧”获得什么,锻炼哪方面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初步保证教师的“戏剧研究等科学方法,收集研究素材,整理分析、修改后实践,反馈研究的成效。

(3)案例研究。师生合力对适合改编的整本书进行课本剧的改编和演出。

(4)经验总结法: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撰写经验论文和总结,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形成经验文章,总结研究成果。

在不同阶段,根据研究情况使用适当方法,使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灵活合理应用。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21.3--2023.3)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3月-2021年6月)做好课题前期的准备工作。成立研究小组,制定方案,研读整本书有关的著作,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21年7月-2022年7月)制定明确详实的阶段研究计划,按计划全面实施。主要是整本书阅读的课堂实践,剧本的编写,排练、成果,研究戏剧表演与整本书相融合的方法,及时收集素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2年8月-2022年12月)整理、分析研究的论文、剧本、课例等成果资料,完成课题的研究总报告。

第四阶段:完善、推广阶段(2023年1月-2023年3月)完善,推广经验。

九、主要参考文献

【1】李怀源.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2】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2017(01)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桂迎:《校园戏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5】《编剧理论与技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6】《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董菊初 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10.

【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