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之歌—《无名的裘德》读后感

裘德的死是悲壮的,尽管走得无生无息。他死在基督寺大学(影射牛津大学)为博士授于名誉学位的纪念日,喧哗的礼堂,寂静的角落;欢快的钟声,悲凄的离世,那心中固定不变的幻想,让他死后脸上仍露出痛苦的笑容。在裘德短暂一生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中,他的死终使灵获胜了。木心先生说:哈代的小说,里面有耶稣的心。这是哈代的伟大,时代只能记住屈指可数的英雄,太多太多裘德式的小人物掩没在时代洪流之中,这是哈代为失败者谱写的一首沉郁悲怆的歌曲!

从十一岁的裘德站在高高山坡无数次充满希望远眺基督寺,到三十岁临死时绝望地望着基督寺大学围墙,希望、失望、绝望,走进大学的梦始终不曾动摇。影片《绝恋》(《无名的裘德》改编),开始便是黑暗中传来鸟的悲鸣,一群被吊在树上的白鸦;结尾在雪地中,裘德对苏呼喊:“如果世上只有一对夫妻,那就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喧嚣与落寞的对比,一个又一个苍凉意象,将这首歌曲唱成了永恒。而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悲剧仍会发生,因为那不仅仅是时代的悲剧。人的命运到底是自己的选择还是上天的安排?幸福的获取是容易满足的人还是永在追求的人?裘德无论怎样奋斗,终改变不了悲惨命运;如果裘德安于命运的安排,是不是更易获得快乐?世上还是安于现实的小人物多,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都有裘德式的小人物,用一生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向现实低头,那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也有成功,却是凤毛麟角,更多是孤独奋斗、艰难生存,含恨而终。本应坐在大学课堂上却只能站在石场中,本应拿笔的手却拿起凿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代的悲剧?命运的捉弄?固然裘德的悲剧与他处的时代、环境密不可分,然而性格才是最重要的。裘德天性善良、柔弱,多愁善感,对小动物、植物都充满怜悯更勿说人。如果这也算性格弱点,正是这忧郁气质酿成他的悲剧人生。裘德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在世俗人眼里,那些苦都是自找的,个人不能融入社会、大环境,必定付出惨重代价,但因此就随波逐流吗?多数人在遭受打击后会随波逐流,能否快乐,就要看他的灵魂是否得到安宁。就连特立独行、追求个性自由的苏在遭受孩子死后也屈从世俗,皈依宗教,但她不会快乐,没有裘德,她的灵魂永不会安宁。裘德却不会屈服,到后来甚至怀疑宗教,是不是裘德式永不知满足、永不妥协的人只能痛苦一生?然而我以为,在追求的过程中虽说痛苦多却也有快乐,而那快乐绝不是容易满足、易妥协的人能体味,那快乐值得一生去追寻。裘德焚书、患肺病,与卡夫卡、林黛玉如出一辙,其离经叛道成为社会、时代的牺牲品。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伟大音乐家的史诗,哈代的《无名的裘德》则是小人物的史诗,却更能唤醒平凡之人心灵最柔软的地带,那掩没在俗世的高贵灵魂,随波逐流 平庸之人岂能懂!

读《无名的裘德》如同读《骆驼祥子》,越到后面越不忍读下去,因为知道越来越悲惨的结局。张爱玲说,看着我们越来越缩小的愿望,我总是充满无限悲哀。裘德在乡下自学时,目标是明确的。他想通过刻苦学习考上大学,获得神职的职位。然而裘德的时代,大学只为有钱人提供。裘德与同时代的幸福年轻人一样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却被一道高墙分隔开来;然而那是怎样一道高墙呀!让他与那些人的距离远如地球两端。来到他向往的基督寺(象征牛津),只能以石匠的身份维持生活,尽管生存艰难,但当基督寺大学博士游行时,他无比羡慕地在人潮中观望,仍然认为高尚与无畏的思想都集中在那儿。这位在马车上自学拉丁文、希腊文的聪明孤儿,在繁重工作之余,夜夜苦读的青年,却被基督寺大学教授进言:“安守工人本分,固守旧业,绝不应朝三暮四,别作它图。”遭打击后又想通过自学做牧师,命运却一再打击他,最后连生存也坚难。残酷的现实让他对原本信奉的宗教也怀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远,那固定不变的幻想却从未消失。裘德与表妹苏真心相爱,他俩就似一个人,同样地反世俗、反传统,苏认为真心相爱无需结婚,而一旦结婚就会像别的世俗夫妻一样削弱爱情。这个观点现在不算什么,当时却为世俗不容。因为没有结婚,裘德工作找不到,房子租不到,更不幸的是,他与前妻阿拉贝娜的儿子小裘德在杀死他与苏的两个孩子后,自己上吊而死。因为找出租房屡遭拒绝,疲惫的苏向小裘德说了句真话:“因为我们的人太多了。”早熟懂事的小裘德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做出了看似荒唐的行动。这是悲剧的高潮,失去了孩子,苏认为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她完全变了,回到不爱的前夫身边,皈依宗教,却只有更深的痛苦。裘德没有了苏,再次被前妻引诱,与她复婚。这个功于心计的世俗女人,一旦发现对方没有利用价值便义无反顾将他抛弃。裘德离世前的两个愿望,一是看一个特殊女人,另一个是看过后马上去死。当他拖着病躯、裹着毯子、冒着大雨去看苏,是全书最凄惨、最动人、最心酸的情节,理想幻灭,事业丢弃,爱人失去,贫病交逼,悲凉离世,还有比这更失败的人生吗?裘德离世前反省自己短暂一生得出结论:“我们头脑清楚,我们大胆追求真理,但是我们的行为却大大超越了时代,时代还没有成熟到我们这种程度。我们的思想提前了五十年,所以这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一百年后的今天,时代在进步,裘德式的悲剧还会发生吗?现在这个时代全是合理的吗?如果说个性是决定命运的主要因素,那么时代、环境则是客观因素。可以说裘德也是“畸人”,庄子发明了“畸人”这个词,指那些在人世间孤独无匹,却与天道完美契合。野夫笔下的畸人刘镇西就是这样的悲剧人物。刘镇西是没有上过大学的民间文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靠给搪瓷器皿烧字维持生计,走街窜巷的流浪生涯中作诗填词,特别是研究《楚辞》音韵;两度因激言世事座牢,妻子是结过三次婚的文盲,没有共同语言,却相濡以沫一生。读到文盲妻子与不懂事的养女唱他填的文言词,他则拉着二胡为朋友送行,我潸然泪下,这是怎样一颗饥渴而高贵的灵魂呀!北岛的《失败之书》全写的这类小人物。他们比成功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有过更多的挣扎,更多的孤独。他们平凡不平庸,饥渴的灵魂总在追寻一颗饱满的心灵,最大的悲哀却又是知音难觅。他们身上的光茫当时看不见却可点亮未来!

哈代说,他写的是灵与肉的生死搏斗。裘德的人生悲剧可以说一半是由前妻阿拉贝娜造成的,十九岁年少的他禁不住肉欲的诱惑,迫于世俗压力同阿拉贝娜结了婚,尽管他知道阿拉贝娜与他爱好文学、憧憬基督寺的性格完全相反。阿拉贝娜代表了裘德肉的一面。与其说裘德的悲剧是阿拉贝娜造成的,不如说是他性格造成。当肉欲占上峰时,理想、信念全都烟消云散,多年的努力毁之一炬,然后是无尽的自责与悔恨。多少人的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与时代无关!如果裘德不与阿拉贝娜结婚,如果苏与裘德办理了结婚手续,悲剧还会发生吗?那又不是裘德了。裘德幸而有苏这位知已爱人,他们惺惺相惜又彼此伤害。苏与阿拉贝娜完全相反,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她与裘德心灵相通,他们若生在今天,会幸福吗?爱得越深伤得越深,对于恩爱夫妻,稳定比幸福重要。苏不愿用一纸婚书破坏爱情,即便今天,甜蜜爱情也不等于美满婚姻。苏更多代表裘德灵的一面,对于裘德式的人物,灵的满足比肉的满足更让他们感到快乐,然而灵永远也不会满足,在追求的过程中总悲喜渗半。裘德最大的愿望是:当肉与灵不断在他的生命中斗争的时候,肉不要永远获得胜利。当灵占上峰时,裘德就会回到他的书本上来,刻苦自学,与苏相爱的短暂时期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苏最后的离开,将裘德推向死亡。肉太易战胜灵,女人与酒又一点一点将他毁灭,他以死来对抗灵肉搏斗,他悲怆地呼喊:“愿我生那日和说怀了男胎那夜都毁灭。愿那日变为黑暗,愿上帝不从上面寻找它,愿亮光不照于其上。愿那夜被幽暗夺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乐。” 谴责社会,悲悯命运,肉消失,灵获胜。就算有来生,他依然会处在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中。平凡不平庸的人多会陷入这种境遇,与成功和失败无关!

苏发现:人类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人,是那些在世间一无所成的人,而每一个飞黄腾达的人都或多或少怀着私心。忠诚者总是要失败的…….“慈爱并不寻求自身(引自《新约.哥林多前书》)” 似乎为裘德的失败找到了依据。木心先生说:哈代是真正的大家,大在他内心的大慈大悲。哈代让我们聆听失败者的悲歌,也在救济我们品行的贫困。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败者之歌—《无名的裘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