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第五项修炼》No.1,小马哥

「RIA学习力授权导师」便签输出第4期第1天

《第五项修炼》第一章

开篇说到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拆解问题、如何拆分世界。这样做显然会使复杂的任务和课题变得更容易些,但是,我们却在无形中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我们丧失了对更大的整体的内在领悟能力,再也看不清我们采取的行动所带来的各种后果。而当我们试图“考虑大局”的时候,我们总要在脑子里重新组装那些拆分出来的部件,给它们编组列单。然而,正如物理学家大卫波姆( David Bohm)所说,这种做法是徒劳无益的──就好比试图通过重新拼起来的碎镜子来观察真实的映像。所以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便干脆完全放弃了对整体的关注。

本书中所描述的工具和理念就是为了破除这种幻象,即认为世界创生于分立的、互不相干的力量的幻象。

「拆页一」

来自第一章 《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用一只手撬动世界》P6

今天,我认为有五项新的构件技术正在逐步集中到学习型组织创新过程中。虽然是分别开发的,但就像任何技术集合一样,我认为它们中的每项都将成为其他各项成功运用的关键。每一项技术对于从事真正“学习型”的、能持续开拓能力以实现自己最高理想的组织建设工作,都至关重要。这五项技术是:

系统思考( systems thinking)。当乌云密布,天色昏暗、树叶微微飘卷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了。我们还知道,一场暴风雨的雨水将会进入数英里之外的地下水系,而明天的天空又要放睛。这些事件发生在距离相对很远的时空里,但它们都以同一个模式相互关联。每一个事件都对其他事件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是隐藏在我们视觉观察之外的。只有通过仔细考虑这个模式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个部分,你才能理解暴风雨系统。

商业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也是一种系统。这些活动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动所组成的无形网络编织在一起,但这些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常常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出来。由于我们自己“身在此山中”,要看清整个系统演变的模式便是难上加难了。因此,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为系统的各个孤立组成部分拍摄快照上,然后纳闷为什么我们最深层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系统思考是一个概念框架,一个知识体系,一个在过去50年里开发出来的工具系列,它的功能是让各类系统模式全部清晰可见,并且帮助我们认识如何有效地改变这些模式。

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超越”( mastery)一词或许带有获取对人或物的支配和控制的含义,但它也可以表达一种特殊的精通和熟练程度,例如一位技术精湛的手艺人对于陶器或编织品的造诣。在自我超越方面修养水平高的人,能够始终如一地为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关心的成果而努力,实际上,他们对待自己的生活,就像艺术家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终身学习过程有全身心的投入。

自我超越是不断澄清和加深我们的个人愿景的修炼,是持续集中我们的能量、增强我们的毅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修炼。因而,它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基石──或者说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心智模式( mental models)。心智模式是决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设、归纳,甚至就是图像、画面或形象。我们通常不能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例如,我们看到某个同事着装优雅,就暗想“她是乡村俱乐部会员"。而如果有人不修边幅,我们可能就感到“他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在各种管理工作环境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心智模式的坚固程度,比这些毫不逊色。许多有关新兴市场,或有关组织机构中对于过时的运作习惯的深刻见解总是得不到实施,原因就在于它们遇到了强有力的、隐蔽的心智模式的抵触。

共同愿景( shared vision),如果说有一种关于领导力的理念,数千年来一直给予组织机构以激励和启通,那就是要有能力不断地分享我们所追求的未来图景。如果组织中没有全体成员深度分享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很难想象这个组织能够保持其在某种程度上的伟大称谓。这种使命,对IBM来说是“服务”;对苹果公司是“为(主流以外的)其余人设计的电脑”。

当真心的愿景建立起来的时候(这不同于大家都熟悉的“愿景声明”),人们都会力行卓越,用心学习,积极上进。

团队学习( team learning)。一个工作很投入的管理团队,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为什么他们的集体智商却只有63?团队学习的修炼所针对的就是这个奇怪的悖论。我们知道团队是能够学习的。无论是在体育表演艺术还是科学领域,有时甚至在工商领域,都有集体智能超过每个成员、协同行动能力开发出色的突出的团队样板。团队真正在学习时,不仅能做出非同寻常的成绩,而且每个成员都能比在其他情况下更迅速地成长。

P12

第五项修炼

把五项修炼( five disciplines)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也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整合这些新工具,比简单地分别应用它们要困难许多,但回报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系统思考成为第五项修炼( fifth discipline)。它是整合其他修炼的修炼,它把其他修炼融入一个条理清晰一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它防止了其他修炼变成分散独立的花招,或最新流行的组织变革时尚。没有系统的观点,就不会想去了解各项修炼之间的关联。通过强化其他各项修炼,第五项修炼不断提醒我们:整体大于局部的组合。

「I,重述知识」

拆页中的描述只是简单地介绍了能够产生学习文化的五项修炼,并说明了系统思考是第五项修炼。阅读中,如果你对某一个修炼特别有感触,那么请用文字记录下你的所思所想。(此便签为选做)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企业大学往往需要从个人、团队、组织三个层面来着手:个人视角如何激发员工获得自我超越的持续动力,并培养各层员工的“自我觉知”来不断校正心智模式;从团队的角度如何通过团队学习的组织学习方式,以实现共同愿景为目标使众人行,以上4项都需要通过系统思考来发现系统中各事物之间的关系、识别系统基本模式、找到杠杆效益点以及问题的本质,并做出正确决策。而恰恰是系统思考决定着最终实现的效果和变革所能达到的高度。

[A1,激活经验」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在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五个方面,投入过哪些,你注意过他们之间的关联吗?有哪些是值得你在这里说的成长。

自我超越让我充满了信念、激情和使命感,是不断澄清我“想成为精英”的自我修炼!

2016年毕业时以管培生的角色加入了某标杆地产,参与到企业大学的筹备工作中,历时1年的“拼命工作”让我体会到自我超越所不断带来的心流涌现:虽然刚毕业那会儿只知道书本上教的教学设计等一些理念,却信心满满地和团队6名伙伴一起,为XH地产打造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链:每周80+小时的工作量、1个人全权负责线上学习平台运营工作做到DAU 2000+、开发录制微课&编写脚本200+、担任设计管理部与工程部2个部门的HRBP、编写了7本案例汇编/学员手册、从0到1主导/参与设计了9个收到业务部门称赞的学习项目、独立开发了3门内训课程、担任“新入职中高管融入培训”项目经理、作为部门助理高效完成部门平时所需的各项行政支持事宜……

典型的工作状态就是:前一天晚上,一个人去教室贴好海报、开班后上台主持,然后冲下台给学员拍照,然后着手写通讯稿,根据需要在教室递递话筒或在学习平台后台更新内容/运营新话题,有学员回答问题就赶紧在积分榜上更新,然后回座位后跟供应商沟通下一个项目的全套VI需要修改之处,课间与内训师沟通如何更好的与学员互动增加参与感……白天几乎都在处理源源不断的Q1事件,晚上所有课程结束,开始做试卷错题项分析,然后做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课程开发、项目设计等内容,做每一件事都告诉自己“如果不能超出院长和学员的预期,那就是不合格”,就这样以高标准完成经手的每一件工作,不断的进行自我超越。

现在看来依然很感谢这家公司,因为从一开始组织内部奉行的“12345”原则就告诉每名员工:1个人,拿2人份工资,干3个人的工作,获得4倍的个人成长以及5倍的职业发展可能!个人与组织之间相互承诺,每个人的自我超越形成了团队追求卓越的共同愿景,大家在每一次例会甚至日常交谈时,都会彼此校正我们理解业务的方法和行为方式是否正确。最终XH学院获得了年度钢刀团队的荣誉称号,这也是公司成立20年以来第一次把钢刀颁发给了非一线业务部门。(Ps.我想如果不是身体吃不消了,我应该还会继续留在那里吧^_^)

「A2,规划运用」

设想一下,本期《第五项修炼》便签结束时,你会获得哪些收获?

现在是1月22日,小马哥已经完成了14次的拆书,与半个月前相比他的改变在于:

1、个人层面,对“系统思考”、“自我超越”等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已经内化到潜意识层面,无论是日常的培训项目设计还是课程开发,都会从相关方和更大的维度去切入和理解;

2、团队层面,在部门内部的“切磋堂”上进行一次分享,产出3小时的第五项修炼PPT让部门的同事统一管理语言,根据反响效果考虑是否在学院内部发起一次共拆活动

3、组织层面,优化“中国电信物联网-ACT行动学习项目”,不再仅从营销打法、谈判技巧等“事”的角度去考虑,试着更多的考虑“人”的因素,把“团队学习的方法”、“客户真正的愿景”和“各省公司团队心智模式的改变”纳入项目中,更新迭代项目设计内容并向副院长汇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RIA学习力」《第五项修炼》No.1,小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