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读后感(一)

最近在读阿比吉特·班纳吉所写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这本书的作者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获奖原因是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这也是我想读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我认为要知道怎么变得富有,首先要知道如何不会变得贫穷。

这本书看完第一遍,给我的感受却不仅仅在于它讨论的全球贫困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方法。

究竟什么是贫穷

这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贫穷。

我确实为穷人深陷困境的生活感到同情,但是我却对如何帮助他们失去信心。

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在国家机器这种庞然大物看来依旧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些年,国家大力提倡精准扶贫,但是什么才是精准扶贫,怎么才能做好精准扶贫?

我想很多人都是懵的。

原因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

我们不了解什么才是贫穷

我们不了解真正的穷人是怎么生活的。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贫穷所知甚少,至少我不了解每天0.99美元的收入如何能维持我的生活。

大部分穷人其实和我们一样,为了生存而精打细算,但是却没办法因此而摆脱贫穷。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缺乏接受信息渠道,比如报纸、电视和书籍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甚至不屑一顾的东西。

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比如不认字的情况下没有办法作出我们看似容易的决定。

被生活中我们忽视的花费所拖累,比如安全的水源,适当的疫苗,普及的教育。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觉得,原来我真的对贫穷知之甚少,当然不可能设身处地的考虑很多事情。

什么援助才有效

这本书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什么援助才有效。

我们大家都觉得,援助是有效的。

但是在经济学界,或者一些其他的国家,确认为援助是无效的。

比如印度就拒绝了来自国际的援助,他们认为,援助会破坏当地的自由市场,使人们停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至少它在我的知识盲区里。

作者提出一个观点:泛泛而论解决不了问题。

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他的思考方式和实验方式是: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具体案例的剖析。

通过具体案例的表现来考量现实世界与经济理论的差异,从而找到更好的援助政策。

这是与传统经济学思维完全不同的。

传统的经济学遵循的是建立在理性思维上的量化分析。

它将现实世界的要素进行简化,变成一个个数学符号和公式,通过推演得到结果,用现实进行验证。

但作者采用的是更微观的调查研究和对照。

在这里每一个案例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通过观察人的决定和生活,更好地了解政策错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去改进。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方法所取得的成效,才让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启发:突破思维的局限

对我而言,可能我不会深入到一线去从事扶贫工作,但是这本书仍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最大的启发来自书的第一章,也就是上面探讨的两个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维模式局限。

我们很难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进行思考;我们很难对自己一知半解的事情给出建议。

这两个思维的局限看着相似,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很难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进行思考

大家都知道我们很难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进行思考,但是我们很难知道:其实我们不知道

比如,我不知道真正的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甚至我即使想知道都很难。

比如,我不知道真正的穷人同样关心自己的健康,但是他们却不愿意购买蚊帐预防疟疾,不愿打疫苗预防疾病。

比如,我不知道真正的穷人并不缺少受教育的机会,但是他们却意识不到自己从受教育中获益。

甚至,我自己在健康和教育上也犯着一样的错误,然而我也不知道我正在犯这些错误。

我们很难对自己一知半解的事情给出建议

如果我不能全面的了解贫穷这件事情,了解贫穷的运转机制,我就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同样的,如果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犯错,我就不知道怎么去改正。

很多坏习惯的成因,并不是我以为的那一些,而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很多坏习惯不能被改正,并不是因为我意志力不够,决心不够强,而是方法不对。

因为我不了解他们的运作,所以我对他们束手无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贫穷的本质》读后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