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的德行:本分和本心界限分明,气节让敌手敬重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八):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民国五年,北洋军阀的老头子在一片骂声中撒手离去,留下一个十足的烂摊子。是年六月二十九日,北洋军阀旧部云集彰德,段祺瑞在“灵前会议”接下衣钵,成为北洋一脉新的扛纛人。其后的庙堂角力中,黎元洪作为沽名钓誉的一把好手,依然被段祺瑞那股执拗的狠劲斗败,不近人情的“段芝老”,甚至不惜和西南军阀眉来眼去的“冯四哥”冯国璋也撕破脸,直皖战争前吴佩孚也曾自比“争子”,通电对段祺瑞的庙堂执念大肆攻讦,然而正如吴佩孚给其挽联中“著奇功,忧民疾”的评价,没有任何一位曾经的庙堂敌手,攻击过段祺瑞的德行。

段祺瑞的德行:本分和本心界限分明,气节让敌手敬重_第1张图片

因为无论是公德,亦或是私德,段祺瑞活出的都是一份坚守。段祺瑞幼年求学时,家道中落欠下费用,私塾先生就扣下他的一块砚台和书桌作为抵偿。后来潦倒的私塾先生,在段祺瑞发迹后想来投靠,却担心这位曾经的弟子,不愿意和自己相认,而且对于当年的行为也感觉脸上无光,最终硬着头皮前去拜会,顺带着段祺瑞留下的那方砚台作为信物。到了京畿见到段祺瑞后,私塾先生递上了那方砚台,其后被段祺瑞的“弟子礼”窘迫地说不出话,而且一连数日,都被殷勤招待。本想再谋个差事的私塾先生,眼见着段府的往来人员,皆是达官名流,所以也不好意思再开口,然而告辞还乡后,却发现家住的破屋,早已被修葺一新,这也是段祺瑞不动声色所为之。

段祺瑞的德行:本分和本心界限分明,气节让敌手敬重_第2张图片

但是,段祺瑞对待同窗的态度,同样可圈可点。昔日的私塾同窗申孟达,在多年之后抱着碰运气的态度,投奔段祺瑞而来。没想到段祺瑞对于这样的升斗小民亲自来接,在府上为其设宴接风,百忙之中亲自作陪。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吃喝玩乐自然是好生招待,极尽“地主之谊”,但是直到申孟达返乡之际,段祺瑞也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性的安排与通融,临别之际只是赠送了一些钱财以及一张戎装照。在宦海摸滚打趴多年的段祺瑞,自然清楚同窗此番拜会的用意,但是“地主之谊”可以尽,后门之路切实不可开,在这位说一不二的北洋巨擘眼中,尊师重道以及不忘故交,是德行的本分,但清名薄欲,不以权谋私,更是德行的本心。其中的界限,断然不能打破。

段祺瑞的德行:本分和本心界限分明,气节让敌手敬重_第3张图片

最终,段祺瑞于民国十五年告别庙堂,离京行至廊坊车站,为曾经的心腹徐树铮掩面,几尽垂泪。他不像诸多北洋名角那样,有诸多“把兄弟”可以呼朋引伴,卸甲归田也不至于孤单。段祺瑞本想在津门做个寓公度过晚年,不料日军一再纠缠,让其身疲心乏,他一再拒绝日军的往来力邀,自然也坐如针毡。此时北洋军阀曾经的敌手,在南方抛出橄榄枝,执“弟子礼”邀其南下。尽管前途未明,为了摆脱日军,段祺瑞在纠结和复杂的心情中南下,然而途经山东时,曾经算是敌手阵营的“山东王”韩复榘登车亲送,行至南京浦口码头,肩章闪耀的众多南军将领更是列队恭迎,其后寓居上海的三年的时间里,南方庙堂月供万元供其开支,也算是敬重这位北洋曾经扛纛人的德行与操守。

你可能感兴趣的:(段祺瑞的德行:本分和本心界限分明,气节让敌手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