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京先锋书店被封了。
倒也不是派一群小喽啰,彭地撞关了木质大门,再粗暴地贴上封条。
仅仅是,永久封号,罢了。
在封号那方看来,大概要以蔑视的姿态认为,这只是一次警告。无足轻重,但要你出点血。
但对被封号的那方来说,天翻地覆也不过如此了吧。
因为发了一条和南京市民李先生有关的文章吗?
受疫情影响的独立书店不配办活动自救吗?
当然不是,也不应该是。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有些东西彻彻底底消失了。
01 退场
记忆中第一家叫得上名字的书店,新华书店,想必没有人不认识。
前段时间书香节,湖南新华凭着“过度”良心的折扣,在一群“理想国译丛”的读者中出圈。
不知道现在,新华书店还是不是每个小县城的标配。
我只知道隔壁那家新华书店,早八百年前,就倒了。
十几年前,小县城的父母们,为了让孩子们多染点书卷气,常会在还闷热无风的夏季傍晚,拖家带口地去书店呆上一两个小时。
书和享受,时常是挂钩的。
那会儿几乎没什么店面能像新华书店一样,整天整天开着空调。即便有,也是不容人的。
新华书店从不赶人。
它在书店和图书馆之间来去自如,像个谦谦君子。
没过几年,这群在新华书店玩大的孩子,嫌弃它了。
空调不再是它独有,装修也没有其他书店好看。
它几年如一日,从不改变。
其他不知名的书店,便是这样慢慢上场的。
一旦踏入文学的大门,还会知道很多书,那个新华书店并不卖。
最要命的是,或许孩子们早就发现,新华书店书多的原因,可能大多归功于同一本书,会有十多个版本。
这样一想,比较文学的启蒙,新华书店可算第一。
我已经不记得那间新华书店是在哪了,周围清一色的食品加工厂。倒也应了那句,书籍能成食粮。
不管怎样,它的时代终究落幕了。
02 取代
上小学的时候,购书的对象成了教辅书、习题集。
学校旁边的小卖部,学校后面的那家文具店,和学校隔了两条街的小学教辅专卖店,是小镇里唯三能购买教辅的地方。
老板们总在老师布置购买任务之前,便早早进了货。
消息走漏得太快,以至于常常有家长问,是不是老师开的。老板也只是神秘地笑笑。
家长只带一届,而书店老板,可每届都带。
至于三家要选哪,全看心情和人气。
慢慢地,小镇也开始走上了信息化的步伐。
互联网温水煮青蛙似的打了书店老板一个措手不及。
家长们、老师们有了QQ群,也便自然而然地开始组团购书。
一开始自然是三两个家长合计着,让书店便宜个三块五块。
后来不知那个家长说了句,可以联系厂商。
于是那个厂,便有了一个班的订单。
不知不觉中,小书店便被网店取代了。
便利,快捷,统一,谁不愿呢?
书店不愿,但没有用。
其实学生们,恐怕也是不愿的。
教材已然千篇一律,还不允许教辅独树一帜吗?
03 挣扎
去市里上了高中,才发现全镇里,算得上真正的文学书店,也便只那一家。
在一整条街区的服装店里,显得格格不入。
《意林》《读者》《作文素材》,它每期都有。
古代、现代、当代、外国文学,它也几近齐全。
既如此,书店的受众也便限制住了。
对被高考支配的高中生来说,每周末去一趟书店是标配。
最新的杂志必然是要买一本的,老师推荐的课外书是要看的,美称为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它像异乡人一样存在着。好在,还有些许朋友。
一个小镇里能到市重点读书并不多,周末来往的也就那么几个学生,买的书又都别致,要记住并不难。
几次之后,店长还会主动嘱咐,若有什么需要的书,可以打电话给他。
他给备着,等着学生来买。
书店如此宛如定制的会员服务,总是温暖人心的。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学生们渐渐不再需要它了。
学生走了一批又来一批,终究是走散了。
“定制”那会,自是冷清的前兆,也是挣扎的开始。
我最后一次看见那家书店的时候,它在一堆服装店里格外显眼。
书架都还在,架上书都有些凌乱,许是很久没整理了。或许书店的主人也认为,再也不必整理了。
书架的之间供买书人挑书的地盘,堆着如山的未开袋衣服。
一摞一摞的,像是从左右的服装店蔓延而来,悄无声息地吞噬着这个还苟延残喘的文艺书店。
书店的主人,不知还好吗?
写在最后
爱书之人,又怎能不爱书店呢?
独立书店之于多少文艺青年,多多少少,也算是诗和远方了。
那些毫不起眼的平凡小店,启蒙了多少向往独立书店、先锋书店的灵魂,大概没有人会在意吧。
消失从未停止。
我们不知道它们,将会以怎样被束缚的面目,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
但至少,我们还记得,我们还能记。
封号之后,即便书店还在,也是残缺的。
我曾回溯记忆中大大小小消失的东西,而后才明白:
失去的从未逝去,那时那刻的心境,却已然不在了。
而面对这样的遗憾,最好的姿态,该是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