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适者生存到美者生存

从适者生存到美者生存_第1张图片
2020级新阳光平度站初级研修生

昨天(7月11日),是青岛新阳光初级研修——平度站的最后一节课。

前一天傍晚,一阵被一种莫名的委屈伤感情绪攫住,是一种熟悉的感觉,我知道它的原发事件………

一点也不喜欢那种感觉,一刻也不想忍受,想即可逃离…

本能求助,信息老师:老师,不知怎么了,我情绪很低落。

老师:遇到什么事了?

答:不知道,不明所以

老师在外运动,推荐我一部囊括20项国际大奖的电影,大意是别人在我们眼里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是我们感知到的、我们心中已有的,一言以蔽之: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不是客观现实。

看起来,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中。但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物理学(光学)的常识都告诉我们:颜色(或称色彩)其实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只是一种被称为“感觉”的心理现象;它是大脑根据进入眼睛的光波波长创造出来的,只存在于观察者的大脑之中。

对于那些“把看到的等同于客观的”的人而言,告诉他们如上科学知识,并不能改变其“花本身就是红色的,叶本身就是绿色的”的错误认知,他们可能终生都不会明白:“看到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之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眼睛其实就是一架照相机。这是认知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照相机自身会看世界吗?当然不会。作为视觉动物的人所能够“看”到的世界,只不过是借助于眼睛这个照相工具而已。而我们从哪个视角去看、为什么要看、看到了什么……是由我们的大脑决定的。

成人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

知道老师时间金贵,便没有继续打扰。

从适者生存到美者生存_第2张图片
最后一课

电话阿呆同学,一如既往,她从活动现场离身,我俩聊了近一小时……

直到昨天下午,来到教室,眼泪哗的涌出,方才明白,原来如此……。

著名心理学家南希. 麦克威廉斯说:很多被吸引来做心理咨询师的人,都喜欢亲近,不喜欢分离……

这最后一节课……

隆重的结业典礼正在筹划中,敬请期待!

以下是小结感言:

时间很公平,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活很公平,你拥有什么能力,就能换得什么样的生活。

今天所有的劳苦不是能够换得什么,而是能够成为什么。

愿之前所有的遗憾,都是未来惊喜的铺垫。

首先感恩李克富老师,每周六中午11点45分,是我们午饭及午休时间,而老师从青岛往平度来的路上;感谢青红老师的统筹安排;特别感谢班主任颖颖老师这90天,集班主任、老师司机(保镖)、录像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样样处处有条不紊、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感谢带领组长叶子、阿呆、小白、笑颜、巩斐的辛勤付出。

当然,还应当感谢我们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越来越相信机缘巧合,因缘和合这类解释,非常美好的字眼。

没有蓄谋已久、没有处心积虑;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在“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时代背景下,我们本期新阳光初级研修,开创了平度心理咨询师实操培训的历史先河。

诚如老师的感慨,在座的我们,都有一份收入不很错的工作,甚至在不同岗位上都有着骄人的业绩,也做出了斐然的成绩,可依然拾起书本,坐到教室,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被往期学员称之的“魔鬼训练营”,这是为什么?

从适者生存到美者生存_第3张图片

我在进化论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都知道达尔文提出“适者生存”的生存机制,这个机制解释了人类何以得以生存。

而积极心理学说,达尔文还提出了“美者生存”的选择机制。

美者生存,并不认同人只是为了生存资源的生死相搏,优胜劣汰,而是将健康繁衍与种群延续放在一个意义与审美的基础之上。

正是这样“美者生存”的选择机制,我们人类产生了合作、沟通、同情、关怀、爱慕、理解、善良、道德、智慧等等。

让我们人类超凡脱俗。

老师这样说:我们的生活:走过了求温饱,走过了找寻意义,来到了后现代的追求有意思。

一句话概括就是就是为了美好而生活。

什么是美好生活呢?2014年,密西根大学的积极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教授,提出美好生活一定要活出的四个感受:

一定要活出爱的感受,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爱自己。没有爱的生活是很痛苦,甚至绝望的;

一定要活出快乐的感受。春光灿烂,鲜花怒放,美妙的意义,孩子的笑脸,有学习能力的幸福,都是我们应该有的体会;

一定要活出贡献感,服务他人,成全他人,帮助他人,这个感觉非常的美好;

一定要活出意义感来,有灵性,悟性,感性,德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

每一次回忆都是久别重逢,每一次相伴都是缘分注定。

法国作家加缪曾说: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身旁,做我的朋友。

结伴效应……

本次课程结束,而心理学的学习永无止境……

让我们以此为诤,笑傲江湖。待他日江湖再见,我们依然是“美者无畏,善者无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适者生存到美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