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的想法

《吹泡泡》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写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玩吹泡泡的游戏,表达了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这样的名家名作,既有很高的文学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们在现代社会很少拿着吸管吹泡泡了,科技的发展速度让他们感受不到吹出泡泡那个过程的美好,觉得他们对于冰心奶奶的这篇文章理解不深刻,体会不到冰心奶奶是怎么把吹肥皂泡的乐趣写得这么传神的。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所以停下脚步,干脆和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假期回家自己吹一吹,写一写。

在吹泡泡的过程中,重点引导了孩子们对于吹泡泡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拿,蘸,吸气,鼓腮胖子,吹……等做了重点的强化。接着,对于吹出泡泡的样子,大小,形状等分别阐述,最后,大家发表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的小朋友训练好段的描写,很重要!冰心奶奶写的这个泡泡自然段很显然是在描写吹肥皂泡有多好玩。

有了假期吹泡泡,写泡泡的铺垫,相信冰心奶奶的泡泡就不难理解了!

这个好玩分成两种不同的层次。

一是正常版。

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彩的光芒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是我们每个人一玩儿就能发现的正常情况。

有的时候,用小管子,用力猛吹,吹出来的泡泡会很多,一连串喷射出来,课每个小泡泡仍然会是这样的多彩;有的时候缓慢的吹一个大泡泡,你仔细观察,上面旋转的也是五彩的流光。

二是超常版。

大球在风的影响下分裂成两三个小球。很多时候,这并不容易办到,风太小,泡泡根本就不搭理你;风太大,泡泡一出来就飞走了;扇得急匆匆,泡泡就会改变形状,看起来就好像快要破裂一样。

关键点也就来了,无论泡泡怎么变化,人的状态非常重要。

重点来了——写好玩儿的事情时,一定要加入人的状态。

你看,大家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专注地盯着那肥皂泡,任由它破裂,让肥皂水洒进眼里。

读着读着就好像看到,一个个小脑袋专注地凝视着天空,泡泡“啪”一破,又一起低头,揉眼睛,任泪水往下流。好有画面感,一下子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群小家伙对吹肥皂泡的专注和投入。

如果我们把这段话的写作分解一下就是:正常的玩+超常的玩+玩的人投入的状态。你可以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玩法,可以用上这样的方式来写呢?

这节课不难讲述了文章,又在习作方面给予指导,一举多得!期待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吹泡泡》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