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说在前面的话

作为一个区块链领域的小白,笔者在入门学习的时候选择了阅读《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一书,通过阅读输入来填充自己在区块链知识方面的空白。在做了一段时间的输入后,必须通过输出来检验自己的读书成果。抒写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反馈过程,因此,本篇为笔者在阅读《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一书中,第二章节:区块链基础的读书笔记输出。

区块链源起

在阅读本书的序时,本书有向读者朋友们交代,区块链因比特币而生。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因为随着比特币的诞生,区块链技术得以被大众所了解;其次,比特币是截至目前区块链技术最成功的、最成熟的应用案例。比特币是中本聪在2008年发表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首次提出的。

区块链技术

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是为比特币体系量身定制的,因此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并不等于区块链技术,除在比特币体系中的应用外,区块链技术应该是有多种形态的、更多体系、更多用途。如果关注币圈新闻,我们就可以知道,区块链还可以应用在商业体系中,比如马化腾推动区块链项目走进微信,开具区块链发票;还有在政务方面,陕西省依托区块链技术的“陕数通”项目实现政务数据畅通交换,促进地区“精准扶贫”定位……等等


区块链,这三个字我们都认识,可是组合到一起,我们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该数据库由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区块有序链接而成,区块中包含有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无法被篡改的数据记录信息。通读这一段概念,笔者从小白的视角简单粗暴的理解区块链,区块链就是一个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由若干个记录了数据的区块,链接而成,还具有去中心化、数据无法篡改的特点。在本书的序中有提到,可以将区块链理解成一个账本,这个账本怎么工作呢?人们只需要加入一个公开透明的数据库,通过点对点的记账、数据传输、认证或智能合约来达成信用共识,而不再借助任何中间方。什么叫做中间方?比如传统金融的信用建立在银行上,未来通过公开透明的数据库,信用建立在区块链的数据上,靠全网分布记账,自由公证建立一个共识数据库。

区块链特点

1、去中心化

意味着区块链不再依赖于中央处理节点,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存储和更新;由于使用分布式存储和算力,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全网节点的权利和义务均等。假设,我们有100块,我们对这100块钱的支配可以分布式记录在区块链上,得到全网的公证,不再依赖于银行来证明这一笔钱的去向。

2、透明性

区块链系统的数据记录对全网节点是透明的,数据记录的更新操作对全网节点也是透明的,这是区块链系统得以信任的基础。同时因为这个特点,重塑市场信任,蚂蚁金服也在努力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商品溯源体系,正如这本书的书名其中也包括,建立信用社会。

3、开放性

区块链系统是开放的,除了数据直接相关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除了具有特殊权限要求的区块链系统外)。因此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透明度。就拿雄安区利用区块链技术来监管造林资金的流向来说,区块链上的数据所有人都可见,既有利于提高植树项目的透明度,也有利于群众的监督和减少政府的工作强度。

4、自治性

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记录数据、更新数据,把对个人或机构的信任改成对体系的信任,任何人为的敢于都将不起作用。

5、信息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系统的信息一旦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后,就会得到永久存储,意味着和地球共存亡,无法更改(具备特殊更改需求的私有区块链等系统除外)

6、匿名性

区块链技术解决了节点间的信任问题,因此数据交换甚至交易均可在匿名的情况下进行。

时间戳

前面有说到区块链相当于一个记账本,区块链网络里的记账者是节点,节点负责把数据记录到数据区块里,因此一个区块就相当于一页账簿,每笔数据在账目中的记录可以自动按时间先后排列,账簿页与页之间的衔接,就依靠时间戳来断定这一个区块和下一个区块的继承关系,在比特币系统的每笔交易,为了防止重复支付,都盖了“时间戳”,因为盖了“时间戳”,同一笔资产就不能支付给第二个人,唯一的合法交易,得到认可的交易就是盖了“时间戳”的那一笔。每一个记录了数据的区块都会盖上“时间戳”,那么,由谁来盖这个戳呢?盖时间戳的就是所谓的“矿工”。就是利用全网来帮你公证,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帮我们盖这个戳呢?因为他们是有利益驱动的,他们可以通过盖这个戳来竞争获得相应的比特币奖励,就相当于别人帮我们公证,会得到相应的报酬。这我也会联想到,为什么区块链上的数据难以篡改,其中之一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很多矿工来帮我们公证,如果修改,需要到每个矿工那里去,这样一来,修改的成本就会变得很大。


以上,就是小白拙劣的读书笔记整理,笔者是一个在区块链路上一直坚持走完学习闭环的小白,尽管读书笔记做得还不完善,但笔者一直相信:可以在不断地学习阅读中完成知识的迭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在谈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