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里的中国——荀子》——塑造儒学

        荀子才是儒家学说真正的塑造者,我们现在对于儒家的很多观点,虽然都称之为孔孟之道,其实都应该归为荀子之道。按杨照书中所说,孔子之后儒家派系分为八家,孟子传承的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一系,荀子后世的传承为韩非、李斯,这两位又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荀子和孟子有很大的不同,和孔子开创的学说,也已经添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

        孔子过世之后,就有很多的学派建立,加上其他的学说,林林总总,让我有诸子百家的感叹。这样的争鸣,不是说他们之间有很多短兵相接,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给当世提供了很多的解决方案。想想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不是人民币,就是美元、欧元,战国虽然生活艰辛,但不能就此否定他们的思想也是死寂一片。

        荀子没有死背《论语》的教条,也没有在孟子的盛名之下唯唯诺诺。最大的原因就是现实不允许,孔子的春秋时代,和荀子的战国,社会、国君、平民已经大有不同,儒家既是一门入世的学问,必然要对当时的情况做出反应,而且是需要有不用的反应,有顺应时代的反应。荀子就是接过了这个交接棒,并将其传扬下去。

        孟子的义,源自人内在的自然感情,从人伦感情推演出义的判断。荀子的义,则来自已有的礼仪规范,弄清楚自己的“分”,然后依照身份与位子相应的礼行事,才是义。

        一方面,旧的方式已经无法有效,孔子时代没有让儒家学说登上最高殿堂,在乱世更不可能死灰复燃;另一方面,荀子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各种学说甚嚣尘上,如果没有新的论点,无法让自己立足。荀子是个有抱负的人,他不甘寂寞,不甘落后,一定要闯出自己的天地。既然人本善不行,那就性本恶,总比抱着湿木求火要好,毕竟有一条路。

        荀子承担了命运给他的责任,而且从后世来看,他非但不辱使命,并更加出色。礼在内,法在外;礼可以后学;人人可为尧舜等等,这些现在看来还有一份合理性的学说,比起孔子的恢复礼制更加现实,也比孟子的仁政更加操作性,荀子是个现实主义者,而对当时的纷乱,空谈理想吃不饱肚子。

        我们对于经典和权威,到底应该报以什么样的态度,敬畏?传承?反驳?荀子其实给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既能接受大义,也有根据现实对大义的修正、补充,甚至纠正。所有的观点都是历史的经验,即便是预测性的,也是依照已有的模拟,无法确信,只有根据现在实际,对当时的预测进行事实性修正,才能更好地对下一步进行指导。

        沿着孔子,孟子,荀子这一路过来,让儒家学说发扬光大,直至到双程、朱子、王阳明,这一路虽然曲折,但至少奔着一个方向前进,他们就像指路人,在路口等着我们,而现在,我们下一个指路人又会在哪一个路口等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里的中国——荀子》——塑造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