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

本文4500字

建议深度思考者12分钟阅读和思考。建议速食者先看底部结论。

杨国安先生(“杨三角”的创立者)的极简公式: 「企业持续成功 = 增长战略 x 组织能力」一直是我思考一家公司的底层框架。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1张图片
杨三角

如果说战略是定方向,那组织能力就是行走能力。一个在想,一个在做,缺一不可,紧密相连。

对公司如此,根据同构性,对人也是:

「个人持续成功 = 决策能力 x 执行能力」

说明:

1、外部环境VUCA,终生学习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

2、决策/战略 在初期、非连续性、创新时更重要。执行/组织 在中后期、连续性、动态时更重要。

3、因人而异,有的人偏向于内向、直觉、判断。而有人偏向于外向、感觉、情感。不同人对两个因子的擅长程度不同。

上周,针对第1个因子 “我该如何做更对决策?” 一问题。我总结了两年来的感悟:一个「多元决策模型」。

这次,针对第2个因子追问深思,即 “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 ,顺便当作案例来解释如何运用多元决策模型。

根据我在xxxxx提到的,把问题看成是「长期问题」甚至「奇点问题」,尝试运用更科学的方式来解答。

一个多元决策的经验技巧:把「How」问题变「What」和「Why」,自动开启深度思考。

试试:

How:“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 

What:“众多因素中,执行的关键是什么?” “我更有效地执行决策的目的是什么?” “我更有效地执行的本质是什么?”

Why:“我为什么要更有效地执行?” “人类为什么要更有效地执行?”  “公司为什么要更好地组织能力?”

接下来,针对what和why层面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总结方法论层面的How和实用技巧。

1、深挖what和why问题

直接看这些问题似乎有些空,我们来赋予一些身边常见的场景:

你是进入大学两三年,成绩还行,顶尖算不上,马上就要面临实习/考研/毕业的事情,心里隐约知道未来要干什么,也暗自下决心要开始自学喜欢的东西,一到干活的时候就无从下手,焦虑迸发。

你是在一线城市里打拼,收入还行,但不得不996,下了班身心俱疲。尝试发展自己的兴趣或副业,有想法缺迟迟没行动,可能是懒、拖延也可能是对未知的恐惧,或者是技能的不足等等。

你在生活/工作里,自己有了一些规划/决定,如减肥、转行、考研、副业甚至也拆解成一些中短期的计划,但是在执行的时候总是被现实打败,被自己打败,找借口的自己反复上线,一个个flag逐个倒下。

总结大概是:决策-->计划-->受阻-->执行-->受阻-->放弃。行动失败即终点。行动的目标就是完成自己定下的计划,贯彻决策。

从几个学科的「科学原理」层去思考这个问题。

先看看传统管理学:「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似乎解答这个问题:理论上执行的目的是获取Check和改Action,为了下Plan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2张图片
PDCA循环

但这是传统管理学中的概念,也是日常大家常见的计划。它所适应的情景是外部环境十分稳定,类似事情可以反复执行。而之前我们提过,这个世界是易变的,动荡的,做到一半会受很多因素影响。这导致很多决策执行到一半就夭折了,所谓计划个“P”,“lan”了。

看军事:面对VUCA世界,美国军事「OODA原则」: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行动(Act)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3张图片
OODA循环

个人更倾向于这种方法。很好理解,在军事中,所面对的是快速变化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这要求了军人的观察、调整要十分敏锐。观察和调整就是在执行过程中感知到的,即决策和执行是近乎同步的,甚至执行是决策的前提

再看社会心理学:「自我知觉理论」中心观点:人本能地会审视自己过往的行为来作为自己对事物对态度,即行为在态度之前。甚至包括自我认知。

如:我要参加群面,计划了周期练习,但真正第一次实战后,无论通过与否,人这时才会真正对群面产生态度,也会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知。

同时,人天生会「认知失调」: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积极认知、自我形象/自尊时,人会自动选择a.改变行为 b.改变认知 c.加入新认知来合理化行为。

如:我决定/计划在秋招or实习中进入xxx大公司,这是你价值观中的选择。你认为没那么困难,你只做了简单准备学习,修改简历。最终你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公司。这时你产生了认知失调,你可能会a.改变行为:以后准备面试更加努力;b.进大公司很难 c.我更适合在中小公司/大公司过于看中学历....

因此,从3个领域理论上来看,执行的根性目的:获得反馈,调整/强化/新增认知,再度决策。

回看在上述三个失败案例中,一旦把执行的目的理解为:贯彻自己的决策,没完成就归因问题,而没意识到执行是为了启动下次决策,循环无法启动,那就偏离执行的根性目的。

2、再深一步

如果我们再深挖一步呢:人类为什么要更好地执行?

生物学的「用进废退」:人类大脑占体重2%不到,却日常要消耗20%的能量,这要求人脑有「懒惰」的本性,即能不用就不用。尤其狩猎和采集时代,大脑前额叶(理性部分)未完备,人只有知觉和感性能力,大脑自动会把各类简单行为自动化处理以降低能耗。

而这个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在《思考,快与慢》中,被称为系统1。系统1中产生的行为往往不用思考和决策,甚至行为会自动发生。即「一......就......」的现象。

但,关键在于后来,我们的大脑演化出了理性,即系统2,用于抽象地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大部分重要决策都是调用系统2即理性来思考。

生物学家 拉马克 提出的器官「用进废退」的机制表明:大脑更是如此,特别是理性部分。如下图,有效的决策、执行可以充分地激活大脑。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4张图片
大脑用进废退

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是保证理性脑不退化的重要行为。这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同样是关于生存。即人们不得不积极思考和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对抗大脑的懒惰,不至于用进废退。

再看物理学的「熵增定律」: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也就是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即消亡。熵增定律可谓与相对论齐名的定律,完全可推导至后演的领域。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5张图片
熵增定律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做战略的制定是熵增的行为、是无序化的过程。而通过制度/流程/组织都是来进行有序化,负熵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互联网公司的架构开始扁平化、OKR开始替代KPI,这说明:执行层员工的能动性放开,增强员工创新的可能,从下而上倒逼战略,让员工不仅仅处理负熵的事,也开始引入新想法,带来熵增。所以互联网公司更加混乱,没有“制度”。中台化就是承担了负熵的职责。

而对于个人来说,熵增和负熵增的行为就是新陈代谢。其中,理性思考/决策是最典型的熵增行为。而把决策落地执行,形成「循环反馈」,就是一种良好的有序化、负熵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个人的执行力需要与决策力相衡。对于个人而言,执行的过程意义在于梳理自我,帮助自我个体完成有序化的过程。

综上两点,有效执行的意义在于:激活理性脑,保持思维的有序化、结构化。而有效执行会呈现出反馈化、有序化、循环化的特点。

3、回归:“我该如何更好地执行?” 

回推,现在重新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来思考How问题、思考方法论和实用技巧。

有效执行的本质解:是一套让决策/认知有序化的反馈过滤机制。让人的认知有序化,有利于个体生存,日后不断去做正反馈多的事。

「系统1」指导下的简单执行/行动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我们聚焦在「系统2」下一些费脑的决策和执行。

我们回过头来看杨国安先生的“杨三角”组织能力理论(具体不展开):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6张图片
组织能力杨三角

“杨三角”作为比较简单易懂的方法论,是否符合我们对于执行/组织能力的本质性思考呢?即“杨三角”是一套帮助公司战略有序化的反馈沉淀机制嘛,沉淀公司的战略和文化?

听了杨国安先生亲自讲解海底捞和Google两家公司不同的根性战略决策之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杨三角”是很有效的执行/组织能力方法论。

如下图,海底捞和Google,「超预期服务」和「创新」2不同的根决策所建立的“杨三角”是不同的,而他们公司新的决策、子决策在各自的组织能力下,会越发沉淀,我们说文化是干出来的,于是乎,不同公司的公司文化就沉淀了下来。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7张图片
来自:混沌大学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8张图片
来源:混沌大学

对于个人而言呢?“如何更好地执行?”也可以说是 “如何打造自己的执行反馈机制?”

对“杨三角”做出变式,如下图「执行反馈三角」:

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_第9张图片
执行反馈三角。来自:自制

对于一个人来说,你有一个「系统2」的深度决策,一个经过思考后的计划。那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执行反馈三角」来搭建自己的执行反馈机制。

一共3步:

1、这件事情你发自内心有多渴望、意愿度多高?

2、这件事需要什么能力/技能,你现在掌握多少?

3、这件事需要多少成本,需要什么资源支持?

执行之后,审视这3个环

举个例子:你目前大三,根据判断后,下了一个决定即未来想进互联网行业当产品经理,大四秋招拿到offer。这是你的决策,然后搭建自己的执行反馈机制:

1、自己对产品经理是否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做产品经理还是因为外界因素?

2、产品经理需要什么能力/技能,自己目前掌握了多少?自己的优势是否和这个岗位匹配?

3、自己需要付出什么成本才能拿到offer?需要什么外部资源(人/平台)才能帮助我拿到offer?自己能cover成本嘛?自己能借用资源嘛?

在执行计划当中,反复地思考这几个问题,并将Block的地方记录下来,这样就能抽离自己来审视自己。也许是意愿度不高,这有助于自我认知;也许是能力不足,这有助于找到突破口或者缩小计划;也许是成本太高,需要相当大的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

不顺利怎么解决?正如前文提到的3个案例。

OODA告诉我们:调整决策!有效执行的目的不是贯彻决策,而是调整决策。

同样是参照上面的「反馈三角」,哪环节有问题时拆哪环节。

1、拆意愿:把事情拆解到较小的意愿,如把当产品经理拆成进入互联网行业

2、拆能力:把能力要求拆到尽可能低,如把学习心理学拆成看3本书心理学相关的书

3、拆成本/资源:把所需成本最小化,如每天学习9小时拆为5小时,进入大厂实习拆为实习即可。

反之,如果太顺利,也可以通过反馈,调整决策。

4、经验技巧

围绕 “如何更有效地执行” 这个问题,从底层的科学原理探索找到了本质,再根据本质到方法论的推演,我们也找到了。最后再讲点方法论到经验技巧的拓展:

我一直认为,经验技巧基本都是符合大脑「一......就......」回路的,和很多动物一样,大脑中有一个触发机制。练习多了,自然就会从「系统2」中汇入「系统1」形成有利于人生存的自动习惯行为。

根据「执行反馈三角」和我日常行为,提炼出几个能直接用的Tips:

1、一做计划,就拆解成短期可以做的小事,并每天坚持做这个小事即可。

2、一要执行,就迅速判断这是「我想做」还是「我不得不做」,前者先做,后者当作点心在大脑疲惫的时候去做,越判断越准。

3、一旦想不清楚,就先动手执行起来。走一步,看两步也不错的。

4、一旦遇见阻力,就想想这个「执行反馈三角」,看看哪里有问题。

5、一旦成功执行(哪怕小事),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6、一旦在执行中感受到快乐/愉悦,心里记录下来,鼓励自己。

5、总结

我们针对一个问题“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利用「多元决策模型」进行深挖。

通过把How问题转化为What和Why,利用一些领域的「科学原理」思考,挖掘到本质。

有效执行的本质解:是一套让决策/认知有序化的反馈过滤机制

得到本质解,内心更加笃定。从底层向上推导方法论,根据同构性,借用“杨三角”组织能力模型迁移到个人的“朱三角”——「决策反馈三角」

对于「系统2」的决策,个体执行如何反馈给认知、辅助再决策?

通过「1需求意愿」「2能力水平」「3成本资源」三个环节来一一审视,审视后修改下一次决策,直到三角飞轮转起来。

最后,根据方法论和个人经验,提炼出6条可以立马执行的「一......就......」经验公式。非常好执行。


关于公众号:字字朱心。每周二晚针对1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决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元决策模型|“我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