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落地24步法》第二章 一个古老的话题:OKR与KPI的区别 第一节OKR与KPI创建流程差异

《OKR落地24步法》第二章 一个古老的话题:OKR与KPI的区别 第一节OKR与KPI创建流程差异_第1张图片
陈凯老师

第二章  一个古老的话题:OKR与KPI的六维区别

第一节  OKR与KPI创建流程差异

                               创建流程差异

路径依赖

   所有在国内发行的有关OKR的书籍,无一例外的都要谈到KPI,并加以比较论证,本人在此开宗明义要说明其本质根源。

   首先,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中国以特有的速度,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中,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并形成了今天这种世界级产品制造加工基地的态势,在整个贸易体系中起到独特效应。上一章,我已经提到KPI是科层式管理的核心之一,科层式管理又是所谓“科学管理”的精髓,就此而言,KPI在这个阶段,甚至在当下,大多数企业都在广为使用。我们已经对KPI形成了强大的依赖感。在组织运营中养成了固化的思维定势。

   其次,大量的企业在当下多维竞争局面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因素,变得焦虑而无奈,尤其是在资本的驱动下,要求持续增长,经营者们已经深深的感悟到,再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甚至无法完成增长,正在不断探索思考如何可以逆势增长,KPI在新经济,新环境下发挥的效能正在递减。也可以说基于KPI为核心的绩效主义真得走到了尽头。

以上我们阐述了源于KPI关键绩效指标搭建起的管理范式,在当下企业经营中所处于状态:1,过渡依赖,会产生绩效主义和千人一面的负向作用;2,面对增长乏力,感知到变革的迫切性。

在此谈到OKR的时候,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一个思维方向,即,OKR是一套工作方法,也可以说是一套方法论,而KPI是一套绩效度量工具,是用来反映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也可以理解成为一套核心指标的算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KPI和OKR是没有可比性的。

那为什么国内只要提到OKR,就会联系到KPI 吶?

那是因为我们在KPI的思维里,对“目标”的理解完全固化了,甚至定义为目标即任务;当涉及到关键结果的时候,自然就与薪酬绩效,甚至与职位的升迁挂钩了,我们的思维完全被局限住了。

强制分布

在我辅导过的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经历了这样的一段往事,这家公司是全国性的开发企业,分公司覆盖重要的大中型城市,地产行业受到政策性波动较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其中一家分公司全员有500人左右,人力资源部有9个人,绩效考核周期以月度为一个周期,绩效工资发放以季度为一个周期,绩效工资的来源为员工固定工资中的20%,绩效等级区间为从A到E五个等级,A,B,均为上浮,C保持不变,D,E为下浮,整体要均衡,是典型的零和游戏。

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月度的考评被忽略了,季度末却异常的严肃,各部门负责人都在平衡员工的等级,人力部分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核算。有些中台,后台部门更是啼笑皆非,让部门所有员工按照时间周期,轮流绩效各等级,员工们心照不宣。

这已经完全失去的绩效考评的价值,当我好奇得去调取了几个KPI报告的时候,看了那些指标的设定与权重,真得理解这个组织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了。

以上的这个版本可能在很多企业中都在上演,只是版本号不同而已,那我们还是从创建流程上分别来说说KPI与OKR:

KPI创建流程;

1,人力资源部组织推进绩效考核;

此项工作细节非常之多,依据年度计划,协调组织各部门研讨分解,包括:考核什么,绩效指标的设计,行为指标,团队系数,指标数量,权重比例等等。

2,明确具体的KPI;

包括经营型指标和管理型指标等。

3,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监督考核;

前期包括大量的测算,针对业务部门的达成,冲刺,超额累计,封顶值等分别监督考评。

4,针对未完成者给予必要的惩戒;

绩效结果出来后,要进行必要的面谈,反馈,辅导,改进计划制定等,同时也包括相应的处罚。

OKR创建流程;

1, 明确目标;

在OKR中目标的设定是非常关键,OKR中的目标是有挑战的,鼓舞人心的,定性的,而且一定要具有商业价值的,并兼顾重要性和具体,我曾经在OKR训练营中说过,目标一定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的不确定的。

2,根据目标制定关键结果,并对关键结果进行可量化的定义;

关键结果的设计就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也可以理解为关键结果都实现了,目标就自然而然的实现,关键结果是定量的,具体的,可衡量的,有实效性的。

3,协同与连接,聚焦努力达成目标;

协同在OKR实战中价值尤为突出,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OKR协同的复杂程度会迅速增加,当每一名员工的OKR可以与公司的OKR产生连接协同的时候,OKR的价值体现得极其明显。

4,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与跟进;

OKR工作法可以让我们利用一些工具实时跟进目标的进度,判断我们距离目标还有多远?以及工作重心的方向等等。

收到一家大型零售型企业的邀请,我去为该公司的做OKR落地辅导,集团的CEO是个非常有想法和改革魄力的领导者,来到现场后,经过调研发现,该公司早在半年前,曾经学习过OKR的基本知识,并在两个部门曾经试点过OKR。

我下课之后,分别来到这两个部门,与部门负责人一对一的访谈,反馈都是实施的不理想,实施不下去了。并思考找寻原因,希望我给出答案,及新的落地方案,我和员工们一起开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引导式启发员工们谈了各自的应用感受。

最终,我总结为:

1.公司是在迫于无法完成现有绩效任务,大面积无法达成KPI的背景下,才启动OKR工作法;2.试点单位的员工,只是看了一些相关资料,便匆忙开始启动了;3.试点单位曾请来的授课老师为“学院派”,相关理论部分介绍的很详解,但是实战经验有限;4.看过大家做的OKR,发现O目标多为口号,或者KPI的指标,而关键结果KR,多为日常事务性工作。

给出的解决方案:1,经历OKR的预热期后,根据现实状态,启动项目。2,落地期间,根据OKR落地24步法细则,互动加实操,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熟练应用。

小结

   OKR不是万能的,它不过是一套工作方法,它犹如每一名员工脚前的路,路上的灯,时时刻刻照亮我们,引领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那么KPI本身也并不是落后的管理技术,它的核心是对组织的成功与否进行评价,只是在国内被刻意放大了,呵呵,也许,KPI真的被我们玩坏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OKR落地24步法》第二章 一个古老的话题:OKR与KPI的区别 第一节OKR与KPI创建流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