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盘算社团》是一本帮助孩子们提高财商的小说,作者在书中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分析了获取金钱的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为什么要帮助孩子提高财商呢?从宏观着眼:经济基础是国民生产的基本,金钱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从现实着眼:人活一世,谁都离不不开金钱。用句俗话来说,就是:“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咱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做量入为出。你每个月赚多少钱?是可以数得出来的。你应该花多少钱?如果你有足够的财商,你就会明白这个界限究竟在哪里。
我幼时财商教育这部分缺失,对金钱不是很有概念。家境并不豪奢的我,工作之后拿一千二的月工资却敢买两千多的裙子(多出来差额的由爸妈和老公公补贴),到了该置办婚房的时候才觉出来囊中羞涩,感受到了财商低的痛苦。
于是,我深刻意识到拥有财商对生活的重要指导作用,决定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培养。我先后看了一系列财商教育相关的书籍,其中不乏经典的《穷爸爸富爸爸》《小狗钱钱》系列等,它们从生活中的案例和小故事中讲了金钱的重要性,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的价值观念,以及什么样的道才是“取之有道”,在其中传递的并不够清晰。
一个月前,当我看到《奇妙的盘算社团》时,我觉得它讲透了我想要的关于财商培养的知识点,和能正确引导孩子树立关于金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主要是关于盘算社团的故事,盘算社团由海舟先生、萨长同学和白虎同学组成,他们在社团活动中共同学习得到金钱的方法,通过探讨和思考来帮助社员们理解财富的价值和金钱对人生的意义。
海舟先生是负责社团的老师,他带着同学们通过思考和探讨明确了得到金钱的六种方法,即“取之有道”的六种道。
方法1:通过工作“赚取”劳动所得
方法2:通过犯罪“窃取”他人钱财
方法3:通过继承“获赠”财产
方法4:通过“借贷”获得他人钱财的使用权
方法5:通过存款投资“增值”
方法6:通过银行“创造”金钱(又称信用创造)
帮助学生实现对“取之有道”产生正确的认知,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者在书中结合了社员们实际生活经历,让书中的内容读来很有趣,即便是原本枯燥的经济学原理,也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1.以书中分析GDP与人口数量的关系为例
海舟先生带社员们解读GDP与普通的关系,就结合了经济学中的GDP、社会总产值等知识点,再将之与当下的社会生育情况相联系,便让人理解了GDP与生育率的内在关联。
海舟先生和两位同学讨论GDP的问题的时候,揭示了一个原理:由于GDP是社会总产值,老师认为普通人进入社会,会让世界变得富足,是增加GDP的重点。
这正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社会在鼓励生育的潜在原因。因为只有人口不断增加,从宏观上来说国民经济的总产值才会不断地增加。
2.以引导同学思考赚取和窃取的区别为例
赚取和“窃取”的区别在哪里,从不同人的角度来看,可能评价的标准不太一样,在本书中,作者从不同人、不同角度对赚取和“窃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
通过社团活动的内容,将经济学知识点融入生活,让同学们能从自己的角度科学的分辨赚取和“窃取”的区别,形成正确的三观。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身为家长,对这个引导方式是比较认可的,既能吸引孩子关注细节,又能启发孩子思考,最终形成成熟的观点,实现科学的认知。
3.以餐具工厂雇佣智力障碍人士降低成本为例
在某次社团活动中,海舟先生带同学们参观了一个特殊的工厂。在这个工厂的车间里,同学们看到了一些智力与常人有别的工人。工厂的经营者综合考量之后,认为用机器不划算,而且人工操作也比较不容易出错。因此,为智力障碍人士提供了工作机会。
看到这一段,估计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综合成本、错误率和分拣效率综合考量后,用人工分拣可回收物,能降低成本,符合实际吗?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分拣可回收物这种工作工序简单,但分类操作标准比较复杂,确实可以通过人工简单完成,比采购专门的用电脑程序控制分拣机器的省钱省时。
你瞧,一个故事居然能把生活和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关联到一起,是不是很神奇?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海舟先生带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其他著名的经济学案例,比如:分析雷曼风暴发生的原因,对篮子里的“鸡蛋”究竟是什么进行讨论,从现场中分析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市场规律,如何判断某事(或行为)对世界有益或者无益。
对我来说,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便在于对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的潜移默化的传递。
最后,这本书还不仅仅是案例与实际相结合,还埋伏着一个秘密,当你读到最后便明白了家长的良苦用心。
因此,我认为家长们很有必要读读这本书,从别人培养孩子财商的方法中吸取经验,成就自己家更好的孩子,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