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娃说要给自己改名字,考验老母亲的时刻又来了!

01

忱忱这段时间很对自己的小名儿很有想法,他的小名叫忱忱,但是自己还想有一个小小名,叫“飞机”,让我叫他“孙飞机”,或者“孙汽车”也可以。

过了两天,他又告诉我“小狗”这个小小名也很不错,可以叫他“孙小狗”。

几次我都被他的脑回路震惊到,不得不说这些名字真不咋地。但自然派的老母亲,自然是乐呵呵地欣赏他天真的样子,偶尔也想想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我尝试问他为什么要一个小小名,他不肯告诉我。

周五那天忱忱从幼儿园回来之后,骄傲的向我们“官宣”了他最为认可的小名——“顶顶”,认真地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叫他“孙顶顶”。爷爷觉得很胡闹,奶奶觉得很好笑,爸爸觉得无所谓,我经过了前期的思索,决定支持!

毕竟“顶顶”或者“鼎鼎”是个好名字,还是明星同款,小伙砸总算没跑偏。

刚好在第二天要去一个新的机构上艺术体验课,忱忱正式戴上了“顶顶”的名贴,他很高兴地向老师介绍,我叫“顶顶”。

02

其实我对改名字这件事并不陌生,很早前闺蜜刘老板给我讲过她改名字的故事,印象很深刻。

大概是她上小学的时候,莫名地非常喜欢“李小华”这个名字,觉得这个名字太好听了,她不喜欢她自己的名字,太“强壮,威武,像个男的”。

为此,她向爸妈提出了要求,还在作业本上认真的写上了新名字,然后就被无情的打压了。开玩笑,学校能让你随便改名?还连名带姓全改了?

但,是,这并不能熄灭她喜欢“李小华”这个名字的热情,她告诉同学要叫她李小华,如果别人叫了她就很开心。她就是喜欢,执着的喜欢,那是她一个很美好的向往。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她已经想不起来具体是为什么要叫李小华,大概是邻居什么的名字,但她记得那种感觉,当时那种给特别喜欢,特别向往的感觉。

我印象中倒是没有特别想改的名字,但是小时候很不喜欢我那个“媛”字,因为比划太多写起来太麻烦,怎么写也不能把那些横竖撇捺组合到一起,所以名字写完显得特别“大”,两个“媛”字啊,写出一整片的感觉。

所以说,不管孩子要叫什么名字,不管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改名这件事本身,孩子们必然有自己的理由,也许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愿望,或者是他们自我价值感的一种表现。

刚听到我们会觉得奇怪,甚至无厘头,是基于我们大人思维的判断,但细想,在孩子心里,这就是一种正常的想法而已。

认可它,允许它发生,其实就是尊重孩子,是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一种方式。

说到好的亲子关系,不也正是一种舒服,自在,互动的感觉吗?

03

记得看《爸爸去哪2》的时候,那个小小的萌萌的Grace居然被叫做“姐姐”,爸爸曹格和明显高她一大截的哥哥都叫得很自然,我当时很纳闷啊!后来查到曹格的采访,才看到这个温暖的故事。

原来,Grace小时候脸蛋圆鼓鼓的,小名叫包子妹。突然有一天,她自己说我不要叫包子,然后就不许家人叫她包子。她更不喜欢别人叫她妹妹,叫她妹妹她会生气还会哭,她觉得自己才不是小孩子,她是“姐姐”,她会很认真地纠正别人“我是姐姐了!

于是,家里只有她妈妈可以叫她包包,爸爸不可以叫。于是爸爸和哥哥Joe就顺着她,一直叫她“姐姐”。

很简单的思维,我是大孩子了,我要当姐姐,当姐姐很神气,我的名字就叫做姐姐。

3岁的娃说要给自己改名字,考验老母亲的时刻又来了!_第1张图片
姐姐.png

就这么一个小小细节,让我那时候就对这一家人的好感度蹭蹭往上涨,平等,有爱,尊重,这才是孩子该有的理想成长环境啊。

尊重孩子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育儿理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心都能做得到。

不因为他们是小孩子而不在意,能认真听他们把话说完,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想法;孩子自己的穿衣服吃东西玩玩具的事,让他们有表达意见的机会;他们想要尝试的体验,给予理解,支持和满足。

对我们大人而言,不过是多花点时间,多点思考而已。

04

孩子会长大可能是一件我们家长永远不用担心的事情,无论想还是不想,这种力量都无法阻挡。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只会变得越来越智慧,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们很快就会知道那些曾经骄傲得不得了的小名字,不过是一些幼稚可爱的小玩笑。

就像忱忱,不出两年,他一定不会认为“孙顶顶”是个多么优秀的名字,他也一定会知道,幼儿园学校派出所都不会让改名字的。那么在我们能支持的范围内,给他一个小小的梦空间,一份小小的认同, 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育儿即育己,就这样少点理所当然,多点设身处地,或许久能让我们的共同成长变得更有趣,更有爱!

好啦,今天的故事写到这,你们有什么关于改名字的故事分享吗?欢迎在留言里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3岁的娃说要给自己改名字,考验老母亲的时刻又来了!)